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

2019-03-18程美艳

医疗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心电图检出率

程美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功能室 (江西南昌 330000)

冠心病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当病变累及起搏传导系统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1]。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但对于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仅在发作时才可诊断,因此常出现漏诊的情况[2]。动态心电图可连续监测患者24 h的心电活动,能提高对持续性发作心脏病的检出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引进动态心电图后的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院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45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将其作为试验组。另对动态心电图引进前的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43例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将其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63.0±8.5)岁;冠心病病程3~18年,平均(10.5±3.5)年。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5~82岁,平均(62.5±8.0)岁;冠心病病程4~18年,平均(10.8±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Holter型动态心电图机(深圳博英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于静息状态下,指导患者取坐位,在电极安置部位涂抹0.9%氯化钠注射液或导电膏,并以小纱片轻轻摩擦皮肤表面,降低皮肤电阻,使用动态心动图专用电极,将导线与电极连接好,并使用胶布将电极粘贴于相应的皮肤位置,为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可选择胸骨和肋骨上,将闪光卡片插入记录盒内,安装电池后将记录盒装入专用套盒内,叮嘱患者随身背带,携带期间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24 h后拆卸动态心电图,并取出闪光卡,将患者身上导电膏擦净,读取闪光卡数据。

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使用SPT-EDS-D型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北京福田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静息状态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接好心电图机地线,确保导联选择器位于基点,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分别在受检者双腕部、两脚踝部及胸部规定位置涂抹0.9%氯化钠注射液或导电膏,连接导线,常规设置增益值(10 mm/mV)及纸张速度(25 mm/s),依次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V7、V8导联,必要时可添加V9、V3R、V5R导联,每个导联记录6个心动周期,发现心律失常时可延长记录Ⅱ或V1导联。

1.3 临床评价

(1)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以T波<同导联R波的1/10,ST段下移≥0.05 mV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以等电位时,ST段下降≥0.1 mV,下移时间≥1 mms为冠心病心律失常。(2)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试验组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导联律、室性早搏二/三导联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房速、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性早搏单发、室房性早搏单发、束式传导阻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较

试验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6.67%(39/45),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均一定的关系,未发作时无明显症状,发作时可伴有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猝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3]。心律失常作为冠心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并非所有患者均有阳性表现,部分患者可因缺乏明显症状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及时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导联律、室性早搏二/三导联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房速、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性早搏单发、室房性早搏单发、束式传导阻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异常检出率更高,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在丁焕等[4]的研究中,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3.10%、34.48%,两者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是因该研究中所纳入患者为老年冠心病,本研究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选取病例纳入标准、年龄范围及病情例数均有所差异,此外心电图的型号及厂家不同,也可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

心电图检查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以记录和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常规心电图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是冠心病常用的检出方式,但部分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和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平静状态下可满足基本的血流灌注,不会出现缺血情况,因此对部分心脏病变无法检出,而心律失常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并引起局部心电不稳定,在未发作情况下常规心电图无法检出[5-6]。动态心电图可持续24 h检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包括24 h内的日常活动、睡眠休息、工作状态等,能对心律失常发生前后的心脏状态进行详细记录并准确评估,从而对心脏病变情况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提高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7]。但相对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需要患者24 h携带,并将电极粘贴到皮肤上,舒适度较差,且费用稍高。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心电图,可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式。

表1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导联律室性早搏二/三导联律房速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性早搏单发室房性早搏单发束式传导阻滞对照组437(16.28)3(6.98)6(13.95)1(2.33)10(23.26)8(18.60)12(27.91)4(9.30)2(4.65)23(53.49)25(58.14)3(6.98)试验组4520(44.44)14(31.11)18(40.00)8(17.78)20(44.44)19(42.22)14(31.11)7(15.56)3(6.67)28(62.22)30(66.67)6(13.33)χ28.2028.2177.5215.7184.3945.7670.1080.7860.16710.6880.6820.968P0.0040.0040.0060.0170.0360.0160.7420.37506830.4070.4090.325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心电图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