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9-03-18何捷
何捷
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如何,是实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因此,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教育改革首要落实的问题之一,青年教师专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谁来关注,怎样关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横向关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等理念,任何一个人要想在某一科学领域取得成功,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不可缺少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
1、青年教师要加强与同事、学生、校长等方面的学习合作关系。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活动,而且更是一种团队活动,社会的变革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合作学习、整体发展的社会大氛围之中.青年教师首先要善于向同事学习,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实践上的合作,有着共同的专业发展方向的奋斗目标。例如,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相互沟通专业发展的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就着校本教研活动与自我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重大课题进行群体性攻关。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每个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潜能与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全面发展,从学生身上汲收学科专业发展的养料。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自身专业发展中的某些缺憾,然后进行补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第三,青年教师要珍视社会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期望,善于同学校领导、上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并以此做为动力和压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
2、学校要积极搭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学校的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要根据本校青年教师专业状况,制定符合本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规划,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学科评价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要达到一定高度的统一要求,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
在校本管理中,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少走弯路,缩短人才成长的周期,加快专业水平发展的速度,学校要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教育专家或业务骨干教师组成,按照规划,对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帮助、形成导师制,发挥“业务骨干”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与骨干教师相比,就在于实践与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等某些环节相对簿弱,尚未健全,在教学中未能独树一帜或独撑一面,因此,特别需要业务骨干教师对其“传、帮、带”的作用。所谓“传”,就是言传身教,手把手的指导;“帮”,是青年教师在教育探索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得到业务骨干的帮助,排忧解难,扶持前进;“带”,就是业务上的带领,引导其在教学与科研上向纵深领域迈进。通过“传、帮、带”的活动,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团队精神,整合教育资源,而且对校本管理与校本教研是有很大的促进。使其专业又好又快地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严格要求青年教师自觉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积极开展“两读、一课、一研”活动,一读是读有关学科教育的专著专论;二读是读全国有影响的学科期刊,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发展的动态。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每人每学期上一堂优秀的观摩课;一研是每人根据自己的持长选择一个典型的课题研究,并要求要有成果向学校教研组汇报,走学习型与实践研究型相结合之路。
3、教师的专业培训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快车道。时代在变革、知识在更新,只有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常常培训,才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校长要积极营造“科研强校”,“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氛围。加大校本教师培训的力度,在经费、时间、信息等资源上进行政策倾斜,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经费投入,使教师更好地接受培训,二是确保教师有充足时间备课、研究、写作、学习、反思,三是捕抓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信息,确保教师参加学科教育研究的实践活动,如各级教育科学研究会的报告、课堂教学观摩课等。同时,学校要改善教学教研设备设施,特别是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广阔的空间。
4、学校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在制定制度中着重从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开发教师潜能、实施跨越式的发展等方面来确立,坚持科学发展性的教师评价,重视精神鼓励和相应的物质奖励,激发教师潜能的自我挖掘与开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主客观上坚定了信心。
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纵向关系
1、青年教师拥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权。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发展的主人,应该为自己专业发展负责。所以要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主观上有发展本专业的强烈愿望,独立自主地制订适合专业发展的目标,更新理念,不断充电,积极实践,反思和研究,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为自己专业发展设计蓝图,把追求专业发展的完善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和生命历程中。
2、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的管理。为了促进专业更好地发展,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即学习型的教师,所学习内容为教学服务。可是教师的学习又不同于专职的学生。为了确保实现学习效果,教师要做到:首先,教师在主观上要有较强学习动机和兴趣,才能保证长足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的学习是业余的,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所以教师要统筹兼顾,见缝插针,馁善安排好时间。第三,教师的学习要有强烈的自我约束力,使学习成为生活中所必需的内容。
实行自我专业发展的管理還体现在,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范围,存在问题、努力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实施、控制、总结,对校本教研与自己专业情况进行交流、思考,不断回顾反思,并把专业发展标准与自己的专业发展实行比较性的评价。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使自己专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的发展。
3、青年教师要经常性地反思专业发展过程。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正规的教师教育与培训,而更应该贯穿于日常的专业生活之中,时时反思,常常研究,处处学习,形成习惯性的生活内容。窦桂梅老师说:“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授课后都会有一些新问题,新收获,就应该记录下来作进一步的思考、完善,这将是一件非常有益于终生教学的事。”所以,养成写教学手记的习惯,是非常有益于专业发展的事。于漪老师说:“从事教学写教案十年不一定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但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手记,教学反思,很可能会成为语文教育专家”。
可见,忠实地记录专业成长的进程,及时地反思,了解存在问题,以此为鉴,发现专业发展的不足,调整策略,加快专业水平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
4、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把专业成长向着“专家型”的教师迈进。长期以来,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就是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脱节,从事教学研究的人缺乏实践,从事实践的人却没有时间去研究。如果能够化解这个脱节,教师专业的成长就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广大一线教学的教师,必须及时地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键是对教学行为诸要素(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以及相关的背景进行反思、分析、评估和批判,整合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做出科学的教育决策,追求最佳的方案与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又要有自身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自己成为实施新课程的实践者,学习者,研究者,反思者,将文化的承传与创新、教育与学习、实践与研究,育人与育己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 版。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