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腰圆莲子壶”看紫砂筋纹器工艺之美
2019-03-16许斌
许斌
[关 键 词]紫砂壶;筋纹器;莲子;工艺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茗器之一,紫砂壶以其工艺华美、性能独特、内涵深厚著称。紫砂壶不仅仅使香茶特质能完美保留,更能在长久浸润中留有茶香,由此闻名于世。紫砂壶造型多样,大致可分为圆器、方器与筋纹器三种,其中筋纹器常以自然植物、花卉为型,具有仿生性与自然美,又以线条组合体现出现代美术风格,真正体现出紫砂壶艺术多元、包容与发展的特点。
此件“腰圆莲子壶”以传统莲子壶为整体造型基础,以筋纹组合对莲子进行模拟,壶体虽小,但却以均匀分布的二十余条纹线对壶身进行分割以体现出莲子造型,这一设计提升了此壶的工艺水准,更将筋纹器之制作复杂体现出来。
莲子壶型于明代问世,通常为多圆交叠而形成,整体饱满,张弛有度。在文化层面则寓意“多子多福”,属于中国吉祥文化的范畴。此壶延续莲子壶这一特点并加以改变,手工艺人通过线条变化将壶腹部分变得更加圆润丰腴,以体现出“腰圆”特征,增大壶的内部容积。同时肩部形成内凹弧度以凸显壶盖、壶腹处的结构感,底部由圈足作为支撑,平稳端庄。整个壶体凹凸有致,线条富于变化,手工艺人着意于表现莲子形状,又考虑到在后期加入筋纹时的美感,体现出紫砂壶制作中的一种总体设计性与前瞻性。
壶嘴、壶把手与壶盖皆为整体造型服务。一弯嘴与耳状圈环在壶身两侧相互对应,以保持壶的重心平稳。根据壶的容积,二者都较为纤细秀气,既与壶的整体气质相符合,又可满足使用要求,把手下端带“飞”,更添灵动之气。壶盖为圆球形,与壶身线条自然承接完成整体造型。壶钮为圆珠形,立于壶盖中央,中间有小透气孔,茶香可由此散出,又可散发热气以保证壶体内部泡茶时的空气流动。各部分与壶体连接处丝毫不见接缝,联合稳固,有质量保證。壶钮、壶盖与壶身形成三圆错落之美术特征,符合莲子壶的美学特征。
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壶面遍布的筋纹。打造筋纹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也就是“线梗”,这是一种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也是紫砂壶工艺制作中最难掌握的一种。此件紫砂壶筋纹细密,分布均匀,可见手工艺人工艺水准极高,才可达到如此完美的境界。筋纹起点在于壶钮,顺势流向壶盖与壶身,使壶盖边缘与壶身每瓣相对应,可变换任意角度。每条筋纹深浅一致,凹凸相称,上下相对,比例精准,从上方俯视此壶,则更加吸引人,壶的骨骼肌理清晰流畅,口盖严丝合缝,是艺术性与手工艺人技术型的极致统一。
此壶将传统莲子壶与筋纹器完美结合,将二者特点都较为清楚地体现出来。除此之外,作为制作紫砂壶的重要原料,紫砂泥也为此壶艺术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体红润柔和的壶面中有金色砂质颗粒,这就是“鸡眼”,它的出现更使此件紫砂壶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此壶看似造型简单,但制作流程却比刻绘、捏塑的作品更为复杂,那一条条深浅一致的纹线稍有误差都会有损壶的艺术价值,足见手工艺人制作时的耐心与细心。
通过赏析此件“腰圆莲子壶”我们可以发现,筋纹器在艺术布局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紫砂壶模仿的真实,也对诸多细节之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筋纹器较强的结构特征将紫砂壶艺术引入现代几何美学的范畴,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艺术对话,从而证明了筋纹器在当代存在的价值和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的深层原因。
紫砂壶艺术在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认同,在未来也会有着更好的发展。除了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与艺术性之外,此件紫砂壶还包含着中国人的求吉心理,因而具有一种文化底蕴。即使在工艺技术大大提高的今天,紫砂壶依然要运用纯手工制作的方法。同此件紫砂壶一般工艺水准极高的筋纹器还有很多,它们之所以在今天还能存在,得益于手工艺人的守护,得益于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
作者简介:许斌,青年陶艺家,1987年生于陶都宜兴,自幼受祖辈影响,耳濡目染,对制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培林,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紫砂作品根植传统,力求创新,在汲取紫砂前辈的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技艺更加精湛完美。精良的制作,独特的造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各地藏家、壶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