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2019-03-17郭元生张云天祝林东
郭元生,张云天,祝林东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在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心率加快的症状,同时,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差,手术后不易苏醒[1]。所以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法,使患儿在手术时安全地通过手术和麻醉。此次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80例小儿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80例小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女分别为23例和17例,年龄在2.5-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5)岁,平均体重(21.4±6.3)kg。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1例和19例,年龄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2)岁,平均体重为(19.8±7.2)kg。
1.2 方法 术前要求患儿禁食6 h,禁水2-4 h。实验组:术前平稳患儿的情绪,消除心理的紧张,先给予患儿吸氧让其适应,待其适应后,以7%七氟醚吸入,等到患儿入睡后,放置和固定好提前准备的喉罩,手术过程中维持2%的浓度保证麻醉的深度。对照组给予患儿2 mg/kg静脉注射麻醉,放置和固定好提前准备的喉罩,术中间断给予氯胺酮1 mg/kg维持麻醉深度[2]。
1.3 观察项目 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后心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Mean±SD)表示,使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变化情况发现,术前心率没有明显差异,术后实验组心率变化比对照组低,较稳定,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实验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出现呕吐2例,呼吸道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出现呕吐10例,呼吸道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17.5%)小于对照组(47.5%)。
3 讨论
氯胺酮表现为高度的亲脂性,静脉注射后迅速到达中枢神经,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意识丧失。静脉注射适量后使人进入浅全麻状态,出现眼球震颤频繁,角膜和对光反射仍然灵活,如遇刺激,肌张力增强,似乎能做出相应反应,提示丘脑与皮质之间通路阻断[3]。镇痛作用主要是由于丘脑内侧有选择性地抑制,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受阻,但脊髓丘脑束的传导并没有完全阻断[4]。氯胺酮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血压等升高,若用量过大,会抑制呼吸,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七氟醚的MAC为1.71%,血气分配系数为0.63,诱导快、苏醒快。组织溶解性较低,在体内的代谢程度也相对较低。对循环系统抑制低,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容易引起心率失常。七氟醚具有香味,对呼吸道刺激弱,小儿较易接受,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可以用于哮喘病人。麻醉后不增加脑血流量,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脑耗氧量下降[5]。
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的心率变化和不良发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手术结束后,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相比,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苏醒时间短。
综上所述,由于小儿患者的肺泡通气量和心输出量比成人高,且组织的血液循环丰富,吸入药物更容易到达血供丰富的脑组织[6]。七氟醚吸入麻醉比氯胺酮静脉麻醉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