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局者迷

2019-03-18青柠

长寿 2019年1期
关键词:张说魏征礼记

【读音】

dāng jú zhě mí

【出处】

《旧唐书·元行冲传》。

【原文】

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释义】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典故】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唐代有一个著名学者叫元行冲,他撰写的《魏典》三十篇,很受赞誉。元行冲十分敬慕唐太宗时的名臣魏征,尤其是经过魏征修订整理过的《类礼》(即《礼记》),认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有一次,大臣魏光乘上疏唐玄宗,建议把魏征修订过的这部书列为经书(儒家经典)。唐玄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便命令元行冲等再加些注解,以便行用。元行冲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很快就完成了,呈送唐玄宗审阅。

可是,没料到右丞相张说(音yuè)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礼记》已经西汉人戴圣整理过,而且一直行用近千年,早已同经书并列,再要用魏征的新本子就没有必要了。没有什么主见的唐玄宗又改变主意,同意了张说的意见。

元行冲对此很不满意,就含蓄地写了一篇文章《释疑》,对张说的意见进行驳斥。文章通过客人和主人问答的形式,说明《礼记》这部经典虽然经过西汉人戴圣的编撰、东汉人郑玄加注,但它仍不如魏征加工整理过的本子。因为“戴圣的《礼记》本子后经许多人修订、注释,这中间互相矛盾的地方很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魏征嫌它冗长繁杂,才重新加以整理,去伪存真”。元行冲认为,对于这样的问题,本来是很清楚的,可“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便把“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简化引申为“当局者迷”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容易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反而却看得清楚。

【养生联想】

有些人面对不适合自己的保健品,有时禁不住忽悠,花了很多冤枉钱,上当后才醒悟。想想这也难免,就是追求健康心切,当局者迷嘛!建议消费前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正确对待各种迷局和诱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掉馅饼。正确分析,看清事实,客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更加优雅从容地生活。

猜你喜欢

张说魏征礼记
唐太宗与魏征
SOUNDS OF THE VILLAGE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宰相诗人张说与岳阳楼的“款款深情”
文明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和别人无关
死敌送来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