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嫩肤技术联合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2019-03-17林盈斌黄婉真黄嫦娥戴艺锋
林盈斌,黄婉真,黄嫦娥,戴艺锋
(福建省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南安,362300)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增高、避孕药的长期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黄褐色色素在面部沉着,是一种难以进行治愈的皮肤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不会构成重大危害,但有碍美容,由此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等[1]。本文针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和维生素C离子导入结合光子嫩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总结并归纳光子嫩肤技术在面部色素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挑选我中心皮肤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经我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5例患者,随机方式选择计算机表法。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20~60岁,平均(40.15±1.24)岁;病程2~12年,平均(5.60±1.38)年;皮损分型:面上部型17例,面下部型8例,蝶形型19例,泛发型1例。对照组:男12例,女33例;年龄21~62岁,平均(40.14±1.23)岁;病程2~13年,平均(5.64±1.33)年;皮损分型:面上部型16例,面下部型8例,蝶形型20例,泛发型1例。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皮损分型等信息上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比性强。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黄褐斑者[2];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躁狂、抑郁等精神障碍者;②有药物滥用史者或在此次研究前3个月内接受固醇药物治疗者;③躯体功能障碍者;④哺乳期妇女及孕妇;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在皮肤清洁后倒入左旋维生素C溶液,10~15 min/次,2次/周。持续治疗9周。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光子嫩肤技术,采用科医人M22王者之心治疗仪,根据皮损程度选择参数,脉冲4.0~5.0 ms,延时45~50 ms,能力13~16 J/cm2。治疗后予以冰袋冷敷30 min降温镇痛,1次/4周。持续治疗4次。
1.4 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50%;②有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③无效:色斑面积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越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满意度评分由()展现,行t检验,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由%展现,组间运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远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远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4.15±1.37)分,远高于对照组的(84.07±1.28)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8137,P=0.0000)。
3 讨论
黄褐斑目前尚无绝佳的治疗方案[3]。致病原因有很多,包括月经不调、妊娠、服避孕药以及慢性肾病等[4]。影响黑素合成代谢的因素包括黑素的生成、转移与降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影响其代谢,导致皮肤颜色改变。酪氨酸-酪氨酸酶反应受到干扰,黑素小体从黑素细胞向临近角质形成细胞移行过程受阻,黑素小体的生成、降解缓慢等,均是导致黑素合成异常的重要因素。
黄褐斑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结构正常,基底层黑素颗粒增多,多巴染色真皮层阴性,雀斑样则示表皮突轻度延长,基底层黑素颗粒增多,乳头中嗜黑素细胞增多。光子嫩肤可利用强脉冲光子产生的光化学作用刺激肌肤,使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产生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数量增加,重新排列,恢复其原有的弹性,从而达到消除皱纹和缩小毛孔的治疗效果[5],通过400~1200mm的连续性波长对皮肤进行选择性热解,从而起到分解色素颗粒的效果,普遍适用于表皮型黄褐斑,对真皮型黄褐斑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真皮型黄褐斑的色素呈现灰色斑状,盖因真皮浅层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使用伍氏灯进行观察时无明显变化,而表皮型黄褐斑主要分布于基底层,颜色主要为黄褐色、棕褐色等,使用伍氏灯进行观察时具有较高的对比度,色调呈现均匀加深的情况,真皮型黄褐斑治疗时需采用全身疗法,结合维生素C、维生素E及止血环酸等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对黑色素细胞进行抑制降低黑色素的形成。使用光子嫩肤时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若患者的色斑颜色较深,则应将脉冲能量进行适当降低对患者进行治疗,若患者的色斑颜色较浅,则应将脉冲能量进行适当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中医治疗方式相比,使用光子嫩肤治疗时患者的疼痛感较小,显著减轻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每次花费的时间较短,且无需在治疗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复发率较小,疗效显著。
表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光子嫩肤可通过光热解原理,结合黑素吸收短波长的特点,在加热后将黑素分解为小的黑色素颗粒,而后由代谢将其从体内排出,亦可通过对胶原纤维的部分损伤促进纤维细胞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生成,但单纯使用光子嫩肤时难以彻底将黄褐斑色沉进行清除,而维生素C具有显著的褪黑色素美白的作用,可通过对黑色素形成的主要因子-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而对黄褐斑的形成产生抑制。
将光子嫩肤联合维生素C使用,可有效发挥两者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有效对皮肤的黑素进行清除,改善皮肤颜色,使局部皮肤获得浓度较高的维生素C,有效对黄褐斑进行淡化,并使患者的皮肤更加光滑细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张予晋、许斌、郑红等[8-9]人的研究表明,光子嫩肤联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C离子导入单一治疗的效果,这可能与光子嫩肤的分解作用有一定关系,二者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此项试验中,治疗后,治疗后,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56%(43/45)、8.89%(4/45),远优于对照组的82.22%(37/45)、24.44%(11/45),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为(94.15±1.37)分,远高于对照组的(84.07±1.28)分,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t=4.8137,p=0.0000)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黄褐斑的治疗中,在以往维生素C离子导入的基础上,结合光子嫩肤技术,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治疗结果,促进患者黄褐斑的消退,值得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在患者的治疗中,在以往维生素C离子导入的基础上应用光子嫩肤技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黄褐斑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