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岭南才女谢方端其人其诗

2019-03-17杜云南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崖州岭南

杜云南

(肇庆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清代是岭南女性的文学创作活动的活跃期。仅就广东女性而言,从收录广东女作家较为完备的晚清民国学者冼玉清的《广东女子艺文考》中整理来看,清代广东女性作家有64人[1]。其中,来自广东肇庆府阳春县的谢方端被冼玉清列为清代广东八大才女之一。谢方端,字小楼,号春洲女史,生于雍正二年(1724),乾隆初年嫁同乡三甲堡贡生刘宗衍为妻,婚后育有两子,但刚进入而立之年丈夫病故,后一直过着守节抚孤的寡居生活,闲暇之余稍有诗歌创作,卒于嘉庆十八年(1813)。生平著有《小楼吟稿》、《小楼吟稿续刻》。现广东中山图书馆藏有遗稿《小楼吟稿》、《小楼吟稿续刻》①本文所引谢方端诗歌均出自《小楼吟稿》、《小楼吟稿续刻》,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其中收录她生平创作的70余首诗。谢氏诗歌在完颜恽珠(1771—1833)所编的清代闺秀诗歌总集《国朝闺秀正始集》、以及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中均有收录,在岭南地方文人温汝能辑录的《粤东诗海》中亦可查阅。晚清进士李调元为其诗集作序,翰林学士冯敏昌为其写传,对她的诗歌创作和为人品德,都给予很高的评赞。对于这样一个留有一定文字痕迹的才德女性,却一直没被学界关注,实为可惜。本文将对谢方端生平及诗歌创作进行简要的整理分析,以彰显清代岭南女性在文学创作上的历史功绩。

一、早年随父宦游岭南

谢方端的文学创作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谢仲坃,字孔六,雍正元年(1723)获得广东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谢方端就出生了。雍正五年(1727),登进士榜。先后在四川、海南、湖南、湖北等地任职。著有《楚南纪略》、《山余堂诗集》、《耳溪文集》。 谢父一生令人称道的是,在为官的生涯中,执法公道,是一位有名的循吏,《清史稿》为其作循吏传。据传记记载,谢父在荆州为官期间,曾公正严明地办理了荆州与相邻宜昌府相互牵连的盗贼案,并重处相关大小官员,平反冤民,大快民心,为此,谢父受乾隆皇帝亲自诏见并表彰,升任常德府同知,并将其公正廉明事迹通报全国[2]。

谢方端幼年时,父亲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疼爱备至,教其诗词。根据冯敏昌《谢方端传》,在谢方端能咿呀言语时,其父便倾心诲教,“授以声韵之学”,又“学吟咏”、“涉诸史”、“读史记”,再加上谢方端自己聪明伶俐、记诵超群的天赋,于是到了六岁便能出口成章,深谙赋诗填词,成为闻名阳春县的小才女[3]。闺友梁文娴曾写有《寄赠闺秀谢方端》描述谢方端的才华,其诗云:“大家风度世间稀,文藻妆台肯让谁?诗压谢姬吟柳絮,才欺卓氏画娥眉。”[4]闺友称赞她小小年纪,便才貌出众,堪比晋代的谢道韫、汉代的卓文君。这虽是童言戏语,但后来却成了不假的事实。

雍正五年(1727),谢仲坃会试中进士后,初授常宁县教谕。幼年谢方端也暂别故园姊妹,随父宦游。雍正十一年(1733),谢仲坃升任崖州学正,时谢方端芳龄十岁,随父母渡海前往崖州。初到崖州,她倍感新奇,写下了《初到崖州》:

轻车遥驻冼兵亭,十里青烟郭外扃。古迹半荒毛牧洞,遗闻空记赵公铭。畲田米熟椰升小,亥市鱼归血网腥。冷落衙斋悬海外,乡关遥隔五峰青。

诗的前四句多用典故叙述崖州的历史古迹,其中“冼兵亭”指南宋胡铨被贬崖州时驻扎兵营的地方,“毛牧洞”是指酷爱山水的广西富川的毛奎在南山探访到的大、小洞天,洞内题诗有《大小洞天(并序)》文字。而“赵公铭”则指南宋政治家赵鼎,因得罪秦桧而被贬崖州,在崖州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后四句诗描述的是崖州独特风物民俗,以及崖州衙署的冷清,故园的遥隔。

在崖州期间,是谢方端诗歌创作日臻成熟阶段,由其子结集刊刻的《小楼吟稿》中的诸多诗作是写于崖州,如《江树春晓》、《江村夏晓》、《江村秋晓》和《江树冬晓》等,将崖州的春夏秋冬的风物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崖州署中偶作》:“竹屋穿林古驿西,衙斋冷落似山栖。晓看黎母山中树,夜听占城雨外鸡。蕉叶大时堪避暑,榴花开处每分题。故园姊妹无消息,杜宇柳阴日日啼。”这首诗则透露出她在崖州官署中的寂寞冷清的景象和避暑吟诗的生活,以及对故园姊妹的相思之情。从诗句“蕉叶大时堪避暑,榴花开处每分题”可以推测出当时谢方端是过着探研文赋、潜心作诗的生活。从创作于崖州的诗歌内容来看,她在崖州度过了少女时代,期间不仅随父纵览山水,探访胜迹,撷采风物;也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经史,吟咏诗歌,奠定了日后的创作才能。

至乾隆四年(1739),谢方端在崖州已度过了六年时光,长成了花季少女。这一年,父亲谢仲坃因治崖有功,升任湖南常宁知县。当一家人离开崖州,登上海南海口的船只,将要告别这块陶冶志趣之地的时候,谢方端对崖州却有许多的留恋和不舍,有《自海口渡海至梅菉》:

一派沧溟阔,洪涛直壁城。风帆回港影,沙浦乱潮声。蜃气通波渺,鸢飞逐浪轻。白云斜卷外,山色绕堤营。

诗人用非常成熟的口吻描述了海口沿岸的繁华景象。

离开崖州后,她先后随父亲到过惠州、广州、博罗、恩平等地,在各地几乎都用诗歌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如《舟发恩平》:“溪云斜卷一帆轻,于后溪流听渐平。安枕不知风水急,乱春这里过山城。”记叙了他们在春天路过恩平山区的沿途风光。又有《博罗早行》:“薄游随父宦山县,晓行艰马足兼泥,滑鸡声带雨寒人,烟开远树峰翠撲,征鞍暝色依徴处罗浮画里看。”描绘清晨在博罗山区艰难赶路的情景。而《舟过新会》:“一派江流接远天,片帆城下渡官船。长桥横锁波间影,高堞雄侵市上廛,芳槿隔堤红似锦。新葵临水碧于烟,风光满目殊堪赏。咫尺蓬宀总望杳然。”则描述了他们乘舟至新会城渡口,所见新会城墙的高耸与繁华。

谢方端随父宦游惠州时,应该在惠州居住过一段时间,留下了诸多关于惠州丰湖周边景致古迹的诗句,尤其对丰湖边上朝云墓、六如亭等历史事迹情有独钟,有《丰湖吊朝云墓》、《六如亭》:“萧□松风薄暮天,香坟寂寂忆当年。柳堤久断金刚偈,湖上曾参学士禅。万里投荒依故主,六桥无路续前缘。幽魂若践苏公约,明月三山伴作仙。”朝云墓是安葬苏东坡最心爱的侍妾王朝云,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歌姬舞女,为西湖名伎。苏东坡与江西籍的王安石政坛之争落败,被贬杭州任通判时,在一次西湖乘花船游玩认识了王朝云,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1094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朝云随行。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死后,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谢方端在诗中同情朝云魂断岭南,也欣赏她的勇气与忠诚,但对朝云能嫁才人苏轼,表达了无限的钦羡之情。

谢方端从小就随同父亲遍游岭南各地,阅览了不少名胜古迹、人文风情。所到之处,皆有诗记与留咏,现存的《小楼吟稿》中,多为其在青少年时期与父宦游时所作。从其诗作流露出情感可以推测出,谢方端早年的生活应该是快乐,她后来忆及随父宦游生活时,作《偶捡旧箧得闺秀梁文娴旧所赠诗感而有作》云:

少从严君游,不识愁与苦。涉猎翰墨场,雕缕花月圃。所学都无成,谁歟谬推数。鲤鱼海上来,瑶函达江浦,柳絮风已微,偎云敢接武。感此十数年,人事况非故。花落泪同零,燕归愁独处,日蹙新愁眉。长抛旧乐府,今触故人诗。往事杳难睹,茫茫伤余心……

诗中表达的就是从小随从父宦游在外,不知道忧愁和清苦的少女生活。谢方端早年过着优雅无虑的诗书生活,无疑是幸运的,所以她能“涉猎翰墨场,雕缕花月圃”;但作为生活在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对于执着于写作、并留下丰富诗作的她,无疑会有很多的无奈与困惑,故而她亦感慨“所学都无成,谁歟谬推数”。

二、中年守节抚孤有成

及至乾隆初年,谢方端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便回到了阳春县轮水乡居住。离家十载,当乘船归乡,停泊村边时,远远看到昔日生活过的村庄,她十分欣喜,作有《轮水舟中》:

轻舟遥泊小桥边,桑梓名园在眼前。漠漠山云岚入画,悠悠溪水绿生烟。桔花香近幽人屋,渔唱声喧疍子船。十载归宁疏过问,山川风物尚依然。

谢方端用欢快的笔调描绘了家乡的山云岚雾、桔花船只等田园风光。这时的她因随父宦游多年,已见识多方,再加上她父亲的熏陶和培育,自己又勤奋好学,诗歌风格已渐趋成熟。

回乡之后,父母将她许聘给了同乡三甲堡贡生刘宗衍为妻。三甲堡刘氏在当地是一大姓,也是方端母亲的本家。母亲刘夫人,系阳春三甲堡举人刘裔烗(1627—1698)之女。刘裔烗,字嗣昭,号绮园,任山东济阳县令,为官廉洁奉公,居乡办学,总纂《阳春县志》,著有《赏奇轩集》、《绮园诗钞》、《述古家训》行世[5]。也许父母正是基于刘宗衍系母系本家的后辈,将其嫁了过去。婚后夫妻吟诗唱酬,恩爱非常。乾隆十七年(1752),长子刘世馨出生,三年后,继子也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继子出生不久,丈夫因病突然离世,遗下两幼子及两代遗孀。那时,她刚进入而立之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让她悲痛绝望,曾试图随夫共赴黄泉,但她最终还是强忍了悲痛,选择了女教书中对失去丈夫女性要求的那样守节终生。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她“竭尽恩勤”,又亲自教授两个儿子读书,即“夜纺授经,篝灯课读”四时不辍。

尽管谢方端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苦操家业”、抚孤育子的劳作中,但也无法排除她对离世丈夫的思念。她常常在劳作之余,通过诗词来排解对丈夫的不尽思念,如《莺声》:“帘外春风柳絮轻,流莺枝上一声声。莫教时向窗前啭,惊断辽西梦不成。” 这首诗流露了谢方端对亡夫的思念。据说谢方端丧夫以后,还做了拆字诗《霜飘枝结淚,花落蝶含愁》在士人之间流传甚广。该诗以每字作一首诗,共八首,诗人根据汉字的特点把每字拆开,以分总的手法放在诗句的开头写成一首绝句,分可成段,合则成篇,读来使人不禁拍案叫绝。如《霜》:“ 雨馀窗外暮蝉鸣,木叶萧疏秋气清;目极天涯渔信杳,霜衣谁为寄边城。” 此诗的题目对仗极其工整,本身就是一副绝妙的对联,意境也充满了无奈与忧郁。

谢方端也曾向在湖南为官的父亲,倾诉自己的苦楚,表达对丈夫的怀念。有《寄父长沙府署中》寄怀一首:

南望黄鹤楼,有无苍梧山。白云从风来,日夕度间关。念此闺中人,焉能随往还?晨昏久缺侍,生女如等闲。岂无鳞红书,何以觌面颜?郁郁愁苦心,欲诉难跻攀。自作未亡人,碧血愁谰斑。离鸾抡贞操,孤琴抚楼间。漠漠楚天远,诚莫知我艰。母早辞绣帏,父长宦荆蛮。夫也又无禄,哀鸣何所扳?缄书一及此,愁肠转如环。安得如飞鸿?来此湘水湾。

诗人表达了与父亲远隔千里,不能团聚。从诗中我们也可知,其母“早辞绣帏”,应该在她出嫁不久后,就去世了;而且夫婿家素贫,早早病逝,又无功名,留给她的就是辛劳。其离愁别恨、孤寂难耐的内心苦楚,只有写信寄语飞鸿,向远隔千里的父亲表达。谢方端对丈夫的思念是一生一世的,在随儿子刘世馨任职番禺时仍有《广州秋夜》:“旅馆清秋夜,蛩吟曲砌边。凉风生枕畔,明月到窗前。睡鸭炉薰冷,铜壶漏滴绵。垂帘独深坐,展卷不成眠”,以此表达对丈夫的无限思念。

谢方端一生应该是与父亲的感情最为深厚。她有多首诗歌都与父亲有关。当父亲因秉公执法而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赐时,谢方端曾欣喜万分,作《喜赋》一首祝贺父亲:

廿载劳劳郡县□,大江南北号循良。铜章不枉钤封奏,丹诏须宣到武昌。万里辨奸天子□,九重谆问小臣光。遥知扬对彤墀下,旋惹炉香满绮裳。

诗中流露出谢方端为父亲的奉公守法,并得到皇帝的接见,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谢方端已经50多岁,其父病逝于广州书院,谢方端与继弟前赴广州为父亲办理丧事,事后与弟分别时,作《暮春送舍弟方则旋里》相送:

绿波南浦晓烟匀,相送津亭恰暮春。几点落花寒食雨,数声折柳灞桥人。耄年姐妹难为别,廉吏儿孙莫厌贫。犹有诗书遗泽在,可将家传早铺层。

诗句中她抒发了姐妹离别时的伤感,同时亦规劝弟弟不要埋怨父亲的清贫,只要做好人生和家业的安排,日子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看来父亲清廉的一生,在谢方端心灵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深感自豪,也从而去影响弟弟。据《清史稿》谢仲坃传记载,谢仲坃为官一生,不仅执法严明,还节俭清廉,在任期间,“履乡自裹行粮,嚼生莱菔供馔”[2],说他到民间访查时,自带粮食行李,常以萝卜为菜。72岁高龄辞官回家时,家中一贫如洗,仅有破旧的衣物和古籍,儿子到湖南迎接,乘船回到广州,当时广州官员听说谢仲坃致仕归家,传言仲坃在两湖历任县、州、府道官,必“满载而归”,两广总督授意税官检查“货物”,开箱呈验,但查到的却是20多箱古籍和破旧衣物。广东巡抚张兆栋听闻其事后,亲派差役迎接,邀请他留居禺山书院讲学。谢仲坃也考虑到家中贫寒,无处居住,就答应留居禺山书院讲学。后谢方端对父亲贫寒致仕回广州,不胜感慨,作《家君自楚解组归留寓羊城感赋》:

湘帆初转遂归时,三经荒芜返棹迟。父母有恩留梦泽,楼台无地起天涯。七番赐郡多殊锡,廿口为家少立锥。廉吏可为而未可,渊明何日返东篱?

感叹父亲为宦一生,家人竟然无立锥之地,而滞留在广州。

离愁别恨伴随谢方端的一生,但是她却甚有见识,不悲不泣。一方面她用诗文来排解心中的孤独、郁闷;另一方面又将心思、精力放在培养儿子身上,见她的《示两儿》:

下愚乃不移,贤者随习俗。男儿所贵自树立,贤则荣兮愚则辱。汝曹况复幼而孤,抚此茫茫当自勖。忆昔汝父初殁时,汝方三岁呱呱哭。忍悲含泪抚诸孤,冀汝长大异庸碌。从来习染在少年,血气未定宣约束。敦厚周慎终有成,虚夸浮荡定非福。庭际梧桐雨露滋,菁葱百尺栽培笃。

她以诗歌的方式训导儿子要自主独立,从小养成好习惯、敦厚谨慎,长大后才能有所成就。从《示两儿》诗,说明长子与继子均由谢方端抚育教导。长子刘世馨,字芗谷。在谢方端勤劳辛苦的教导下,逐渐成长。长大后颇有才华,工诗善画。乾隆四十三年(1778),李调元任广东提督学政,主持广东院试,发现阳春县生员刘世馨的试卷不同凡响,喜“其学有渊源”,点为“案首”。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以优贡生,授四川长宁训导,后调广西钦州训导,升广东番禺教谕,历任龙门、和平、新安、西宁、翁源、清远、丰顺、龙川、陆丰教谕,署雷州教授。留有《粤屑》四卷、《兰花册页》等行世。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又号称“粤东三子”的同乡人谭敬昭曾为其作《题刘芗谷为林辛作梅花寄讯图》。长子的功成名就,谢方端应该感到欣慰。

三、晚年誉播岭南

长子刘世馨走上仕途后,谢方端跟随长子宦游,走南闯北,又写下诸多诗歌。如《越王台》:

左纛今何在,层台尚有名。多因臣大汉,罢得岭南兵。锦石移新卉,龙川就旧城。粤人崇旧德,登眺有余情。

此诗属怀古诗,所歌咏的越王台指五华县的长乐台。据《广东通史》载,五华县在秦朝、南越国时属龙川县辖地。龙川县在秦代属南海郡,县令为赵佗。赵佗原为秦朝将领,曾与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后来被秦始皇任命为龙川令。而秦末大乱时,赵佗因势自立为王,割据岭南,于公元前203年建南越国。后刘邦称帝,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于汉朝。据史料记载,赵佗统治南越时,在岭南地区筑造了4个行宫(台),分别是广州的朝汉台、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新兴的白鹿台和五华的长乐台。关于长乐台,明末清初地方大儒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在长乐县五华山下者,曰长乐,佗受汉封时所筑。长乐本龙川地,佗之旧治。”[6]赵佗在执政期间,实行“与越杂居”、“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地区得到了发展;岭南也开始有了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而赵佗被古人尊崇为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谢方端诗句“多因臣大汉,罢得岭南兵。锦石移新卉,龙川就旧城。粤人崇旧德,登眺有余情。”便是登高眺远,怀念赵佗的这些历史功绩。此诗应写于谢方端儿子在任职龙川时期。

谢方端闲居儿子官署期间,大多数时间住在县学署的后堂,而前堂是儿子办公或是训导诸生之处。儿子世馨侍母至孝,在给诸生讲学时,每遇难题便向母亲请教。因为她学识渊博,也经常被请去前堂讲学,学生均以受教为荣,而她也诲人不倦,给予点评,倍受学生景仰尊敬,称之为学者、慈母。据《谢方端传》:“诸生络绎向她请教诗法,时人比之宣文君,于是名噪一时。” 宣文君,前秦女经学家,据《晋书》列传第六十六载:前秦苻坚曾令学生一百二十人从她受业,使周官学得以保存流传,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当谢方端以八十余岁高龄从官府返乡颐养时,“诸生送行盈道路,挥泪而别”。当时享誉“岭南奇才”的翰林学士冯敏昌,特为她作《谢方端传》,并发出感叹道:“天之生才,独钟于妇人乎?”对她的诗歌才华和为人品德,给予很高的评赞,从而奠定了她清代才媛的地位。

乾隆五十一年(1786),谢方端已经六十二岁,其才名散播岭南。时有顺德才女李晚芳的儿子梁炜,恳请谢方端为母亲所撰《读史管见》作序。李晚芳(1691—1767),号菉猗女史,广东顺德人,出身世家大族,六岁就跟随寡居的姐姐从学,研读经史,十五岁便著《读史管见》,评阅《史记》,后又作《女学言行纂》。李晚芳与谢方端几乎有着相同的人生,她们都中年丧夫,不仅教子有成,亦著述丰富,故而谢方端对李氏非常钦佩,她在序中说:

自古名媛多以诗词显,而著述则罕闻焉。曹大家继父兄志续《汉书》,上拟龙门,闺阁之杰也。夫史才良难,以龙门之才班氏,讥其多所牴牾,则后之读史者,非驰骋古今,未易上下其议论。今读顺德梁李孺人《读史管见》……乾隆丙午(1786)重九,春洲女史小楼谢方端序[7]。

谢方端在《读史管见》序中,对《读史管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将李晚芳比喻为女史学家班昭。从序文来看,谢方端不仅诗妙,而且文笔很有丰采,史学观点精湛,颇有大将风度。

谢方端一生写作不辍,著作颇丰,儿子刘世馨将其诗稿编辑成集,有《词赋》(已佚)、《小楼吟稿》、《小楼吟稿续刻》。后广东督学李调元,取道阳春,于是刘世馨奉其母《小楼吟稿》诗集谒访,乞“弁首”并言于诗集。李调元欣然为《小楼吟稿》诗集撰写了《谢小楼吟稿序》,对谢方端的诗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诗多警句”,“阅其诗,冲淡大雅,陶写天性,非涂脂抹粉、作闺闱儿女态者比”;“其随父宦遍粤东,泛重溟,历珠崖……其足扩充耳目,抒发心胸者,罔不触其诗思,摅其怀抱,则诗之生于情,亦由境之有以启其情也”;“俗儒尝言,女子不当学诗,不知(诗经)三百篇半出于妇人女子,而删诗者独存之以垂后世,此事岂诹生陋儒之所知乎?”彰扬“其母之诗既有师承,而又以学教其子”的母教精神,将谢方端褒旌为“松柏其节操”的“节妇”,“斧藻其词赋”的“贤母”。可见,李调元对谢方端的诗的评价很高,从而奠定了她清代才媛的地位。

谢方端的诗因诗吐属雅正,意境清新,得到清代诗家的美赞,冯敏昌赞其:“诸律俱出入唐、宋之间……闺才如此,恐(谢)道韫不能专其美矣。”也获名家诗选录入,如《粤东诗海》、《岭海诗钞》、《国朝闺秀正始集》都选录不少,清两广总督阮元编修《广东通志》、知府屠英编修的《肇庆府志》、知县陆向荣编修的《阳春县志》均为谢方端作传,自此谢方端名播南粤。及至民国岭南学者冼玉清在《广东女子艺文考》中,又将谢方端列为18世纪广东八位才女之一。

猜你喜欢

崖州岭南
忆岭南
岭南荔枝红
崖州民歌及其英译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北宋大儒宰相丁谓在崖州新传
崖州自行车旅游发展分析
不辞长作岭南人
基于边疆视角的崖州文化演变进程
《崖州志》:在地方志书中尚属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