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老年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2019-03-18杨柳絮

医疗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胃体胃窦反流

杨柳絮

潞安集团总医院 (山西长治 046204)

胃息肉是指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突出至胃腔的宽基底或带蒂的良性隆起性病变,通常无症状,息肉较大时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贫血、胃出口梗阻等[1-2]。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不同年龄段胃息肉发病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胃息肉发病率增高,甚至胃息肉的癌变率也随之增高。文献[3]报道,≥60岁是胃息肉的高发年龄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年龄≥60岁)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特点、病理分型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期望早诊早治,降低胃息肉的癌变率[4]。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门诊、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87例。其中男2508例,女1279例;年龄60~90岁,平均(67.00±5.76)岁;发现常见类型胃息肉患者278例,男130例(46.76%),女148例(53.24%),男女比例:1︰1.14。纳入标准: 内镜下诊断为“胃息肉”,病理证实为黏膜来源病变。排除标准:

(1)有胃手术史;(2)家族性息肉病;(3)未行病理诊断;(4)十二指肠息肉。所有患者检测前2周内均未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对检测有影响的药物。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胃镜、Hp感染情况和病理组织学结果。胃镜检查均采用OLYMPUS GIF-H260电子胃镜进行常规检查及治疗。将胃镜检查摘除或切除的息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由病理科医师做出病理诊断。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即为Hp感染。

1.3 观察指标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胃息肉检出率及部位、数目、病理组织学类型、Hp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胃息肉检出率

男性检出率为5.18%(130/2508),女性检出率为11.57%(148/1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5)。

2.2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胃息肉分布部位

胃息肉按部位分为胃窦、胃底、胃体、贲门、胃底体等。老年男女性胃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03),男性以胃窦为主,女性为胃体为主。见表1。

2.3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胃息肉病理类型

胃息肉依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例数较少,不再进一步行统计分析。老年男女性患者胃息肉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47>0.05)。见表1。

2.4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胃息肉数目情况

男性胃息肉患者中多发息肉81例(62.31%),单发49例(37.69%)。女性胃息肉患者中多发息肉104例(70.27%),单发44例(29.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P=0.16)。

2.5 不同性别老年胃息肉患者Hp感染情况

278例老年胃息肉患者Hp感染率为28.78%。130例男性患者中Hp阳性43例,感染率33.08%。148例女性患者中Hp阳性37例,阴性111例,感染率25.00%。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14)。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老年胃息肉患者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对于老年胃息肉患者的诊治,尚未达成共识。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胃镜检查,胃息肉检出率也随之增高。鉴于老年患者胃息肉与中青年存在差异,使得针对老年患者胃息肉特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男女性胃息肉发病率不一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3-4]。本研究显示老年女性胃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

目前对胃息肉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明确。文献[5]报道,胃息肉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刺激、Hp感染、胆汁反流、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药(PPI)、遗传易感性及其他因素(吸烟、饮食习惯等)相关。有研究通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神心理因素易引起胆汁反流,与胆汁反流程度正相关,精神心理症状积分越高的患者,反流越严重[6]。老年女性患者精神心理疾病较老年男性多见[7]。朱元民等[8]报道,胆汁反流在胃息肉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反流入胃的胆汁极有可能导致胃黏膜的炎性增生,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腺瘤,同时,大量反流液改变了胃内pH值,使得胃泌素分泌增加,胃体腺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该研究结果表明胃底、胃体息肉可能与肠胃反流有关,与Hp感染无关,胃窦息肉与Hp感染相关。由此推测,老年女性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胆汁反流引起胃底、胃体息肉较老年男性患者多见。本研究显示老年女性胃息肉发病率较男性高,以胃体为主,老年男性以胃窦为主(P=0.003)。然而老年胃息肉患者性别差异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如遗传基因、体内激素水平、质子泵抑制剂等,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内不同文献报道老年患者的胃息肉常见病理类型并不相同,鲜见关于老年男女性胃息肉病理类型是否存在差异的报道。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老年患者病理类型及息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患者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胃息肉患者发病率较男性高,且老年女性胃息肉患者以胃体为主,男性以胃窦为主,除了行内镜下切除外,胃体息肉可进行抗胆汁反流治疗,胃窦息肉可行根除Hp治疗,期望能防止胃息肉复发,降低癌变率。

表1不同性别患者胃息肉分布部位与病理类型比较[例(%)]

性别例数息肉部位胃窦胃底胃体其他病理类型炎性增生性胃底腺腺瘤性男性13041(31.54)52(40.00)29(22.31)8(6.15)79(60.77)9(6.92)39(30.00)3(2.30)女性14821(14.19)63(42.57)54(36.49)10(6.76)79(53.38)12(8.11)53(35.81)4(2.70)

猜你喜欢

胃体胃窦反流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消化不良患者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