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19-03-18王荣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王荣东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学科难度相比初中阶段有所提高,但高中阶段学校对于地理教学的投入较小,导致高中地理教学长期处于教学效率低迷的状态,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教学为主的讲课模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课前引入 课上互动 课后复习 重难点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6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所谓高效学习,不是教师在一节课完成了多少课程目标,而是学生真正学会和吸收了多少知识点。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讲课的方式方法,善于利用教学条件,争取做到让学生高效学习地理,实现教学困境的突破。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构建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进行一番叙述,希望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课前环节巧引入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引入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知识的导入过程,这关系着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整节课是否能顺利地开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入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知识的主动积极性,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授“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会先用PPT来引入本节课要讲的知识,主要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展现生物的进化和环境的变迁,使得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知识,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将枯燥单调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课上教学勤互动

在高中地理这门学科中,有些知识却比较难,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难免会犯困、走神儿,导致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认真听讲的同学的注意力也会随着时间而减弱,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而教师在课堂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则能很好的改善这一点,教师精心设计出一系列类型丰富的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提问或与学生交流讨论问题,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进行讲解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参与度,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集中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听课效率。

例如,在教授“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会采用“小组比赛式”的课堂教学来让学生学习这一节知识。我在上课之前布置给学生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这一节内容,告诉学生我会在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提问,得分最高的组有奖励,同时得分最低的组有惩罚措施,以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上课时,我会提前准备好问题,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要讲授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和任务,首先进行简单知识的提问,接着给学生几道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辩论和争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后本节课程快结束时,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讲解,并对回答问题过程中的错误加以解释、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欠缺的知识点。

三、课后复习要规律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大意是: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的知识,从而推知新的知识。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听教师教授的新的知识而不去复习旧的知识,旧的知识会逐渐遗忘,新的知识也没有记牢,虽然表面上使教师的课程进度加快了不少,但实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更应该做到“温故而知新”,由于知识点之间相连比较密切,在教师应该讲授新的知识之前,学生应该有规律地进行课后复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旧的知识点的巩固,还能提高下节课的课堂效率,学生也更能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地球表面形态”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尤其是课上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重难点的印象。在上课时,我会先对一部分学生针对上一节课讲到的重要知识进行提问,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课后复习规律,接着再开始新的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对上节课讲授的知识有了大体的记忆,也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教师也应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对所讲的知识进行回顾,让上节课的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产生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并且教师应在讲完每一大章知识后,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大体概括,以巩固所学内容,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的理解。

四、难点重点宜总结

就考试角度來说,每门课程都会有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并且应该及时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点以及是否能很好的学会运用知识点来解题。但是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准确地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哪部分属于难点哪部分属于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在每章知识学习完成后,对本章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可以有侧重点的在课下进行复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上对重点或者难点的总结,及时了解到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对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这会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会在讲完本章知识后及时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哪些知识是重要的,必须要掌握的,哪些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应该多做练习的巩固学习的,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总结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图,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切实了解到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加深理解并进行巩固。教师也可以针对难点对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到重点难点在实际地理问题中的运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可以抓住学习的重点,并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克服困难,也可以通过对具体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特点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运用在解题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作为高中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实践,随时改正不足之处并总结经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课前环节巧妙的引入、课上教学多互动、课后复习规律、重点难点总结等教学方法,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准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姜继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2]王金慧.浅析新课改中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J].才智,2014(20)

[3]孟庆磊.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02)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