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双株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2019-03-16杨春秋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除草高产

杨春秋

作为一种粮食生产,玉米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玉米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国内需求和国外出口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双栽培方法大、小垄玉米出现。通过玉米双株栽培简介模式,包括精确地选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选种、环境,除草和杀虫剂控制,优点的新型双株密植栽培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新的玉米在双株种植模式可以大大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生产效益。

通过玉米双株密植新型种植模式的选择和利用,总结出在生产过程中选址、选种、垄作、播种、除草、施肥、灌溉、防虫等关键环节。玉米生产的基础,施肥和除草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在栽培方法上,特别是大垄间的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科学地分析大垄小垄与双株玉米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提高面积土地利用率,便于农田灌溉施肥管理,减少作物之间的生物竞争,改善光照。配合使用,培育优质高产玉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1.玉米栽培技术

1.1土地和品种

土地是种子萌发和玉米生长的基础,优良品种是玉米种子萌发高产的关键,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土地和种子。为了实现玉米的高产,应选择土壤肥效好、耕作层厚的土地;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应选择地形平坦、面积大、灌溉排水方便的土地。在种子选择上,应选择抗寒抗旱、抗倒伏、成熟期短、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其周期在100~120天左右,积温稳定在2750左右度的种子。不同类型的品种有不同的抗性要求,因此应根据环境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可选择短茎高产量品种。选择品种后,筛选种子。应及时清除破损、病害和霉变的种子。如果选中的种子没有加工和包衣,可以在播种和干燥前2天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抗性和耐寒性。

1.2适合的播种玉米栽培方法

播种玉米时,选择大垄行距和小垄行距的方式。一般大垄80cm,小垄40cm,播种深度4cm。它也可以根据土壤粘度和湿度在当时进行调节。粘度和湿度可以很浅地播种。每个播种位置应播种2-3粒种子,以实现两株玉米的生长,播种时,两排种子应交错分布,同时确保两玉米位置之间的距离在同行间约50厘米,减少作物之间的空气、土壤、水分、营料和光照。为了达到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积温,每年可进行垄作交换,避免土地的后期影响,达到高产的目的。试验表明,早播合理可提高有效积温,避免降温后期低温的影响,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影响玉米籽粒品质。

1.3玉米科学的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及时采取定苗、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在玉米发芽的某一阶段,要检查发芽的生长,对于间隙过大、发芽率差的区域,要补苗处理,过厚的区域要进行选择性淘汰。一般来说,在田间除草时,在播种期使用化学药剂杀死杂草,后期杂草的出现对作物的生长结构没有影响;在玉米生长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蚜虫或玉米螟等。病虫害,要及早发现和早治,玉米病害还应生产化学药品,用于防治。对于施肥,必须根据玉米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特点确定肥料的种类和质量,做好追肥工作。在玉米成熟期,可利用大型玉米收获机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肥肥效。同时,要准确判断玉米是否成熟,避免玉米含水量高、发霉粒多、籽粒不良,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4玉米双株苗期管理的意义

玉米双株苗期是玉米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方法保证了玉米双株根系在这一阶段的快速生长,使玉米双株种植和生产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玉米的病虫害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玉米双株作物生长旺盛,为改善玉米双株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玉米苗期田间管理,可以避免对玉米双株产量的不利影响,保证玉米双株种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玉米双株种植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对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具有积极影响。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双株種植先进省份,具有丰富的玉米双株种植、栽培和管理经验。田间管理方法在玉米双株苗期的应用,可以使科学技术进入玉米种植领域,加强对玉米双株种植机农业知识的掌握,使玉米双株种植逐渐呈现出科学性和现代性,将我国农业种植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2玉米双株的栽培模式优点

2.1 栽培和管理经验

为了实现优质高产的玉米,近年来,广窄行近田和玉米两株播种方式,播种玉米大小垄沟分明,每个位置都有2-3个玉米,灌溉、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等管理环节均可岑。简单、方便、简单。而化学药品、化肥等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浪费,有效提高利用率和生产效果。

2.2土地利用效率高

在大、小垄上密植,减少了作物间的竞争,充分吸收了水分、阳光和空气,垄密,垄稀疏,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增加产量。植物的物质积累。此外,这种宽窄行种植的玉米密度明显高于以往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2.3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玉米双株种植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玉米种植量、便于田间管理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玉米收获后,秸秆可以增加有机质的肥力,大垄小垄的旋转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玉米生产的效益。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对玉米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提出了挑战。玉米双株种植模式的出现,要求土地选择更加专业化,种子选择更加有针对性,播种和栽培要求更加合理,田间管理要求更加及时准确。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玉米的产量,而且有利于通风,提供光照。辐射等因子极大地改善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生产的质量,缓解了土地生产的压力。控制施肥、退耕还林、调整垄作尺寸,无疑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玉米生产的效益。

(作者单位:156500黑龙江省抚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除草高产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无花果田间管理
除草记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