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2019-03-18于登峰王敬东刘昶
于登峰,王敬东,刘昶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一科,辽宁 大连 116021
结直肠癌患者一般开展手术治疗,而常规开腹手术容易出现感染和转移等并发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感染和转移等并发症的形成,故而因采取微创的手术方式,以更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1]。本研究将我院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常规开腹手术组对于我院的结直肠癌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于我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7年3月1日-2019年1月1日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年龄41-71岁均(56.22±6.21)岁。男33例,女17例。肿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为(4.78±0.71)cm。
常规开腹手术组年龄41-71岁均(56.67±6.46)岁。男33例,女17例。肿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为(4.73±0.75)cm。
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常规开腹手术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取截石位,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脐部下10毫米做切口给予腹腔镜置入作为观察孔,左侧麦氏点和右侧分别做5毫米操作孔,并在左下腹脐耻连线中点做12毫米操作孔[3]。根据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将肿瘤组织和淋巴结彻底清除,将相应血管夹闭,并将乙状结肠系膜分离,将肠系膜下血管周围淋巴结和脂肪清除,将结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将血管分离、切断和吻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手术前后结直肠癌专用问卷(EORTCQLQ-C38)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感染发生率、肿瘤转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4.0软件,t、χ2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专用问卷(EORTCQLQ-C38)评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手术后结直肠癌专用问卷(EORTCQLQ-C38)评分均优于常规开腹手术组,P<0.05。其中,手术前常规开腹手术组的结直肠癌专用问卷(EORTCQLQ-C38)评分是68.11±1.51分,手术后是80.34±1.88分。手术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的结直肠癌专用问卷(EORTCQLQ-C38)评分是68.41±1.85分,手术后是97.34±1.56分。
2.2 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当中,切口长度5.26±1.12厘米、术后下床1.11±0.12天、术后进食6.21±1.45小时、术后住院9.24±1.21天优于常规开腹手术组切口长度8.25±1.21厘米、术后下床2.68±1.01天、术后进食9.46±1.91小时、术后住院11.24±1.78天,P<0.05。
2.3 感染发生率、肿瘤转移发生率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感染发生率、肿瘤转移发生率更少,χ2=7.695,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感染发生率是2.00%,肿瘤转移发生率2%,常规开腹手术组感染发生率是20.00%,肿瘤转移发生率18%。
3 讨论
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2],短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高的特点。直肠癌由于其盆腔较深,转移方向较多,手术难度较大,容易损伤盆腔神经丛,因此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通过电视监护仪,手术视野清晰,解剖更容易显露;在超声波手术刀和其他器械的帮助下,止血效果完成,周围组织受损。腹腔镜应用使手术更安全,患者创伤更轻[3,4]。
本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确切,可减轻手术创伤和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感染和转移,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