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消息

2019-03-18

民族大家庭 2019年1期
关键词:土家对口湖北省

湖北省领导批示肯定2018年湖北援藏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新年伊始,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援藏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楚平,省政府副省长杨云彦分别在“湖北省2018年度对口援藏工作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和圈阅:“2018年度援藏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望2019年继续坚持实心实政,争取援藏工作更大实效。”

2018年,湖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在党中央及鄂藏两省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对口支援市、省直各部门和广大援藏干部人才牢记援藏政治责任,勇于担当,创新发展,我省援藏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省委书记蒋超良率省党政代表团赴藏考察调研和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来鄂开展回访取得圆满成功;全面推进省“十三五”援藏规划项目、资金落地实施,全年拨付援藏资金超2亿元;扎实推进“精准援藏”助力“精准脱贫”,湖北对口支援西藏乃东、琼结、加查、曲松四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湖北省50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赴藏开展援助工作富有成效;开展“鄂企楚商进山南”招商引资活动成效明显;成功开通“武汉至拉萨”直航,改写了大武汉没有直飞拉萨航班的历史;支持我省援藏律师在山南首设律师事务所,支持援藏技术人才在武汉举办《走进山南》藏源文化图片展,拓展了援藏工作新途径;省建藏援藏协会积极推动鄂藏文化大融合,大型音画剧目《长江雅江谱华章》在我省成功上演取得好效果,广受赞誉。

(庄辉锦)

尔肯江·吐拉洪强调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

2019年1月28日,湖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在武汉举行,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尔肯江·吐拉洪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宗教工作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各宗教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共同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正能量。

(民轩)

湖北省民宗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2019年2月13日,湖北省民宗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学习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传达了全省地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有关精神,回顾总结2018年党风廉政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省民宗委全体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建设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党建工作新成绩、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推动湖北民族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红兵)

湖北省新疆商会2019年年会举行

2019年1月13日,湖北省新疆商会2019年年会暨第一届二次全会在武汉举行。湖北省新疆商会成立一年来,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新疆驻湖北工作组及省、市各级党政部门关心指导下,商会通过“四爱四争当”、选树新疆典型人物、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新疆同胞融入度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开发“鄂疆一家亲APP”信息系统、扶持新疆籍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小创新型企业、倡导行业自律等方式,全覆盖、无缝隙的服务网络和服务渠道得到健全完善,为在鄂新疆同胞增收致富、民族团结、规范经营、群体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增进鄂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叶长青)

湖北省民宗委组织开展《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修改工作专题调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已将修改《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列为2019年正式立法计划。为有序推进修法工作,2019年1月14日至30日,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民宗侨外委、省司法厅、省民宗委联合组成5个修法调研组,分别前往上海、江西、贵州、甘肃4个兄弟省市和9个省内宗教工作重点市州开展修法工作专题学习考察和调研。此次专题调研活动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学习兄弟省市地方性宗教法规修订工作的立法经验和创新性做法,了解全省各地在实施现行《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宗教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修法的诉求及对修法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将在这次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起草《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推动修法工作顺利进行。

(江莉)

湖北省援藏教师新年度赴藏前忙“充电”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扎实做好2019年度湖北教育援藏工作,2019年2月18日,湖北省75名援藏教师聚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进行学习充电,为进藏开展工作打基础。此次在武汉参加培训学习的75名援藏教师中,有50名是湖北省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25名是湖北省“万人援疆援藏计划”教师。本次培训是在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力推进的新形势下举行的,旨在通过培训,让全体援藏教师能迅速适应新高考的教学、教研、教改环境,并把全新的教育理念快速传递至受援地西藏山南市,高原山南师生及时受益。

(庄辉锦 王圣平)

湖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战果

2018年,湖北省政府在恩施召开湖北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推进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着力改善片区发展环境,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战果。据统计,全年武陵山片区各成员单位共落实项目344个,落实支持资金61.07亿元;片区减少贫困人口35万,贫困发生率降至7.2%,3个贫困县顺利通过省级预脱贫评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万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万元,增长9%。

(苏金华)

《湖北省省级少数民族资金管理办法》出台

近日,湖北省民宗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湖北省省级少数民族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支出的三个主要方向、资金分配的四项主要因素、资金管理与监督的九条重要原则,为各级在使用省级少数民族资金完成民族领域重点工作上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保证资金使用管理合法合规提供了制度遵循。

(商振华)

湖北省建立较发达县市对口支援民族乡镇发展机制

近日,湖北省政府出台文件,建立起省内较发达县(市、区)对口支援民族乡镇发展机制,并召开全省民族乡镇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推进。省政府决定,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前12位的县(市、区)分别对口支援全省12个民族乡镇。目前,较发达县市对口支援民族乡镇机制运行顺畅,效果初显。12个较发达县市区积极行动,把对口支援民族乡镇加快发展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对口支援民族乡镇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主动对接12个民族乡镇,结合民族乡镇需求,明确对口支援思路、目标,拟定对口支援规划,开展项目调研和论证,编制对口支援资金预算,汇聚支持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的力量。

(汤先鹏)

湖北省5个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近日,国家民委印发《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的决定》,湖北省5个单位榜上有名,分别是武汉市东湖中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恩施供电公司、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腰牌村、襄阳市樊城区水星台社区。

(巢明荣)

湖北省民宗委举办学习贯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交流会

2018年12月29日,湖北省民宗委举办学习贯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上,省民宗委机关与委属事业单位各支部推荐的7位党员干部代表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

(黄红兵)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了解,该县坚持把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5人、市级9人;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为抓手,先后共培育出撒叶儿嗬、南曲、山歌、花鼓子小传人6000多名。

(鲁爱民)

湖北省援藏办主任及省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培训会在汉召开

2018年12月28日,湖北省援藏办主任及省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培训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结合实际,总结分析了2018年湖北对口援藏工作援藏工作形势,讨论研究2019年湖北对口援藏工作任务。武汉、黄石、襄阳、宜昌4个对口支援市援藏办主任及联络员,省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25个成员单位联络员以及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代表参加培训会。

(庄辉锦)

湖北省民宗委开展消费扶贫专项活动

2019年1月19至20日,湖北省民宗委开展消费扶贫专项活动,动员委机关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为扶贫攻坚出力,积极加入消费扶贫行动中,两天时间为省民宗委帮扶驻点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洞口村销售土猪肉、土鸡、土鸡蛋、土酒、腊肉等优质农产品价值10万多元。

(依拉木江)

湖北省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2019年1月,湖北省民宗委下发通知,明确在全省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每年评审命名一批省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旨在通过开展省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省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在全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让城市积极接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

(汤先鹏)

“多彩中华”——首届“爱的文化杯”2018年全国民族广场舞大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

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知青网主办的“多彩中华”——首届“爱的文化杯”2018全国民族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于2018年12月26日在武汉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大凉山声蓝艺术团参赛的彝族舞《凉山什么最美丽》、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文工团参赛的傣族舞《百夷诺》、天山艺术团参赛的新疆舞《我们新疆好地方》分别荣获总决赛冠军、亚军、季军。据了解,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有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支舞蹈队,超过40个民族成份的万余名各族舞蹈队员报名参赛。

(郭用德)

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服饰民俗研修班在武汉举办

2018年12月17日至2019年1日15日,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服饰民俗研修班在武汉举办。此次研修班是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举办,共有21名学员参加培训。他们都是来自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苗族服饰民俗传承人群,包括土家族苗族服饰制作的手工艺人,以土家族苗族服饰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手工作坊的相关人员,与服饰相关的传统美术及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以及本地民俗文化管理人员等。

(王平)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展

2018年12月27日至2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成果展涵盖该县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方面,74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上学、就业、就医、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展示了长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巨大变化。

(韩华)

利川市举办首届《肉连响》舞操大赛

2018年12月14日,首届《肉连响》大赛在利川市都亭普庵小学拉开序幕,都亭辖区的5所学校组织了20个班级进行了比赛。《肉连响》是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体育项目。湖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首次将它列为竞赛项目,既是为了保护民族体育项目,更是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对湖北省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刘黇臣)

荆州市举行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谊活动共迎新春佳节

2019年1月18日,荆州市举行“2019年荆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迎春联谊活动”,来自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150多人欢聚一堂,与荆州各族群众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共迎2019美好新年。

(董耘)

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9年1月16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由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11个单位组成。《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社发领域重点任务之一,该项目从土家织锦文化挖掘与聚合、互动式土家织锦文化资源展示、土家织锦智能织造技术等3个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构建土家织锦文化资源数据库,研发了互动式土家织锦虚拟织造系统、土家织锦创意设计系统、土家织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试制了土家织锦智能织造机。项目利用虚拟展示平台对土家织锦文化资源进行展示与传播,并将挖掘的土家织锦文化资源(如图像和图元资源)引入到土家织锦虚拟设计中,实现土家织锦文化资源和土家织锦智能织造的深度融合。

(段迪斯)

湖北巴东馆入驻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

2019年1月22日,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开业。其中,以富硒产品和旅游宣传为特色的巴东馆是唯一一个以县为单位设立的展馆。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是北京市以“爱心北京·消费扶贫”为主题,立足超大型消费城市市场优势和各方要素优势,打通受援地区农特产品生产、运输、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此次巴东馆首批入驻双创中心企业11家,包括巴东郡贡茶、柑橘、茶叶、中药材、野猪肉等73种富硒系列产品,将通过渠道销售模式,以集团客户为对象实行线上线下销售,打造长期经营的扶贫产品馆,可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人,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万余人增收致富。

(康军)

恩施州鹤峰县传统民俗闹新春

2019年1月25日至27日,恩施州鹤峰县举行“喜迎新春佳节·领略非遗文化”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来自全县各地的100多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各显身手,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41项传统茶礼、传统手工艺、传统饮食、传统医术的展演活动掀起山城浓浓的传统“年味”。

(李仲科)

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百姓春晚

2019年1月28日晚,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暨2019年迎新春百姓春晚。晚会在县民宗局选送的歌舞《春满土家》中拉开帷幕。新创编的表演唱《精准扶贫六口茶》、歌舞《同心筑梦》等精彩的土家歌舞节目,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浓浓的“年味大餐”。

(韩华)

湖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2018年12月26日,“湖北民族大学”揭牌仪式在该校行政楼一号会议室举行,湖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位于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学校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1989年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1998年与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学校已成为了湖北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成为了恩施自治州的名片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引擎。

(段迪斯)

恩施州举办2019年脱贫攻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2019年1月30日至31日,恩施州举行2019年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班。州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州直单位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各县市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办主任、民政局局长以及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培训。

(段迪斯)

恩施市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促进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增收

2018年2月17日,恩施市2019年首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借东西部劳务协作的东风,前往杭州就业。此次出发前往杭州的务工人员共有11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专业培训全部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和“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结业证书。据了解,2018年以来,恩施市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推动劳务输出的重点,加大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全力促进全市贫困群众精准转移就业增收,全年举办建档立卡人员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培训班16期,参加培训学员425人,其中贫困户165人。

(田勇 阮冬梅)

猜你喜欢

土家对口湖北省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对口帮扶这一年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风情风光都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