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重症患者气管插管进行精心护理的必要性
2019-03-17邵明珠韩燕
邵明珠,韩燕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重点科室之一,常执行抢救任务,气管插管以建立人工气道来保持重症患者的呼吸通畅,因此在临床重症监护室常采用此急救措施,然而气管插管虽然在挽救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1],但是护理不到位极易导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精心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综合护理模式,是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将精心护理落实到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适合其心理需求的帮助,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终达到提高重症监护室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本次研究抽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在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行精心护理的必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02月-2019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20例患者中包含男11例、女9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1.3±2.5)岁。实验组20例患者中包含男10例,女1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6.9±2.6)岁。本次研究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0.05,均衡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基础性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记录,定期对急救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等;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精心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后,由于患者语言交流不便且担心自身病情,易出现紧张、烦躁、恐惧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应采用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交流、文字交流、图片交流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及气管插管知识宣讲,让其了解气管插管的目的和作用,以及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性,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气管插管护理干预。导管的使用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头颅大小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口径。导管过细,气道阻力大,患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容易蓄积,导管过粗,易压迫器官粘膜和声带,造成缺血性损伤。因此选择合理的口径可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成年女性患者一般用7.0号的导管,插入深度为20cm左右,成年男性患者一般用7.5号的导管,插入深度为22cm左右。患者插管后护理人员定时清洁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口腔无异味。口腔护理时由2名护理人员进行,一人固定导管一人进行清洗,采用先吸除分泌物后用特制小牙刷刷牙,再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浸泡的小纱布清洗。口腔护理频次是每天2次,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每天4次。导管采用系带外固定,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为绕过患者耳廓上在插管上系紧后再环绕两圈打结即可。导管使用专用固定器或口含嘴在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再加一条系带,避免插管滑动,这样可有效降低导管的意外脱落。(3)预防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气管插管患者常出现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采用生理盐水和兰索拉唑或乙酰半胱氨酸的混合药物定时雾化吸入、或者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连续氧驱雾化吸入来稀释痰液粘稠度,对于痰液粘稠者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氧疗避免导管堵塞。评估置管患者的耐受程度,对有拔管倾向或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给予安全有效的肢体约束,使用防拔管约束手套或遵医嘱使用力月西微量泵静脉给药,使其恢复平静,从而避免拔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抑郁和焦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0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共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参照组患者导管堵塞2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肺部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共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因此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3,P<0.05)。
3 讨论
在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且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样不仅加重了患者病情,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气管插管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2]。精心护理是从患者的心理、气管插管护理、预防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护理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心护理,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这说明精心护理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了。
综上所述,本次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医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