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近部穴位与远部穴位对肠鸣音影响的比较※

2019-03-18杨广印许金森刘庆城赖玉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脉冲数天枢鸣音

杨广印 许金森 刘庆城 赖玉链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取穴方法是针灸临床的重中之重,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是临床选穴的主要方法,2种方法的优劣目前尚存在争议[1-3]。足阳明胃经与胃肠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参与胃肠功能的调控,这已经得到实验的证实[4-5]。天枢与足三里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近部与远部循经取穴的代表穴,根据以往的报道,二穴对胃肠功能均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6-7]。但是,哪一种取穴方法针效更好,对二者进行比较的研究尚少见报道。笔者以计算机采集的肠鸣音作为反应胃肠运动的指标[8],比较电针足阳明胃经天枢穴与足三里穴的针刺效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自福建中医学院在校学生的自愿者90例。试验遵循知情同意规则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根据随机排列表进行分段随机分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和空白组各30例,3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受试者性别和年龄资料对比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35周岁;无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无其他脏器病变或明显功能障碍、愿意接受和配合完成试验者。

1.3 剔除条件 咳嗽、膈肌痉挛、过度肥胖、无法依从试验要求或中途退出者。

1.4 试验仪器 肠鸣音的采集采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肠鸣音采集记录系统,其主要构成有:计算机、音频处理软件、音频传感器探头。肠鸣音记数采用EE3386型通用计数器(南京新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电针采用WQIOD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北京市海东华电子仪器厂生产)。针具采用环球牌针身长40 mm,直径0.3 mm的一次性亳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5 试验条件控制 由于消化过程具有较强的生理周期性,因而人体肠鸣音有可能随着消化过程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本试验选取受试者饭后2~2.5 h开始试验,试验时间为80 min左右。试验前一餐食物品质统一,饥饱程度适中,禁食油腻的食品,以排除食物对肠鸣音的影响。

1.6 取穴 各组均取右侧单穴,在所取的穴位之上或下(胃经经线上)距离1.5 cm另取一进针点(非穴位)作为连接电针的辅助点。天枢组取近部穴位天枢,天枢穴垂直上 1.5 cm作为辅助点;足三里组取远部穴位足三里,足三里穴垂直下1.5 cm为辅助点;空白组未作任何处理,试验记录过程同处理组。

1.7 试验步骤 受试者仰卧休息5 min,固定音频传感器探头于脐下3 cm。针前记录2段肠鸣音,每段10 min,共计20 min。然后针刺相应穴位,垂直快速进针约1寸后,予提插捻转,产生明显针感;辅助点进针1寸,不要求产生明显针感。连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频率2次/s,强度以引起电针部位的肌肉产生明显的跳动或受试者自觉产生明显跳动感且不引起疼痛为度,电针时间30 min。空白对照组预留相同的电针操作时间。电针期间记录肠鸣音3段,每段10 min,共计30 min。起针后再记录肠鸣音2段,每段10 min,共计20 min。试验完毕将资料回放,外接EE3386型通用计数器进行肠鸣音脉冲计数处理。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本试验受试者 90例,均能配合完成试验。但由于电脑程序错误或干扰等原因,对部分数据进行剔除,但每组均不超过20%。由于肠鸣音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其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均处于动态变化中,而且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用临床所用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来计数,将难以客观化。本试验采用将由计算机采集的肠鸣音信号接到EE3386型通用计数器进行计数处理,得出来的结果即相当于肠鸣音脉冲次数(即把一串持续的肠鸣音分解为若干个肠鸣音脉冲信号组成)。

2.1 各试验组各时段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的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3个试验组各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次)比较(x±s,次)

2.2 各试验组各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次数函数转换后的比较 将表1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式函数转换,详见表3。

表3 3组各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次数函数转换后的比较(x±s)

3 讨论

近部与远部循经取穴均为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的主要选穴方法,至今仍然被针灸医生广为采用。足阳明胃经是十四经中行程最长的经脉之一,它跨越了多个体区和神经支配节段,与胃肠道的联系较为紧密[9-11],其循经近部取穴主要为腹部的经穴,循经远部取穴主要在下肢膝关节以下的经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近部取穴与远部循经取穴的的主要穴位之一,对二者的针刺效应进行比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电针天枢穴和足三里穴均有一定的针刺效应,表现为出针后的0~10 min、11~20 min时间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与针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6个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同时段的平均每分钟肠鸣音脉冲数进行组间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0.05)。以上结果说明,电针足阳明胃经的近部穴位天枢穴与远部穴位足三里穴(二穴不属于同一神经节段支配)对人体肠鸣音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可产生明显的针刺效应。

据以往的报道表明,针刺健康人的相关经穴可以影响相应脏器的机能活动,如针刺肺俞穴可明显提高健康人的用力肺活量[12];针刺健康人肠经募、合穴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3]。本试验分别电针天枢穴和足三里穴均对健康人的肠鸣音具有即时的影响效应,提示电针以上二穴对正常人体的胃肠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强作用。电针天枢穴和足三里穴 30 min后才使肠鸣音产生明显变化,表明针刺效应的出现需要累积一定的时间。

猜你喜欢

脉冲数天枢鸣音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某型组合导航系统故障分析及预防
高精度电子体温计设计与实现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检定电能表的圈数设定问题探讨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