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状况与社会关系质量的关系

2019-03-18陈健健王虹丁娟张海元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腺癌

陈健健 王虹 丁娟 张海元

[摘要] 目的 了解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及社会关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治疗的210例初诊乳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阈下抑郁初筛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调查初诊乳腺癌患者的阈下抑郁状况,运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SRQS)评价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发生率为48.6%;非抑郁组患者SRQS总分高于阈下抑郁组(P < 0.01);患者CES-D总分与SRQ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 < 0.01)。 结论 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发生率较高,与社会关系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初诊时期患者阈下抑郁的心理问题,及时增加心理干预,提高社会关系质量,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初诊;乳腺癌;阈下抑郁;社会关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1(b)-003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nd the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 in patients preliminarily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o explore their relationship.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a total of 210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in Jingzhou Centr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general questionnair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17)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in the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Social Relational Quality Scale (SQR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detection rate was 48.6% of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The SQRS scores in non-depression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P < 0.01). The CES-D score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total scores and every factor scores of SRQS (P < 0.01).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in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high,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in time, to improve the social relation quality, and the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Social relation quality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肿瘤疾病的诊治所造成的身体形态受损、功能的缺失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抑郁是其最常见的且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2],但对阈下抑郁的关注较少。初诊乳腺癌患者处于疾病治疗初期,对疾病的接受还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过程,阈下抑郁更加应受到关注[3]。阈下抑郁是介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一种临床表现,属于抑郁症的新亚型[4]。虽然阈下抑郁的临床症状达不到抑郁症的诊断阈值,但是如不及时进行干预,会进一步发展成抑郁症,有文献报道阈下抑郁患者1年后演变成抑郁症的概率比健康人高5倍[5]。不良心理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密切相关,而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以稳定,积极配合治疗[6]。本研究旨在探讨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现状与社会关系质量的关系,为患者心理调适及生活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包括乳腺癌初诊患者阈下抑郁筛查(横断面调查)和乳腺癌初诊患者阈下抑郁与社会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两方面的内容,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荆州市中心医院 2017年1~12月入院治疗的初诊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初次病理学检查为非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②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③年龄≥18岁;④具备基本阅读及理解能力并能完成问卷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异常、严重视听障碍者;②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或精神障碍患者,因服用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所致抑郁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免疫力严重低下者;⑤乳腺癌远处转移患者。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职情况、宗教信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无基础疾病等方面。

1.2.1.2 阈下抑郁初筛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re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  CES-D由美国国立精神研究所Sirodff编制,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用以进一步检查确有抑郁症状的对象[7]。量表根据过去1周内出现相应情况或感觉的频度评定:不足1 d者为“没有或基本没有”;1~2 d为“少有”;3~4 d为“常有”;5~7 d为“几乎一直有”。共20个条目,每道题评定1个症状,分别调查20项症状,总分为60分,其中有4项条目为反方向计分,得分≥16分表示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得分越多表示程度越高[8]。

1.2.1.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  该量表只用于CES-D得分>16分者,用于阈下抑郁的筛查,得分<7分为正常,得分≥17分为抑郁症,7~16分为可能有抑郁症[9]。本次研究将以CES-D总分≥22分,HAMD-17总分7~16分作为阈下抑郁的筛查标准。

1.2.1.4 社会关系质量量表(social relational quality scale,SRQS)  该量表是以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编制的,分为3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承担及朋友关系,共有17条项目,其中家庭承担5条、家庭亲密度7条、朋友关系5条,这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0.82、0.75[10]。该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同意”=3分;“非常同意”=4分,总分为17~68分,分数的越高表示患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11]。

1.2.2 调查方法

1.2.2.1 样本量的确定  本研究第一部分为横断面调查,对初诊乳腺癌患者进行阈下抑郁筛查,根据调查量表条目数的5~10倍来确定样本量的原则,本次研究所采用的CES-D量表条目数有20条,因此,所纳入的样本量范围为100~200例,但是需要考虑病例流失情况,故最后发放21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100%。

1.2.2.2 施测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向患者充分讲解调查目的及意义,告知此项研究会对患者隐私保密,并取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解释和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填写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进行无偏向性指导。问卷调查完毕当场收回并检查是否有空白或者无效项目,如有及时请患者补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阈下抑郁与社会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初诊乳腺癌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阈下抑郁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初诊乳腺癌患者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在职情况、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的阈下抑郁检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初诊乳腺癌阈下抑郁与无抑郁患者的SRQS得分比较

本次调查中疑为“抑郁发作”者15例,初诊乳腺癌阈下抑郁患者SRQS总分低于非抑郁患者,阈下抑郁组患者SRQS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抑郁组(P < 0.01)。见表2。

2.3 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经调查,疑为“抑郁发作”者15例,将其余195例调查对象社会关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CES-D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CES-D与SRQ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阈下抑郁对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及各领域均有较大的影响(P < 0.01)。见表3。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阈下抑郁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如谭曦等[12]的研究方法,将CES-D总分≥16分,且HAMD-17为7~<17分作为阈下抑郁的筛查标准。但是对于CES-D总分≥16分标准被其他学者批评,因为在临床背景下产生较高的假阳性,在这种争议下,又有学者通过Mini国际精神病访谈问卷(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筛选重度抑郁和阈下抑郁来判断CES-D的临界分,最终确定CES-D≥22分可以作为阈下抑郁划分的标准[13]。

本研究顯示,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的发生率及中青年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发生率都高于吕利明等[14-15]的研究结果。其原因可能有:中年期患者在家庭、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疾病治疗所导致的家庭经济负担、身体功能改变对家庭造成的潜在影响等更容易引起其心理问题,且本研究只是以初诊乳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当患者确诊为乳腺癌时还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对现实的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对治疗方案及效果存在有困惑、紧张、担忧的情绪,而在后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会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心理调适[16]。本次研究还发现,在文化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的患者阈下抑郁发生率最低,说明初诊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对疾病知识接受程度较好,可以更多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减少对自身疾病的焦虑和恐慌,这也提示医护人员在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时,应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且应更加有耐心,使患者能够获得并理解更多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对疾病的恐慌,此外,有基础疾病的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发生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说明同时患有基础疾病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阈下抑郁。

本次研究发现,朋友关系维度得分均低于其他两个条目得分,与张铁玲等[17]在结肠造瘘患者社会关系质量研究中的结果一致,说明患者在情感上更多感受到的是家人的关爱和支持。由于以家庭为中心及集体主义文化理念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比较看重和维系家庭关系和他人对自身外表、在群体中地位及角色的评价[18],患者会担心患病后受到社会其他群体的歧视,在他人面前避讳谈论关于死亡和癌症方面的问题,他们期望即使在患病后也能够不被单独对待,且本研究调查的是初诊患者,对病房新环境的适应及疾病的了解还需要接受过程,还未能将患病消息告诉更多的朋友、亲戚及同事[19],因此患者在朋友关系方面所获得的支持较家庭亲人方面的要少。

本研究也提示阈下抑郁与社会关系质量是相互影响的,高质量的社会关系,能促进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一方面,家庭是亲人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保护和促进个人成长的功能[20],亲密的家庭关系能够使患者获得家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满足情感与物质需求,朋友关系越好,能使患者得到更多的来自他人的赞誉与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进而促进患者阈下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改善。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患者阈下抑郁的一些症状,使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增加,也可以提高其社会关系质量。

本研究通过探讨初诊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现状与社会关系质量的关系,为临床工作者针对此阶段的患者设计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但是本研究有局限性,今后还需要多区域、综合调查的大数据来支持,并且,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评定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制订更加适合中国乳腺癌患者阈下抑郁的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  白振菊,李秀玲.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志,2012,20(9):1367-1369.

[2]  袁慧蓉,梁英,程娜,等.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8,25(2):67-69.

[3]  Meiser B,Quinn VF,Mitchell G,et al.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nd surgical decisions after genetic testing in women newly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with and without a family history [J]. Eur J Hum Genet,2018,26(7):972-983.

[4]  刘琰,谭曦,田雨晴,等.阈下抑郁的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0):1511-1513.

[5]  刘琰,谭曦,张靖,等.阈下抑郁辨识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15,10(5):798-800.

[6]  罗宝嘉,覃惠英,郑美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 49(2):138-142.

[7]  廖娟娟,郑亚楠,黄亮明,等.PHQ-2-C、CES-D和BDI-Ⅱ-C在筛查青少年抑郁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23-25,36.

[8]  冯笑,郭丽娜,刘堃.精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0):133-137.

[9]  孙丽媛.乳腺癌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6.

[10]  杨秋菊,刘倩,崔跃明,等.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情绪异常相关性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5):901-903,914.

[11]  秦洁,蒋维连,张群,等.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关系质量與希望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7):10-13.

[12]  谭曦,杨秋莉,杜渐,等.阈下抑郁人群团体中医心理干预方案构建[J].中医杂志,2012,53(24):2087-2089.

[13]  龚勋,蔡太生.阈下抑郁的研究概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47-48.

[14]  吕利明,张晓华,王雪霞,等.中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阈下抑郁及社会参与状况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6):84-87.

[15]  吕利明,高慧,程海英,等.乳腺癌术后长期存活者阈下抑郁状况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59-264.

[16]  张丽娟,辛明珠,颜君,等.初诊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 31(21):3601-3605.

[17]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2):40-43.

[18]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3):241-244.

[19]  李鹏,陈玲,韦玉娟,等.社会关系质量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5):3095-3096.

[20]  江晨霞.社会关系质量对肺癌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9):82-84,92.

(收稿日期:2018-07-05  本文编辑:金   虹)

猜你喜欢

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认知及保健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男人也得乳腺癌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PI3K在复发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CD47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ER、PR、Ki67、HER-2、P53在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