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需防“暖气病”
2019-03-18伊羽雪
华人时刊 2019年1期
伊羽雪
冬季供暖气、开空调除了让整个房间变暖,也会导致室内干燥,使人体产生不适感。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皮肤、心血管、泌尿系统等部位都会跟着遭殃,进而患上“暖气病”。
据专家介绍,“暖气病”指的是因室内温度升高、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65%时,人体感到最舒适。随着供暖的开始,大部分家庭的室内空气湿度降到了40%以下。在这样的房中,人体水分会快速丢失,这也是很多人早晨起床之后感觉咽部干疼、嘴唇起皮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暖气病”主要有:
皮肤瘙痒症 冬季是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多发时节,老年人的皮肤水分缺失,油脂减少,特别是供暖后由于室内干燥,皮肤就更易瘙痒。一旦发生瘙痒,不要过分抓挠,最好直接到医院就诊,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心血管疾病 暖气容易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低血压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另外,屋里暖气过热,导致室内外温差太大,使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心肺疾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泌尿道感染 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经常忘了喝水,你的尿量也会越来越少。排尿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专家支招应对暖气病:控制好室内温度,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皮肤较干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动物肝脏等。此外,冬天不宜洗澡太勤,一般每周一两次即可。还要注意室内保湿。可以放盆水,使用加湿器,或者用拖把多拖几次地。
(责编 冯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