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视阈下9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2019-03-18陈佳佳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政治

陈佳佳

(福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18)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大众传媒的出现扩大了视听说的范围,特别是现代新媒体的出现拉开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景时代。现代媒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包括高校师生群体在内当代人的认知模式、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与新媒体具有原生高度契合感;目前高校学生年龄集中分布在95后、00后,他们习惯运用微博、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平台,获取和传播信息。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95后则是手机终端的原住民,两代原住民同样备受互联网文化洗礼,思想特质和行为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

高校90后新进辅导员必须强化身份认同,适应角色转变,创新工作方式,与95后、00后学生积极对话,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有效性、针对性,充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冲突与融合:互联网原住民的角色差异与思想特质

90后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不仅个性鲜明张扬,也深深烙上了网络时代的印迹[1]。他们当中的一批人已经进入社会,有部分还步入高校承担着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而近年来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年纪段多集中在95后,95后则是最亲近移动互联网的一代,比90后更加依赖新媒体。相似而又差异的身份角色,令90后辅导员和95后学生思想特质呈现冲突与融合共存的状况。

2014年,百度以全平台的行为数据为基准发布的《90后洞察报告》,报告用数据解读了大学生包括“保守”爱情观、“为喜欢买单”消费观、“追求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就业观、“不说不代表不爱”家庭观、“独立而不自我”友情观在内的“五观”[2]。用研2015年发布的《欢迎来到95后的世界——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中用数据从个性、生活、爱好等对95后进行白描,他们理想自我多元化,个性差异大,不盲从,认同互联网的流行价值观,性格中有自信乐观执着的共性,会关注网络热点,多用吐槽来表达观点。爱好更加广泛,并在大学期间出现井喷。企鹅智库2015年发布的《“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通过数据分析95后的喜好发现,他们喜欢分享自我,渴望独立自我,爱分享渴望关注,碎片化的需求,更追求“不同”,娱乐更偏爱短视频,四成以上会追星。

相对90后第一批思想已经逐渐成型,95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还未成型、认知模式有待完善,很容易受到新兴事物的吸引。精神状态的平庸化,日常娱乐的方式呈现浅显化和恶趣味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式微,经典著作阅读量降低。特别是部分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和观看网络直播上,对网红关注增加超过榜样模范人物,注重情感体验化、生活娱乐化、信息即时性,追求个性和精神世界的小我,追求所谓“小确幸”。

两代原住民享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宽泛的“自由权”,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流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容易陷入读图时代碎片化的浅层阅读。传统的知识和教育的教授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跟上95后终端信息获取的节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不断被削弱,思政教师传统单一理论授课方式让学生感到陈旧而有限,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海量信息,淡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实现思政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同辈人的90后辅导员借助身份优势进行日常化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责任与担当:90后辅导员的多元角色呈现

角色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它借用戏剧表演的角色概念,研究社会人处于各种社会职位、地位和场景中的表现。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辅导员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价值,不论是辅导员工作,还是辅导员自身成长,扮演好职业赋予的角色都成为一种客观需要。随着辅导员工作场域的延伸,角色发生多元分离,从最初的思政教育引路人拓展到更加泛化、更加多元的角色。角色丛中不同主体对于辅导员的角色期待,特别是95后学生差异期待下催生90后辅导员的角色差异。

1.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者

高校辅导员制度萌芽于政治指导员制度,思政德育功能一直是社会层面的需求和期待,教育部43号令对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职责作出明确规定。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直面挑战。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随着辅导员招聘专业的泛化,多数90后辅导员并非思政专业“出身”,在进行日常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时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武装和宏观视野,面临着失语的困境,没有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的空泛教育,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德育培养者的角色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着力辅导员核心素养建设,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将理论照进现实,抓好理论向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辅导员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日常管理引导者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旨在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抓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保障学生安全,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辅导员是确保高校由顶层设计走向底层治理、落地生根的关键,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对习惯于网络化生存和交往的95后学生来说,辅导员要特别注意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和正向激励,还高校校园网络以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90后辅导员具有网络原住民的特质,这个群体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同龄人,他们与95后、00后天然具有代际的亲近感,能够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平等对话、有效交流。

3.生活学习协作者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人、学习成长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人”[3]。这一定位实际上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协同,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疏导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多学科的视野不断提升眼界、能力、素质,成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协作者、当好“多面手”。

从管理的层面来看,90后辅导员与95后学生同属一代人,他们拥有共通的思想特质和行为习惯,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较为排斥,对被动管理较有隔阂,学生更期待参与式、体验式、人性化的管理,希望辅导员成为他们成长道路的“知心人”、化解矛盾的“摆渡人”和生涯规划的“领航员”。

4.专业事务工作者

毫无疑问,辅导员工作的主责、主业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然而,在实践当中,不少辅导员最初的本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从主体地位开始让位于大量千头万绪、繁芜庞杂的所谓公共事务,不少辅导员事实上客串起了教务员、实验员的角色,辅导员队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身份认同感低,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随着90后辅导员自主意识的觉醒,自我认同感的加强,对自身职业生涯和职业身份重塑的价值愿景驱动90后辅导员对角色转换的期待,即由“自发-事务型”向“自觉-价值型”转变愈发明显。

三、初心与使命:9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毋庸讳言,当下辅导员工作出现了岗位职责不清、职业身份模糊、认同度不高、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困境,必须寻找破解之道。9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的研究归根到底应坚持问题导向,回归初心与使命,回到具体的实践。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实践,是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真实反馈。从实践来看,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1.加强核心能力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莫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概念[4]。辅导员的职责要求与育人培养者角色都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足够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实际工作本领,加强辅导员的核心能力建设。毫无疑问,这是辅导员安身立命的根本。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由社会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由现实空间转向网络空间、由“单打独斗”转向“协同育人”的范式转换,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5]。90后高校辅导员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跨界的思维,加强“以人为本”,发扬工匠精神,注重协同育人。一是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就要求辅导员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学生同频共振,心意相通。二是发扬工匠精神,注意学生的“用户体验”,找准大学生的“强需求”和“真体验”,精准施策,由传统的粗放式向精细化、个性化工作方式转型。三是注重协同育人,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善于整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他们形成合力,协同增效,又要善于与社会各方面的育人资源有机结合,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校友、家长等外部资源对接和融通,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育人平台。

2.强化协商对话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去中心化”“碎片化”的自媒体,冲击了传统教师主导地位,以往单向灌输的话语传播难以为继。应该指出,95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非无条件接受,也非全盘否定,通常是一种协商式解读[6]。学生期待下的辅导员协商者角色,更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转变思路,创新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互联网+”时代原住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吸收、整合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95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时代赋予他们张扬的个性特征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喜欢用诸如流行语、表情包等网言网语来表达自我,凸显个性,这既是一种生活权利,又是思想权利。必须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主动走近和融入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思想深处,消除交流的隔膜,破除对话的藩篱。辅导员既要坚守育人本真、本质、本色,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

90后辅导员应将日常思政教育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微观叙事,落细落小落实,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章。采取妙招化解与学生间的冲突点,找准思想认识的共通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既能诉诸理性,又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当然,协商对话并非意味着绝对的“平等”,其本质只是话语方式的转换,90后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必须牢牢把握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主动设置议题,注重客体的体验,提升受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辅导员引导者角色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增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7],加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提倡协商对话。

3.提升媒介素养

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难免泥沙俱下。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使用的不对称令“知识鸿沟”产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把关人”和“引路人”,在师生对话中确保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当好学生的“意见领袖”,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辅导员必须提升媒介素养。从一般意义上说,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能力[8]。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则主要是指其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综合利用媒介信息做好线上和线下相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要搭建院系、班级的微信公众号、QQ群,发挥新媒体交互参与性强、即时传播、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班级上课签到、点名、请假、销假等具体事务;还可以将新媒体引入班会课,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线下交流,利用新媒体的留言和评论功能,强化与学生个性化的交流;辅导员还应顺势而为,做新媒体技术的行动者,成为“网络达人”,强化“在场”,要积极建立基于互联网语境的工作坊或工作室,身体力行,使自己成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活跃用户,聚拢人气,吸引“围观”,让大学生感觉到网络上的辅导员不仅是同龄人,还是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血有肉的人,引导大学生与辅导员建立亲密、信任、互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频共振,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传递。

4.抓好平台建设

随着90后辅导员身份角色的多元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9]。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势所趋,应着力体制机制建设,建好平台。一是源头治理,严格辅导员准入,要从源头上建立科学、合理、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招考、选拔、聘用制度,慧眼识珠,选准用好人才。二是明晰边界,明确辅导员职业身份,让辅导员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正务”“主责”“主业”,树立起“大学教师”“学生导师”的良好职业形象。三是主动作为,激发辅导员的内生动力,克服职业倦怠感,建立职业荣誉感,厚植爱岗敬业、精研业务的职业情怀,辅导员应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掌握自身未来发展的航向,除专注于立德树人的事业外,应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向学者型辅导员的方向努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