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2019-03-18夏燕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特点公民

夏燕飞

【摘要】法律意识是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表现的特质,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公民 法律意识 现状 特点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07-02

法律意识是公民在法制和法律现象中思维、认识、观念、心理的综合体现,其也是公民维护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内在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升,并且“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的指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厉行法治、改革国家监察体制、反腐败国家立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促进提供了全面的指引和帮助。

1.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1.1公民整体法律素质不高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高速化发展下,法制建设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也相应的造成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保护自身和维护权义的思维不足,这也与我国的立法机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因立法与时代发展不匹配,引发了公民的诸多法律问题,如:婚姻法问题、合同法问题、个人信息问题、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问题等,因此说公民整体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1.2权利意识淡薄

公民维护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和意识存在不足。社会发展中公民不善于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价值与利益,普遍存在思想保守、法律知识不足、权利意识模糊不清等问题,造成公民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法律。

1.3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我国立法机关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颁布和修改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如:《导游管理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但公民在大量法律法规颁布后不善于了解和学习,特别是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法律掌握不足,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有理的情况下,不能够有效的收集和掌握证据,导致事态恶化有理变无理,这也使得公民丧失了对法律法规的信任与尊重。

2.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表现的特质

2.1自觉性

新时期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提升,主要表现出强烈的自觉性,从法制建设的进程来看,公民对法律的了解和掌握更为深入,同时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因此对法律知识的可求更为迫切。在笔者调查中发现,公民会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媒体资源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程度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性,并且善于主动的按着法律的规则和秩序来处理日常事务,极大的提升了公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2.2关联性

关联性主要是指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与经济的联系较多,这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市场经济环境下公民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作用,如:财产公证、遗嘱分配、劳动仲裁、经济纠纷、名誉保护等,这使得公民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生活中产生的经济问题,因此说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与个人经济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

2.3差异性

公民法律意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发达地区公民的法律意识较强,在维护个人权益上善于使用法律手段,而欠发达地区公民思想相对守旧,法律意识不足;其次,文化水平的不同也造成公民法律意识存在差异,教育程度较高的公民对法律的掌握、理解、运用较为深刻,如:“依法纳税”、“计划生育”、“赡养老人”等,而教育程度较低的公民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如:“暴力抗法”、“肇事逃逸”、“刑讯逼供”等。

3.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途径

3.1树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公民树立法律正義感的基础,因此在公民法律意识提升上应以现代法律制度为出发点,发挥法制与法律的内涵与价值,并且要求公民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以便于公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好的运用法律。另外在法律法规上国家也要全面的开展普及与宣传,增进公民对法律的信任与依赖,让公民形成理性的认识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3.2强化公民对法律的学习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规范的准绳,有着调节和限制的现实作用,因此公民要加强对法律的掌握与学习,从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入手,提升公民的法律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公民解决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国家法制向良性化的道路发展。

3.3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普法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律法规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开展公民普法教育过程中,要从法律意识出发,让公民体会到现代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实际效果和作用,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法律制度成为公民行使权力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另外,还要注意公民法律学习的消极因素,系统的开展现代法律意识的导入,促进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敬华.对发达地区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状况的调查[J].中国国情国力,2009(4).

[2]梁旭红.关于公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几点思考——以宁夏移民社区为背景[J].改革与开放,2009(11).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特点公民
论公民美育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