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2019-03-18余淑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余淑英

【摘要】数学是学生与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另一种语言,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可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同时也是响应新课改背景下减负的有效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学学习,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也有利于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思路,查漏补缺,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41-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隔阂,需要更多更新的教学理念来填补在教育领域传统与现代两种模式之间的鸿沟。小学数学教师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教学模式,在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现状的情况下,不断总结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创新教学模式,逐步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基础知识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更加需要一定的方法进行指引,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系统知识的學习,这也是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体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教,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下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不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好自身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有限的课堂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相对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逐步具备灵活变换教学方法的能力,不固守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空闲时间,加强学习,多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拓展自身的教学思路,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的准备阶段,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注意体积不要太大。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堂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物体交换、观察和描述,并对描述结果进行记录。经过汇总发现,学生在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上存在认知的固化,通过交换,发现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通常都有更多不同的观察角度,帮助学生对事物拥有更全面的认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竞赛活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偏向于应用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要对数学的学科特性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在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将之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该阶段的学生还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的探索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及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设置适宜学生参与的数学竞赛活动,在学生在激烈的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论证观点的能力,并在其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小学阶段中年级的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点,开展专项的竞赛活动。如在学生学完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以后,可以组织口算、心算等竞赛活动,采取晋级的模式,并在比赛结束后,根据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竞赛的积极性。又如在学生学完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后,教师可以举办相对新颖的数学竞赛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几何知识,自己画图,出题,另一组学生进行解答,通过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理论结合实际,拓展数学教学范围

数学是一门偏向于应用的学科,同样,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相对有限,只有将学生学习的外延拓展,减少时间和空间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限制,将学生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日常的实际生活中,拓宽学生知识学习的途径。另外,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拓展自身的眼界,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拓展数学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只限于课本,要逐步将生活这个大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场所的位置与方向进行描述,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去到陌生环境的经历或者曾经迷路的经历,并陈述自己迷路的原因,教师再结合本课内容说明其在指引人们在陌生环境中寻找正确方向或寻求帮助的重要性。从课本知识出发,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拓展数学的教学范围。

总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创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入挖掘数学的学科特性,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数学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并逐步具备从实际生活中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更深层次地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宋利娟.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6(12)

[2]朱发华,罗平.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