高中体育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9-03-18陈碧云
摘 要:高中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高峰阶段,以往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已不适应于高中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突破,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难点;应对策略
体育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围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根据学生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课程性质是以锻炼学生身体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文化与健康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学习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养成,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从而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二、 高中体育教学难点分析
(一) 陈旧的教育理念不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由来已久,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时代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一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阻碍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绊脚石。革新教育理念,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发展,成为高中体育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 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与时俱进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教师讲解和示范为主要教学模式,没能让学生真正融入体育学习过程之中,必然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效果。
(三) 高中体育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厘清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根据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一些教师对高中体育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混为一谈,需要厘清。“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往往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去练习掌握。而“难点”则是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地方。对“重点”问题,教师要集中力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四) 体育教学需要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对学情的掌握,是教师教学的必要条件,高中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态度不同。例如,高一阶段的学生与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不一样,对待体育课的心理完全不一样,教师如果不掌握学情,按部就班地根据自己的要求去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
(五) 体育理论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渗透欠缺
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高中学生相比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程度不同,对待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高中学生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认识不足,往往重视体育技能的教学而弱化了体育文化的教学。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合作精神适合中小学生,而忽视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渗透,造成德育教育缺失。
(六) 教学流程与教学环节设计不科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还面临学生学习时间的矛盾冲突。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文化课学习时间所占比重大,一些学校不重视体育教育,体育课学习时间甚至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设置方面不科学,在45分钟课堂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将部分学习任务和作业安排到课余时间,往往造成与其他科目抢时间的问题,而学生只能权衡利弊,最后放弃体育课的任务和作业。
(七) 考核评价机制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高中体育不再将其作为学生成绩计入升学考核序列之中,体育课程考核評价机制的变化,以无形之手指挥学生分配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 高中体育教学应对措施
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的因素很多,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外因素进行调整,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理念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早已启动,因循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却阴魂不散,教师主讲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素质教育理念时有冲突。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理念,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突出体育教育的整体健康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调整完善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品德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学习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重操守、严于律己、公正平和、治学严谨,注重为师之道,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第二,知识素养。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各种高科技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完成优秀的教学任务。第三,教学素养。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三) 结合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主要围绕教材进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在保持原有體育项目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将体育教学内容趣味化,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快乐教学,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要善于分析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程内容的关键,将难点技术分解,采用多种辅助练习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旧带新,合理过渡,化难为易。或者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参与活动,主动探求,解决问题。或者运用高科技手段,比如采用看视频看比赛等直观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体会体育文化的魅力,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等。
(四) 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分类分层教育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熟悉学习心理,按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学,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是成功教师的基本素养。不同学生、不同体育项目的学习,教师不能搞一刀切,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导致的学习差距。高中生虽然表现得比较成熟,但其身体和心理其实仍然在发育之中。一些学生难免调皮,纪律性差;一些学生对困难项目心生畏惧,缺乏学习兴趣;高中女生因为生理原因,可能不能做一些规定动作。教师要抱着有教无类的观念,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与学生加强思想交流,沟通情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学生,分层分类进行教育。
(五) 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和德育教育
比起初中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高中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大大加强,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课堂时间介绍先进的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学习对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坚定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同时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六) 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要明确,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设计符合高中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案和模块,制订单元、学时教学计划,合理利用课程内容资源、学校器材资源,科学利用体育学习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四、 积极参与学校大型体育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体育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激发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现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并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深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一切要以“健康第一”为原则,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化解,从而使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心理方面达到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志伟.高中体育教学难点及其突破路径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4(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云堂.浅议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8(15).
作者简介:
陈碧云,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