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旅游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探索

2019-11-07李薇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旅游业

李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历来是突破制约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应对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新定位。

面向现代旅游业向高品质、精细化转变,聚焦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本研究通过产教研创四位一体,以需求为逻辑起点,成果产出为结果导向,多渠道扩大资源供给,以一个联盟(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旅游专业群职教联盟)、两个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产业智库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协同运营中心)、三类项目(政府政策咨询、教学培训资源开发、创新创效创业)推动专业群建设发展,发挥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突破“校热企冷”协同困局,做到研以致用、科教文融合,将利益相关者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一、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指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链条高端延伸,业态、生态发生结构化转型,全域旅游成为新阶段旅游业发展重点。“旅游+”跨界融合,智慧旅游快速普及,服务智能化、品牌化战略汇聚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现代旅游业新产品、新业态、新的产业增长点,亟需创新职教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提升高职社会服务能力,培育一专多能创新型人才,助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智能+”赋能旅游业提供了重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根据纲要,香港建设多元旅游平台,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成立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3]。《促进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联盟》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横琴已获批建设生态优先、智慧支撑的国际休闲旅游岛。

“智能+”赋能旅游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革命催生旅游新业态。打造校企合作紧密、集聚度高、资源共享度高、配套供给服务能力强的一体化平台成为大势所趋。

协同创新平台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紧邻港澳区域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合资源,以设计策划、政策咨询、数字营销等旅游智力型复合式应用项目为抓手,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协作攻关,扩大高端服务和幸福产业的服务供给,研制粤港澳共享的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实现技术技能向学校端外溢积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从中获益,最终提升旅游业科学发展水平和创新创意能力,助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门户。

(二)产教分离、资源分散,对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提出了重大挑战

当前,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升级、消费水平提升推动旅游业向品质化、精细化、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代表的旅游业领军人才以及全域旅游规划开发、产品内涵设计、文化数字创意、品牌形象策划等高端人才紧缺。此类人才培养受困于校企合作利益单向、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阙如导致的产教分离、资源分散,技术技能无法实现深层次、高效率积累。学校方存在行业发展快知识脱离一线实践、真实项目运作成本高协同教学形同虚设、教师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企业技术服务要求等诸多问题。企业方存在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量大、流动率高、新职工上岗培训负担重、在岗职工继续教育成本高、适应全域旅游产品开发少、数字营销模式推广慢、文化挖掘传承不够、智慧服务不精准、发展新动能受制于高素质人才不足等问题。研究结论指出“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分担企业研发成本、分散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合作伙伴间的资源共享及能力互补,对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协同创新平台响应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号召,立足校企痛点,坚持融合发展、重点突破,建立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共同确立专业群教学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培训资源,共同建设双师队伍,共同推广育人成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覆盖“产业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举措——产教研创一体化,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基于上述机遇与挑战,当前亟需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创深度融通,科研创新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企业难题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将校企双方痛点转化为协同项目,研究成果嵌入教学过程,培育一专多能高端人才,提升技术技能积累的质量效率,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有效供给,输出智能服务,发挥高职院校侧重于应用研究、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动旅游产业集约化、多样化、高端化发展。

本研究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市场化导向的协同创新平台,以“一个联盟、两个中心、三类项目、四大功能”为构想,聚焦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环节,通过技术技能积累,提高双师团队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效能,发挥新型研发中心、共享服务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器功效,旨在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类人才需求,助力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载体(图1)。

图1 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旅游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构架图

(一)一个联盟: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旅游专业群职教联盟

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澳门旅游学院等知名院校,协力长隆集团、华侨城集团、广东省旅控集团、岭南集团、腾邦国际、华强集团等大型旅游骨干企业,协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旅游强校,在广东省酒店联盟、广东省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支持下,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旅游专业群职教联盟。

联盟贯彻“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聚焦现代旅游业与13个相关领域融合发展,通过顶层设计,确保平台建设精准对接全域智慧旅游产业链。上游对接旅游全域空间拓展、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品牌策划运营管理、智慧旅游标准制订等;中游对接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服务;下游对接主题酒店、智能出行、在线翻译等。联盟助力旅游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推动专业群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发挥旅游业内生的创意创新创效引领性、“一业兴百业”的开放带动性和多重主体的共建共享性。

(二)两个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产业智库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协同运营中心

政校行企,渗透交融,共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产业智库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协同运营中心。

1.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产业智库中心

智库中心聚焦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以粤港澳新兴旅游业为立足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下设旅游专家人才库,名师领军,名匠汇聚,开展科学研究、策划设计、项目建设、创业孵化、政策咨询、大数据检索分析、数据统计加工、旅游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加强基于互联网“旅游+文创”、“旅游+会展小镇”、“旅游+主题酒店”等智能旅游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优化商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线路设计;细化两大世界级旅游名片“千年商都”、“海上新丝路”和六大旅游优质名片“会奖之都”、“革命之都”、“珠江画廊”、“南国花城”、“创意广州”、“食在广州”推广方案;制定适应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推动粤港澳中小企业旅游产品换代服务升级,增强旅游市场主体活力。

2.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协同运营中心

协同运营中心以全域智慧旅游发展为核心,文化旅游相融为理念,以校企实质性协同项目解决旅游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开拓激活各具特色的发展动力源,推进实体化运作。中心可承办国际旅游业大型论坛会议;承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旅游类赛项、旅游创新创业类等赛事;承担各类增加旅游产品品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创立旅游产业品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讲座、沙龙、体验活动、演出、展览等项目。实现产业全链贯通,形成点、线触媒效应,促进优质要素向全球流动、集聚、辐射,推动旅游产品、人才、品牌“走出去”,增强粤港澳旅游业国际影响力。

(三)三类项目:政府政策咨询、教学培训资源开发、创新创效创业

以政府政策咨询、教学培训资源开发、创新创效创业三类项目为载体,为粤港澳旅游业提供高端订制“研发策划-运营执行-营销推广”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旅游产业策源地,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

1. 政府政策咨询类项目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产业智库中心,以国际商会ICC准则为标准,以广东省品牌研究会联合编著《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业发展蓝皮书》、广之旅联合建设《广东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项目为载体,采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立足一线实践,掌握旅游行业一手资料,探索景区客流、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区域合作、酒店住宿评价等大数据应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理论体系建设,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培育与产出,提高服务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为旅游业政策制定者与公众提供优质咨询服务,提升精准决策、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的能力。

2. 教学培训资源开发类项目

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紧抓澳门打造粤港澳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等政策红利,全面对接校企供需,协同开发线上线下产品升级、柔性服务流程再造、规模化个性定制等数字化、泛在式教学培训资源,支持“云课堂”培训平台。针对师资培训、学生群体、企业雇主、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研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VR、AR等技术手段的个性化特色培训包。面向大湾区旅游业战略布局紧缺人才地域,开展国培省培、“双师型”骨干师资高级研修班等高技能人才培训。组织在职职工继续教育,提供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促进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形成内容孵化生产高地。

3. 创新创效创业类项目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协同运营中心,组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创建混合制产业学院,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服务环境、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结合研发过程与实践教学、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提供“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促进更多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聚集、开放、共享,孵化更多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更富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智能科技的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发挥企业在技术、品牌等领域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四大功能:高端人才培养、双师团队建设、技术技能服务、传统文化传承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协同平台建设,发挥其高端人才培养、双师团队建设、技术技能服务、传统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加快旅游行业跨越攀升,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能级。

1. 高端人才培养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融合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对接旅游业全产业链,实施“产学研创、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双师团队建设

构建旅游业首席专家、专业带头人、首席技师、首席服务师制度。完善现有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双带头人”等领衔的技术技能工作室。调整师资结构,专兼比例达到1:1.5。执行“校内教师+校外专家”双导师制,实施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对接“两性一度”标准,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类智慧金课。建立健全“领军-骨干-优秀-后备”、“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以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建成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 技术技能服务

遵循新发展理念,夯实质量型内涵式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现代旅游人才开发体系,发挥高校应用研究、人才资源优势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教师成长、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形成合力。培养文化旅游人才、海洋旅游人才、邮轮旅游人才等,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网络精准营销、全线个性化定制服务,开拓多功能、多层次、多业态产业空间,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契合湾区所需、行业所长、专业所能。

4. 传统文化传承

协同创新平台坚持用文化提升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人才品位。植根南粤优质人文资源,把传统历史文化与中西现代文明融入粤港澳旅游经济发展,力求核心旅游产品厚人文、特色旅游服务强内涵、高端旅游人才高品位,既有传统文化积淀又兼具现代国际视野。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传播粤港澳旅游文化品牌形象,输出粤港澳旅游方案和职教智慧。

三、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预期成效

协同创新平台应落实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与机制,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衔接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责权利,推进平台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融通企业技术、设备、人员与学校科研、师资、场地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和协同要素汇聚融合的孵化载体。突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实现技术技能的吸收、固化、积淀。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智慧旅游纵深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打造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高地,提升高职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把握全球旅游业发展、国内旅游业升级的新机遇,满足建设现代化旅游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湾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科教兴旅、人才强旅,向世界传播中国职教品牌。

(二)创新职教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助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校企深度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创新教育链与产业链、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化共融,提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支撑,助力粤港澳旅游产品服务优化升级,推进大湾区智慧旅游产业提档增速。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