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优秀传统文化于《楚辞》教学中

2019-03-16谢模楷

关键词:楚辞屈原信念

谢模楷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加强四个“自信”,其中包括“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航标。笔者长期在高校执教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尝试把优秀传统文化寓于教学过程中,特别选取《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染,效果很好。现以屈原《楚辞》为个案分析论述。

一、修身重德

强调个人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895-89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君子的理想人生,其中以修身为根本。《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3]159强调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从而达到使百姓安乐的目标。“修身”是古代士人砥砺和完善人格的根本途径,也是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根本保证,对后世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产生深刻影响。

《楚辞》中作者多次宣称“好修”。《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作者“好修”多是通过“披香草”的比兴手法表现出来,以《离骚》最为集中。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唯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思美人》:“揽大薄之芳草兮,搴长洲之宿莽。惜余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作者通过揽摘香草的比兴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作者还批评了因为不“好修”的缘故,使得香草变为臭草。如“何惜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可见注重修身是屈原显著的人格。

修身往往与重德联系在一起。《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吴汝纶曰:“扈离、辟芷喻道德,后之结芷、矫桂,凡云服佩者是也。”[4]99以香草喻道德,修身即是修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的道德。如《尚书》:“迈种德,德乃降。”[5]129“皇天无亲,唯德是辅。”[5]662商周时期人们迷信鬼神,但也认识到人道德的重要性。《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67孔子“四忧”中,“忧德”排在第一。《论语·先进》载“孔门四科”,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德行也排在第一。《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895质言之,修养品德是根本。

《楚辞》突出表现了重德倾向。《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天问》:“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远游》:“贵真人之休德。”这些诗句都集中表达了对于美德的传扬。《天问》:“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毛奇龄注释:“何以民卒背益,而惟禹之德独播于众也。”[4]127马其昶解:“此申言禹功德之远,民不能忘,故不归益而归启。”[4]128《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王夫之注:“薄天,言德之高峻,极于天也。”[4]149这些诗句歌颂了尧舜禹的崇高美德。《楚辞》还激烈批评了历代君王失德的行为。《离骚》:“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戴震说:“夏之失德,康娱自纵,以致丧乱。”[4]103《楚辞》继承了传统文化中重德思想,文本中浸透着修身励德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祖国的未来需要一代代年轻人去担当,培养像屈原一样具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楚辞》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屈原修身重德的高尚品格讲深说透,引导学生做有大爱大德、道德高尚的人。

二、坚守信念

坚守信念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代先哲主要表现为对“道”的坚守。《老子》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6]坚守于道,义无反顾超越世俗生活,孤独也执着。孔子非常强调士的守道精神。《礼记·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2]775颜回对道的坚守,是孔子偏爱颜回的重要原因。《论语·公冶长》载孔子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3]43理想不一定都能够实现,但信念必须永远坚守。坚守信念是自孔子以来儒家的执着态度。《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舍生取义”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信念的坚守,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集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崇高信念的坚守。首先,效法前贤,不改初衷。《离骚》:“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怀沙》:“刓方以为园兮,常度未替。”其次,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离骚》:“苟余情其信夸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思美人》:“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再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离骚》:“亦余身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而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对自己信念的执着与坚守,是屈原人格的显著特征,也是屈原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屈原面对邪恶势力的逼迫,不忘初衷,正道直行,为坚守信念而无畏牺牲,用生命谱写正义之歌。讲授《楚辞》,既要结合传统文化,学习屈原执着坚守的人格精神,又要结合现实,培养学生端直的人格操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三、追求奋斗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与奋斗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励着人们追求奋斗,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80鼓励士要把实践和弘扬仁道作为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8]“三立”是古人追求建立的不朽功业。生命不能永续,功业可以不朽。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多少有志之士为了理想而奋斗,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等成语故事,就是不懈追求的奋斗者之歌。

屈原的一生,就是追求与奋斗的一生。在他的《楚辞》作品中,充满了这种奋斗与追求的精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屈原追求与奋斗精神的写照。“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这是屈原对治国理想的追求;“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屈原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屈原对美好声名的追求。屈原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治国理政的美好理想,也没能实现他建立功业的壮美蓝图。但他从另一个方面,建立了他的不朽声名;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不懈追求与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1]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完美诠释了不懈追求与奋斗的精神。讲解屈原《楚辞》,要结合传统文化精神,突出屈原“上下求索”的追求奋斗,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培养刚健奋发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热爱国家

爱国是中国最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爱国”较早出现在《战国策·西周策》:“周君岂能无爱国哉?”[9]中国古代推崇爱国与爱家一致,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10]《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11]“爱国如家”作为一个成语流传至今,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据《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晏子语:“三代之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12]晏子认为三代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对国家有利的人为人所敬爱,对国家有害的人为人所厌恶。《左传·昭公四年》载,子产推行变革,将生死置之度外,“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郑国出现了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社会景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蔺相如完璧归赵,不与廉颇争锋,曰:“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3]国家利益至上,蔺相如赢得后人尊重。到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国家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情怀。

冯友兰先生说,战国时期只有一个半爱国者,一个是屈原,半个是韩非。冯先生是针对当时只有“天下”,没有“国家”而言。屈原忠心爱国的精神,确实令后人敬仰。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痴念。《抽思》:“望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这是屈原流放汉北时期,对故国魂牵梦萦的思念。《哀郢》:“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期,对故国不尽的哀思。《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邦。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屈原对故国不堪生离,唯有死别。龚景瀚曰:“世臣与国同休戚,苟己身有万一之望,则爱身正所以爱国,可以不死也。不然其国有万一之望,国不亡身亦可以不死。至‘莫足与为美政’,而望始绝矣。既不可去,又不可留,计无复之,而后出于死。”[4]111屈原用生命书写了动人的爱国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屈原是爱国主义的典范,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深刻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近代抗日战争中,更激励了有志之士投入对日寇的坚决斗争。讲授《楚辞》课,要充满激情地把屈原的爱国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励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像屈原一样,把毕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古典文学作品中深藏着传统文化精髓。《周易》表达了东方文化的智慧,诸子百家呈现了东方思辨的机智,《史记》中刚建奋发、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汉赋中归于天下一统的思想,唐诗宋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理想。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教师引导解读,使它们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楚辞屈原信念
为了信念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发光的信念
屈原和楚辞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