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
2019-03-18李进忠方增泉
李进忠 方增泉
摘 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提高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重大意义,科学把握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为高校党建伟大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关键词:政治建设;新时代;高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这为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明确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夯实牢固的政治基础。
1.加强政治建设是保持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先进性、纯洁性是党的立党之本、生命所系和力量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党确保长期执政的“密码”是什么?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又从哪里来?答案在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铁的纪律,更来自于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1],而这些都要靠政治建设来保障。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统领和核心,对党的其他建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推动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只有牢牢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纪律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凝心聚魂、强身健体,也才能更好地激发高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加强政治建设是继承发扬高校党建优良传统的时代要求。回顾党97年的成长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是推动我们党保持团结统一、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政治建设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但它所涉及的始终是最核心、最重大的根本问题。从党在不同时期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上看,从延安抗大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者不可缺一”[2],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3],到改革开放时期“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4],再到新时代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四个自信”,历史脉络表明党始终强调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度重视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同时,高校也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以贯之将自身政治建设与党的不同历史阶段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相结合,为推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3.加强政治建设是解决当前高校党建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同时,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告诫的,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到高校,中央专项巡视尖锐指出,高校学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够自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不到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够严、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意识不够强、政治站位不够高、政治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必须作为整改重点加以解决。
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
政治是方向、是根本。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基础在“建设”,关键在“统领”。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核心在于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将政治上的要求融入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以政治上的全面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1.首要任务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5]。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高校就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服从”,把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要求,自觉做到在思想上高度信赖、理论上深刻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始终紧跟,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全面发挥作用,使高校切实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根本遵循是把好正确政治方向。方向问题历来是第一位的问题。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关键是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生命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各环节、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抽象的“软指标”,而是一个有着具体要求和精准内涵的“硬任务”。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之本,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贯穿到办学治校、教学科研、育人育才的全过程,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做到“四个服务”,确保党的伟大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高扬在每一名师生心中。
3.基本保障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高校必须首先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真正把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真正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以制度建設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首先必须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为高校党建伟大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全面提升政治领导力,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确保党的领导在高校落到实处,必须全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断健全学校、院系、支部三位一体、层层落实的政治责任链条。一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做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全面过硬。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二要发挥院系级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组织会议制度,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推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政治把关、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制度执行、推动改革发展全面到位。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院系级党委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关。三要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完善支部设置,推进“支部建在团队上”,推动党建全面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主阵地,确保做到组织、工作全覆盖。坚持抓基础促规范,全面加强支部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做到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全面有力。实施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双促进、双提高。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关口前移,促进基层党建取得综合性和最优化效果。
2.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高校作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荟萃之地,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站稳守好这个前沿阵地,高校必须牢牢把好立德树人正确方向,强化党的思想引领力。一要明确用什么引领。把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研究宣传,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切实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二要明确怎样引领。发挥好课堂主阵地、教学主渠道、教师主力军作用,推进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整合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宣讲对谈、专题理论研究等,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并推动更好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决策参考。三要明确怎样提升引领实效。全面准确把握师生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继承发扬传统工作优势,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形成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双向推进的全覆盖模式,确保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
3.全面提升群众组织力,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师生的“主心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高校师生文化层次高,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复杂。高校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新时期高校群众工作规律,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提升群众组织力,把碎片化的“个人孤岛”连成一片“大陆”。一要健全服务联系师生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支部、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制定具体规范、明确目标任务、严格工作要求,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师生的所想所愿,做好事、办实事,做到联系一个点、抓好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特别是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做到师生在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二要健全师生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建立科学决策咨询机制,发挥工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载体和渠道作用,尊重保障师生员工参政议政权利,听师生声音、集师生智慧、护师生权利。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针对涉意识形态问题敢于发声亮剑,营造好理性平和的软环境。三要健全师生利益保障机制。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强化管权、用权,推动“放管服”,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加强人文关怀,分层、分类做好学校各类人员队伍的职业发展和待遇保障,做到发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增强师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本文系市委教工委2017年 “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党建难点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云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N].人民日报,2016-11-07(3).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9月19日)[EB/OL].[2018-11-26].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0293/70312/4830733.html.
[4]邓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