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桥乡“一包三改”见证人周健忆当年
2019-03-18秦品杰
文>>>秦品杰
时任堰桥乡乡长的周健
周健,曾用名周盘度,曾是南京军区空军技勤四团六五届教导队四班学员,1969年3月回到无锡县堰桥公社刘巷大队务农,后被选为公社党委委员兼刘巷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历任堰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无锡县政府办公室党委副书记,雪浪镇镇长、党委书记,无锡县、锡山市、锡山区劳动局局长等职。
堰桥乡(今惠山区堰桥街道)是以“一包三改”闻名全国的改革之乡。周健参与决策并实践了“一包三改”。周健介绍,1983年初,堰桥乡党委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取得的成效中得到启发,先在乡办服装厂和橡胶厂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决定把“包”字引入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中全面实行“一包三改”,即实行厂长(经理)为主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一包三改”解决了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终身制”等弊端,使干部有了压力、工人有了动力、企业有了活力。用群众的话说,实行厂长(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是“坐位子要交票子,不交票子让位子”,实行干部选聘制是“要选聘德才兼备的人当家,有德无才干不了大事,有才无德要干坏事”,实行工人合同制是“鼓了勤劳人的劲,治了懒惰人的病,革了端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命”,实行浮动工资制是“联产联利又联心,充分调动积极性”。
当时有人打电话责问乡党委:这样做究竟站在什么立场?执行的是什么路线?后台老板又是谁?针对这些问题,乡党委适时召开了全乡干部大会,在会上理直气壮地回答:乡党委搞改革,是革除乡镇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探索乡镇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路,站的是人民的立场,执行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后台就是党中央。乡党委的严正表态,坚定了全乡干部搞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堰桥乡“一包三改”的举动,还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一包三改”的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到堰桥参观学习的队伍络绎不绝。先后有29个省、市、自治区,20多万人到堰桥学习取经。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等领导也带团前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