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立雕笼万里心

2019-03-16查越

名家名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刻画

查越

[关  键  词]紫砂;陶刻;装饰;文化

装饰艺术是一种以丰富、强烈而完美的装饰性为特征的艺术形式。紫砂陶刻装饰就是依托紫砂这一材质诞生的独特的装饰形式。在紫砂陶刻的创作中,可以按照形象思维创造具有装饰性的图像以及文字,是紫砂这一材质上最为广泛的装饰形式之一。

在紫砂陶刻的装饰之中,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它可以提取古典诗词中的名言佳句,并以书法、绘画的形式在紫砂上重新演绎,久而久之紫砂陶刻装饰本身也诞生了艺术性,陶刻装饰可以不再以点缀、补充创作主题的形式出现,而是化身为创作本身,这极大地拓展了陶刻创作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散发出更加高雅的文化气息。

陶刻作品本身艺术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创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积攒创作灵感,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变成带有文化元素的装饰形态,最后通过刻绘的方式表达出来。紫砂陶刻在传统上采用双刀刻绘的方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单一的刻画方法慢慢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相融合,发展到今天,进入刀具种类众多、刻画风格多样的多元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自己的刻画方法是最好的,但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必然有一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这需要对技艺的浸润和摸索。作品“幽禽栖翠”在结构上采用了传统书画结合的方式,刻绘了一幅幽禽栖翠图,并用阴刻的方式用线条来进行表达,我们可以从图上感受到那种传统绘画中带有的笔墨的纯净和洒脱,在静谧的画面中,感受心境的万千变化以及随之转变的平和。在紫砂陶刻技法中,阴刻更倾向于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的纯净,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刻画手法,流畅的线条组合勾勒出了所要塑造的轮廓,抛弃臃肿的表达,用一种理性克制的方式表达美感,结合竹与禽鸟的具体形象,传达出静穆单纯的古典意境。

竹画这一题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体现君子风、文人气的经典绘画形式,从苏东坡到吴昌硕,历代文人都以画竹作为风尚,元代文人曾一度画竹成风,“湖州竹派”在中国书画界久负盛名。正是这种带有明显延续性的文艺创作,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符号,竹画成了一种心境的表现,画好竹就如同描绘好了内心的画面,在作品“幽禽栖翠”中竹的刻画上,能够明显感受到那种一刀一笔、一笔一画的严谨和规整,从局部勾勒的细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丝不苟的专注,如同无言的乐章,促使人仔细聆听。从竹子结构的排布上,以倾斜的竹的枝干斜向构图,伴生的竹叶左右渐次环绕,从竹叶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刻画十分细致,完美地演绎出了自然界中竹叶的生长,疏密间看似没有规律,却较为均匀地布满整个画面,余下的留白是空气流动的空间,从中似乎能够感受到风在流淌。

竹是君子,有正气,所以竹画大多以正为美,但在这件作品中,却打破了这一规律,以斜向的竹刻构图作为主体,在翠竹环绕之间,一禽鸟悠然而居。需要注意的是,鸟的刻画取正景,观察角度为平视,将这样的构图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原本平面的竹画陡然鲜活起来,与禽共生,如同塑造出了一个立体的存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竹子按照惯例向上生长,只是不断地向外延伸出新的枝头,良禽择木而栖,温馨淡雅的环境下,仿佛置身清幽的竹林,翠绿环绕,心境祥和,满满的都是自然生动的气味。

紫砂陶刻的创作题材越来越广泛,随着艺术探索的深入,其文化深度必然会逐渐延伸,从单纯的装饰衍变成如同书画一样具有自身主题的艺术核心。同时其与紫砂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其将紫砂作为自身的载体,但随着艺术性的增长,这种主次诞生的逻辑必然会向中间平衡,不过陶刻形式和手法上的技巧依旧会是传承的主旨,只有学好这两样,才能够去谈更多的题材、更廣泛的艺术构造。

作者简介:查越,助理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92年5月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喜爱书画,受从事陶瓷行业的父母影响,对紫砂艺术充满兴趣。2010年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安碧为师学习紫砂篆刻,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紫砂壶的篆刻手法。201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系,多次受老师点拨,使艺术修养更进一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刻画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