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策略
2019-03-17李欣
李欣
广西田阳县中医医院,广西 百色 533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切口位置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为了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加快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和预防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患者年龄在23-71岁,平均年龄为(43.8±5.8)岁,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含15例第五腰椎和骶椎的间隙突出患者,24例第五腰椎和第四腰椎突出患者,11例第五腰椎和骶椎的间隙和第五腰椎和第四腰椎同时突出的患者。患者的感染情况有28例化脓性感染患者,20例椎间隙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2例脑脊液漏感染患者[1]。
1.2 方法
1.2.1 分析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的感染类型和特征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确定其感染类型。28例化脓性感染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一周左右后,发生腰疼和下肢疼麻的现象,患者在咳嗽排痰、睡觉翻身时会让疼痛加剧,体温常常在39 ℃,甚至超过39 ℃。对患者进行化验,得知患者体内的血沉有明显的提高,白细胞也随之提高。出现这种情况时,临床医师要及时的从患者切口一边位置穿刺将其脓液抽出。20例椎间隙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半月后腰疼现象逐渐加剧,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让患者服用止痛药物,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现象。对患者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血沉有升高趋势,血象不见异常。2例脑脊液漏感染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1天后出现脑脊液漏症状,在手术后的一周左右腰疼加重出现发热现象,患者手术切口位置出现渗液,且患者体温持续在38.5℃。对患者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血沉和白细胞有明显的提高。
1.2.2 感染的原因以及感染后的预防和护理方案 感染的原因:是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的反应、细菌性感染和无细菌性感染,细菌感染是引发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造成患者发生感染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在患者手术前准备不充足,切口过大、手术过程较为粗暴、手术时间长、手术结束后引流不彻底导致凝血块成为了细菌的培养地、大量的缺血下导致细菌繁殖过快、手术完成后敷料潮湿,没有及时更换导致发生感染现象。
感染后的预防和护理方案: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内要对手术做好充分的工作,在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患者在没有其他的感染因素存在下进行手术。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现象的发生。手术过程当中医生要保持动作轻柔,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切口小,有效减少出血量,以防对腰椎肌肉组织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及时的做引流工作,确保引流管通畅,引流干净,及时的更换敷料,患者按照医生嘱托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患者发生感染现象。
1.3 评价标准 详细调查记录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和手术后的康复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Mean±SD)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中47例患者的感染情况得以控制并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的患者经过治疗仍出现腰痛腿痛的症状,在行走时多有些不便[2]。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腰椎间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在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现象。如果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现象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在临床上的特征对其进行分析按照化脓性感染、椎间隙出现感染、脑脊液漏感染进行分类做出相对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工作,对患者手术后密切观察,确保引流管通畅,适当让患者服用抗生素,从而有效的控制患者切口发生感染。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