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019-03-16闫先明
闫先明
红小豆在黑龙江垦区种植范围较广,属常见杂粮类作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其日益受到广泛性关注和普遍认可,需求量也不断提高。从这项作物种植技术来说,发展较缓慢,主要表现在好的品种少,质量不尽如人意,栽培技术亟需要提高。本文就红小豆如何实现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技术加以探讨。
红小豆要实现产量高、质量好,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实现有效提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基础性环节
1.1择优选种提升产量及质量
要想实现红小豆质量和产量的双提升,应该将选择优良品种作为前提和基础。但应该看到,目前而言,从红小豆的品种来说,相对杂乱,并存在着一定的退化现象。因此,要想提升红小豆的产量和质量,应该注重加强优质品种的选择,以使产量有提高质量有保证,实现优质高产,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被农发普遍认可的有白红3号及4号等。其种植面积较大,效果较明显。数据表明,如果真正做到选种上因地制宜和合理选择,可增产20%~30%左右,效果明显。
1.2正确选择茬口提升产量及质量
红小豆同大豆一样,也属于豆科类植物,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连续性种植,否则,其病虫害发生率会大大提高,进而造成有害微生物增多,影响其生长必须的根瘤菌生长,导致其产量和品质都产生明显下降。红小豆对于提升土壤肥力作用明显,可作为禾谷类作物种植的首选前茬,而其本身对于前茬没有严格要求,可将大多数作物选为红小豆的前茬,同时还能进行间作。因此,以这些特性为依据,可进行合理化轮作,实现促进红小生长和促进其作物丰收的双重功效。
2管理性环节
2.1科学精细整地提升产量及质量
从红小豆本身来说,其主根系发达程度不高,红小豆营养吸收多通过侧根来完成,这为通过科学精细整地来使红小豆根系必须的“疏松透气和保水保肥”这样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依据,进而提升其产量和质量。要做到这一点,一般是在秋收后开始整地。其方法是先灭茬,再深耕(深度约20~25厘米),其目的是利于红小豆根系发育。在深耕时,要注意的是既不能漏耕,也不能有坷垃,并可考虑同时施用有机肥料。秋整地后,在次年春天,土层化冻后开始进行春整地,目的是耙平耙细地面,为播种打牢基础。如因时间关系,未及秋整地,春季时,则应进行补救,尽早做好灭茬、耕翻和耙地,以使其满足红小豆在生长发育方面对土壤的需要,避免其减产和发生品质下降。
2.2通过适期播种提升产量及质量
要在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红小豆产量和质量,应该在豆种播种在适当的时间段,这一点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它可以使红小豆能够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使其每个生长和发育阶段都处于适宜的温期当中,最终使其植株生长更加健壮,而且会结荚多,每一颗籽粒重提升,进而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在选择播种量上,要以其品种特性和土壤状况以种植条件为依据来进行确定,深度在3~5厘米较为适宜。
2.3采取合理密植方式提升产量及质量
红小豆在播种上一般有条播和穴播两种,以前者为主,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覆土不能过深、下籽要做到尽可均匀。目前多采用的是精量播种技术,可达到通过节约种量,达到节约成本目的。从种植密度选择来说,其依据主要是要根据品种具有特性、土壤的实际状况以及实际栽培条件。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直立型品种、壤肥力好和种植条件好的宜稀植,反之的则宜密植。
2.4采取科学施肥方式提升产量及质量
红小豆生长力较强,但并非就不应该施肥,特别是要为了使其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更应该科学合理施肥。以多施农家肥和磷肥为主,氮肥应该适量,同时,应以地块自身实际土壤状况,进行合理补充肥料。如红小豆专用的复合肥效果即较好,但也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切莫盲目性施肥。
2.5科学抓好田间管理提升产量及质量
这方面,主要是从做好间苗、定苗以及除草这几个环节来切实加强。总体要求是对缺苗地方及时被苗,间苗应该尽早,一般间苗期在1叶1心期或2叶1心期,定苗期为3~4片叶期,间苗应该去掉各种病、弱、小的苗,留下壮苗。要在开花前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中耕应该结合间苗、定苗,可防止表土疏松和土壤板结,以利于保持墒情和提升地温,促进根瘤生长;第二次中耕应该在分枝期,可以稍深;第三次中耕除草应在开花前,可与封根培土结合起来,并均应避免伤害秧苗。
2.6抓好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提升产量及质量
在这些方面,主要应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品种,采取合理轮作以及加强田间观察和管理来实现。对病虫害,要早治要尽早防治,首选无毒型生物药剂,尽可能选用低毒高效型化学制剂,还可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并重点注意其采摘前禁止施用農药。
为保证红小豆在收获环节获得较高品质,应该根据其品种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收获。一般情况下,在田间荚果成熟达到75%的比例时,为适宜收获期。对于小面积栽培的红小豆,可以采取分批分期摘荚方式来收获;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情况,多是以一次性收获方式。对收获后的成品,应该进行及时晾晒,并进行脱粒、晒种,最后进行清选入库;对于留用的豆种,应该以药物进行熏蒸,以防止绿豆象对其造成危害。
总之,提升红小豆的质量和产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哪个环节都应该坚持科学合理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156202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高台子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