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效观察

2019-03-18陈香满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陈香满

河北省新河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 新河 055650

神经内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便为急性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使脑组织缺氧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软化的病变。若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对患者的致残、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评价安全性,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男96例,女104例,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23/27,年龄处于48-73岁间,平均年龄(62.82±3.18)岁,病程3-56个小时;实验组100例,男女患者比为1/1,年龄处于47-75岁间,平均年龄(61.25±4.73)岁,病程5-60个小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诊断标准[1]:(1)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通过头颅CT检查无出血患者;(3)无严重的全身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为一般治疗,即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降颅内压、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脑血管痉挛、脑细胞保护剂及对症治疗等基础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原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75 mg/d,持续治疗两周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标准

1.3.1 基本标准 ①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有效指标:颅内压基本可控,脑梗阻的基本临床表现消失,可恢复到正常表现;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恢复:患者的协调运动功能、行为意识等方面的恢复,以分数的形式评定,分数越低,患者恢复程度越好;③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活动、行动能力等方面的恢复,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高;④无治疗效果:功能未得到改善或者死亡。

1.3.2 出现不良反应需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做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等,要求相关人员做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观察指标将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有效率使用χ2检验,为计数资料;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是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为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间相比较的观察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者中,有效例数94例,有效率94%(94/1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效例数68例,有效率68%(68/10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3.14±3.26)以及生活质量评分(79.53±3.2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3.89±5.78、68.12±3.54),P<0.05。

3 讨论

脑血液供应障碍使脑组织缺氧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软化的病变称为脑梗塞,急性脑梗死区别于脑梗塞的主要特征使呈进展性,从中心的坏死区呈阶梯性向四周扩散,发病后48小时内不断加重成缺血半暗带。应立即预防形成血栓,抢救梗死区,因此治疗脑梗塞早期的关键在于防止其进一步扩大[1,2]。应及时保护半暗带区神经元,将脑损害控制到最小范围。

阿司匹林具有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其应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释放,避免血小板凝集作用,从而达到抗血栓的效果。但阿司匹林的应用不可改变血小板的分泌作用。氯吡格雷则具有血小板分泌活化的抑制效果,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进一步抑制机体血小板凝聚[3]。

通过观察数据的结果显示,可以知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评分均相对较高,展现了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综上可知,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较好的选择,在疗效及安全性上可靠性高,改善了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