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彤弓》“受言载之”释义探微
2019-03-16关秀丽
关秀丽,孙 艳
(1.山西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山西 大同 037009)
自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后,儒学经典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文人的必读书和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同时经学亦成为旨在维护封建正统思想的一门专门学问。在这种学术背景下,“经有数家,家有数说”成为必然。历代学者关于《诗经》的诠释,与其他儒学经典的诠释一样,很难实现释义的统一性和唯一性。汉代著名的《诗》家有齐、鲁、韩、毛四家;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实现了经学阐释大一统的格局;宋代释《诗》不同于汉唐之学,吕祖谦、严璨、朱熹等宋代学者一改汉唐诸儒经说的诠释传统,从章句注疏之学转到性命义理之学;清代学者对《诗经》的阐释倡导宗汉唐之学,但从朱鹤龄到马瑞辰,也各有不同。这种多侧面、多理念的诠释,使《诗经》的研究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一、“彤弓弨兮,受言载之”释义汇注
(一) 唐朝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一: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传:载以归也。笺:云出,载之车也。
“疏不驳注”是唐代经学阐释的标准,也是编撰《毛诗正义》的政治教化宗旨。在此宗旨下,孔颖达对《诗》的阐释,以汉魏以来阐释观念为基础进行梳理、厘定,熔旧铸新,形成了一套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阐释文化体系,结束了古今、南北经学之争,使《诗经》文本的传、注、笺、疏具有钦定的范本,经学呈现出大一统的局面[1]。当时孔颖达已经发现“《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但仍强调《诗》有“止僻防邪”意义,仍然坚持《诗经》有“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的社会功能[2]。
在孔颖达诗学阐释体系中,《毛诗正义》卷十一对“载”作传,认为“载”是载着回家的意思,作笺认为“载”是诸侯接受馈赠出来后用车载的意思,体现了对王室馈赠的珍视。这里虽然只是对“载”作了传和笺,但是对后世解释这句话中“载”的意思提供了释义范本。后人对“载”的解释也多继承了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十一中的注释。
(二) 宋朝
1.宋·苏辙《诗集传》卷十:
载:载以归也。
2.宋·范处义《诗补传》卷十六:
彤,赤也。弨,弛也。凡弓皆漆。赐则赤一而黑十,以赤为重也。造弓,工成则献于王,王受而藏之,以待好,赐其藏之也。载以抗之,櫜以韬之。嘉宾,谓诸侯之有功者。于是,王者贶以彤弓,表中心之至意。非王中心之所喜,非王中心之所好,不足以得此贶。盖贵此赐,不轻予也。既赐之,遂燕之所谓觉报燕也。钟鼓,盛乐也。举钟鼓而言,则仪物之盛可知矣。一朝,亦取终朝之意。谓礼意之厚,终朝而不倦也。周语曰:“王飨有体荐,燕有折俎。”又曰:“公当飨,飨当燕。则飨礼重于燕明矣然。”
3.宋·朱熹《诗经集传》卷十: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 之。赋也。载,抗之也。
4.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九:
载:〔王氏曰〕其藏弓也,载以抗之,櫜以韬之,則以言其藏之无敢不吊也。
5.宋·林岊《毛诗讲义》:
载:载以归也。
6.宋·严粲《诗缉》卷十八: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载:传曰,“载以归也。”笺曰,“出,载之车也。”
7.宋·丰稷正音《鲁诗世学》卷十九:
载:朱子曰:“载,抗之也。”
8.宋·辅广《童子问卷三》:
大抵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醻厚于右,右尊于飨。
宋代有关“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释义,除了对“载”的注释有继承唐朝的“载以归”的说法外,朱熹还提出了“载,抗之也”这一说法,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亦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流传。相比于唐,宋代还出现了对整句话的注释,认为这句话用了赋的手法,并且提出这首诗的意旨在第一章就已经说清楚了,后两章只是通过咏叹来加重感情色彩。而这句话和首章第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载”的语义色彩要比“藏”重,但却比第三章用的“櫜”语义色彩要轻。
(三) 元朝
1.元·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卷十: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 之。我有嘉宾,中心喜(叶去声)之。钟鼓既设,一朝右(音又叶于记反)之。赋也。载,抗之也。《乐》郑氏曰:“载,出,载之车。”
2.元·刘瑾《诗传通释》卷十: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 之。赋也。载,抗之也。愚按: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谨也。
彤弓三章,章六句:辅氏曰:“大抵此诗首章以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酬厚于右,右尊于飨。”
3.元·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二:
载:赋也,载,抗之也。抗之者,安于弓檠之上,以避雨湿也。辑录通释曰:载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谨也。
元代有关“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释义,整体来看是对前朝的继承,并没有提出创新性观点。但是在元代对“载”的解释都继承的是朱熹的观点,认为“载”是“抗”的意思,而未出现“载以归”的意思。而对整句话的解释同宋代一样,亦认为这句话用了赋的手法,这首诗的意思在第一章就已经说清楚了,后两章只是咏叹来加重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元代朱公迁在《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二中进一步解释了“载”是“抗”的意思,就是把弓放在弓檠上,使弓免受雨林,同时保证弓摆放的端正,这样就开启了后世挖掘所用字表面意思背后文化意蕴的研究风格。
(四) 明朝
1.明·梁寅《诗演义》卷十:
载:载者,如曰车载书,皆承之也。言受弓而载之府库也。
2.明·胡广《诗传大全》卷十: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之。赋也。载,抗之也【安成刘氏曰:“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谨也。”】
彤弓三章,章六句【庆源辅氏曰:“大抵此诗首章已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酬厚于右,右尊于飨。”庐陵曹氏曰:“始而藏器,以待有功之人,则不敢轻。及其推诚,以赐有功之人,则不敢惜。王者于赏功之物始而不知。”】
3.明·许天赠《诗经正义》末二章:
载:载之者,抗之以弓檠,使其体之常正;櫜之者,□之以弓囊,使其色之常新。载而櫜,櫜而藏,总是一事,互文以叶韵而。
4.明·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卷四:
载,是载其所藏者,抗之使正不斜。
5.明·张次仲《待轩诗记》卷四: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饮戏许意切从□浴从□非嘉字□此)之。钟鼓既设,一朝右(叶异于记切)之。载、櫜,皆藏弓之事。载,抗之也。载彤弓于弓檠,抗之,使体正。言其藏之谨也。
6.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十:
载:赋也。载,毛云:“载以归也。”郑云:“出,载之车也。”
首章其总也,其言彤弓当先言櫜之,既乃载之以归,后乃藏于家以示子孙,此先言藏者以藏为重,故致意言之。因藏而推始于载,又因载而推始于櫜,皆丁宁郑重意也。
7.明·万时华《诗经偶笺》卷七: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铁越,然后杀。彤弓,赐之重者也。每赐必彤弓,一彤矢百,兹弓矢千。独言弓者,举重以该轻耳。周人尚赤,故重彤弓。赐弓不张,故曰弨。三章开看,藏之志其重也。载,以正其体;櫜,以养其色。皆藏中事。贶之,则必喜之、好之;飨之,则必右之、酬之。飨礼烹太牢,几设而不倚,爵盈而不饮,献如命数献数。
8.明·胡诏曾《诗经胡传》卷六:
载:传云:“载以归也。”
明代有关“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注释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对“载”这个字的解释,梁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载”就像是在说车载着书一样,都是用车运输的意思,是在说诸侯接受天子赏赐的彤弓,并用车装着运回自己家中收藏。而许天赠指出“载”是把弓放在矫正弓弩的器具即弓檠上,使弓的形态一直保持端正。姚舜牧则结合了上述两种观点,提出“载”是指诸侯们载着他们所要收藏的彤弓,并把弓放在矫正弓弩的器具即弓檠上,使弓的形态一直保持端正不倾斜。而对于整句话的解释,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中提出了首章是这首诗的总述,认为说彤弓就应该先说櫜,然后载着彤弓回家,最后把彤弓藏在家里来示子孙。从“藏”而推及到“载”,又从“载”而推及到“櫜”,都是郑重的意思。
(五) 清朝
1.清·朱鹤龄《诗经通义》卷六:
刘瑾曰:“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谨也。”
2.清·钱澄之《田间诗学》卷七:
毛云:“载,载以归也。”郑云:“出,载之车也。”朱云:“载,抗之也。”
3.清·张沐《诗经疏略》卷八:
载,抗之也。以竹木位□,□约之,恐□角弛坏也。
4.清·冉觐祖《诗经说》卷三十九:
赋也。载,抗之也。毛传:“载以归也。”郑笺:“载:出,载之车也。”
按:载,毛、郑以为“受而载以出”,今皆作未赐说,见平日收拾之妥。按:载之不仅藏,而且以弓敬载之也。
庆源辅氏曰:“大抵此诗首章以尽其意,下两章只是咏叹,以加重焉耳。櫜重于载,载重于藏;好诚于喜,喜诚于贶;醻厚于右,右尊于飨。”
5.清·王心敬《丰川诗说二十卷》卷之十二:
彤弓弨兮,受之则以承载之,此朝廷名器。我以嘉宾有功,中心喜悦,故设钟鼓于一朝,右宝而授之矣。
敬按:彤弓待以授有功,而言藏之、载之、櫜之,视之重也。我有嘉宾,则中心贶之、喜之、好之,爱之诚也。又必钟鼓既设,而后飨之、右之、酬之,则待之又复有礼而无亵媟之意。
6.清·李塨《诗经传注》卷四:
藏、贶、飨、载韵,喜、右韵,櫜、好、酬韵。
载,出,载之车也。
7.清·姜文灿《诗经正解》卷十三: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 之。赋也。载,抗之也。
8.清·黄梦白《诗经广大全》卷十一:
载,抗之也,使其体之常正也。
9.清·汪绂《诗经诠义》卷五:
载,则以物阁之,重之而不敢亵也。(如今人以鹿角阁弓之类,刘公瑾谓“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未是也,弓檠以正,张弓非以正,驰弓也。)
10.清·刘始兴《诗益》卷四:
载,载之车也,盖天子□赐于诸侯,诸侯受之而载以□也。
11.清·顾镇《虞东学诗》
卷六:(集传)载,抗之也。(王氏)载之于檠,抗弓体,使正。附考:载:以安车受之,不敢忽也。右、侑,食也。
12.清·傅恒《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一:
载:赋也。载,抗之也。载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谨也。
13.清·罗典《凝园读诗管见》卷六:
集说刘氏瑾曰:“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也。”
管见:彤弓弨兮,本其先藏之、载之。橐,久言也。当赐之。
14.清·戴震《毛诗补传》卷十七: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载以归也。补:郑玄曰:载者,出,载之车也。
15.清·汪龙《毛诗异义》卷二:
载之,传谓“载以归”,笺谓“出,载之车,义同唯右之与。”
16.清·徐华岳《诗故考异》卷十七:
传:载以归也。
17.清·林柏桐《毛诗通考》卷十七:
受言载之:笺:云出,载之车也。归,出藏之,乃反入矣,又安得载之车乎?
18.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八:
受言载之。传:载以归也。笺:出,载之车也。瑞辰按:载,亦藏也。《广雅》:“载,攱也。攱,读如庋藏之庋。”又曰:“攱,堪载也。堪如方言受也。受、藏同义。是知载即藏。周官司盟掌盟载之法,掌其盟约之载,即盟约之藏,谓埋藏之也。《吕氏春秋·知接篇》管仲引齐谚曰∶“居者无载。”高诱注:无有载藏之于心也。载之与首章藏之三章櫜之,词异而义同,不必载于车始为载耳。
19.清·李允升《诗义旁通》卷七:
载:载以归也。
20.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卷十七: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传:载以归也。疏:传云载以归,以释经载之之义,与上章藏之同意也。
21.清·邓翔《诗经绎参》卷三:
《集解》:载,抗之也。载于弓檠,以绳约之,抗体使正也。弓檠,即口小戎之竹闭也。
22.清·龙起涛《毛诗补正》卷二十五:
(毛)载:载以归也。(注:朱:载,抗之也。刘氏瑾曰:载彤弓于弓檠,抗弓体使正,言其藏之密也。)
23.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十五:
传:载以归也。喜,乐也。右,劝也。笺:出,载之车也。
24.清·陈百先《诗经备旨》卷五: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载,抗之也。以彤弓抗之于弓檠,使其体常正也。
彤弓弨兮,不但藏之也,且受而载之,使其之常正,以待有功。今我有嘉宾,功在社稷,我中心寔喜悦之。故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待之优,以示口;敬之隆,以示尊。而彤弓,亦于一朝乎口之也。
25.清·黄文焕《诗经螂蠉》卷五: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使其体之常正,固将以待有功也。今我有嘉宾,功在社稷,我中心实喜悦之。故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叶子利反】之。赋也。载,抗之也。
26.清·严虞悙《读诗质疑》卷十六:
赋也。王氏曰:“载,抗之也。”
在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清代学者对“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注释及研究也呈现出井喷之势,他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对这句话的释义更加全面、丰富。清代《诗经》学号称宗汉学,一方面,清代学者梳理整合了历代有关“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释义,梳理汇总了毛《诗》的“载”是载回家,郑玄的“载”是用车载,朱熹的“载”是抗之使弓端正,刘瑾的把弓放在矫正弓弩的器具上使弓的形态端正等释义。在对这一整句的解释方面,基本认为这一句只是对首句的意思重申,区别仅在于加深感情色彩。另一方面,清代学者积极关注“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文化意蕴。张沐进一步解释“载”作“抗”,是用竹子约束弓以免弓受到损坏。王心敬对整首诗进行了阐释,认为“载”字是天子恩德的彰显和诸侯荣誉的象征,李塨强调了整体用韵的情况。
(六) 民国
1.民国·王闿运《诗传补》卷十七: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载以归也。笺:云出,载之车也。补曰:载之出,专征伐,赐之正典。
2.民国·马其昶《诗毛氏学》卷十七:
载以归也。郑曰:出,载之车也。
3.民国·焦琳《诗蠲》卷五:
载:抗之也。载弓于檠,抗之使正也。
4.民囯·吴闿生《诗义会通》卷二: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载以归也)
5.民国·丁惟汾《诗毛氏传解诂》:
载:传云:载以归也。按:载归以藏之也。申言上章“受言藏之”之义。
民国时期有关“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注释重点在于对“载”的解释,除了焦琳认为“载”是“抗”的意思,强调把弓放在弓檠上使弓端正外,其他学者多继承了“载以归”的解释,认为“载”是指载着彤弓回家、用车载的意思。王闿运还补充说明诸侯在征伐的时候专门带着彤弓,立了战功后,天子在为他们举办的庆典上赐给他们彤弓以示嘉奖,指出了彤弓所具有的杀伐征服的军事属性。丁惟汾按说:诸侯载着彤弓回家把彤弓收藏起来,再次重申上一章提出的“受言藏之”的意思。
总体来说,自唐以来,研究《诗经·彤弓》“受言载之”的著作或是片段,大部分是字词章句的训诂笺释,但也有部分学者是从文学角度论述,呈现出《诗经》研究的不同气象。这表现了历代学者在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合力下,积极建构诗学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孔颖达《毛诗正义》是受唐太宗之命,为科举制度而编写的《诗经》读本,因而其主要倾向当然是以阐释经学为主。朱熹《诗集传》关于字词章句的训诂笺释,安排程序合理有序,非常符合读书方法。反切注音,随同原诗句单独注于字后,注释部分先指明写作手法,之后进行注释训诂,这种基于文本本身的研究方法具有创新价值。之后的历代学者在对“受言载之”释义时,多在《毛诗正义》和《诗集传》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明清以来,部分学者积极突破经学的诗学观,认为《诗经》是诗歌的源头,强调《诗经·彤弓》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关注情思和物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关注《诗经·彤弓》的语言用韵,促进《诗经》诗旨研究的新探索。但从文献梳理中可知,从先秦诗论、两汉的三家诗和《毛诗》起,直至明清、近代,经学的诗经学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二、“彤弓弨兮,受言载之”和先秦礼乐文化
通过对《诗经·小雅·彤弓》这首诗中“彤弓弨兮,受言载之”的释义文献进行梳理和探讨,发现《诗经·小雅·彤弓》很好地反映了先秦礼乐文化之饮至礼和弓矢藏礼,是研究先秦礼乐文化特性的重要窗口。
饮至礼是先秦时期诸侯国君征伐盟会返回后在宗庙举行的告至活动,以饮酒的方式庆贺胜利,反映了周代军礼,属于“大师礼”中的凯旋庆功礼。[3]《诗经·小雅·彤弓》是对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诸侯这一饮至礼的形象反映。《诗序》:“《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此诗是一首在宴会上唱的雅歌,描述的是天子赏赐诸侯彤弓,并设宴招待诸侯的场景。全诗共三章,每章六句。三章内容相近,主要写彤弓的收藏、天子的喜悦、设宴劝酒的举止等,运用复沓手法,反复咏唱,专注用赋,语言准确凝练,叙述起承转合,极富层次。“彤弓弨兮,受言载之”这句话是全诗第二章的首句,短短两句既写出所赐彤弓的形制和受赏者对彤弓的珍惜,又间接表达了受赏者的无限感激之情。
对“彤弓弨兮,受言载之”中“载”这个字的注释,是历朝历代阐释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周代弓矢藏礼文化意蕴的显现。弓矢是战争常用武器,然而在文献记载中,弓矢的作用往往超越兵器,带有礼的特征,弓矢成为礼“物化”与“具象化”的重要载体[4]。《荀子·大略篇》:“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5]可见弓矢在先秦时期承载着明贵贱、辨等级的文化意蕴。根据先秦礼仪文化,天子赏赐诸侯彤弓以示授予征伐之权。彤弓是诸侯权利、身份和荣誉的象征。郑笺:“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飨礼之。于是赐彤弓一,彤矢百。凡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伐”[6]。王赐予彤弓彤矢代表天子对诸侯协理王室的武功能力的认同。《谷梁传·定公八年》:“大弓者,武王之戎弓也。周公受赐,藏之鲁。”范宁注:“周公受赐于周,藏之鲁者,欲世世子孙无忘周德也。[7]“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8]“彤弓矢”作为礼器需藏于祖庙,记载先祖功德以荫庇子孙,是家族荣誉的象征。
结合历代文献对“受言载之”释义和周代弓矢藏礼,可见“彤弓弨兮,受言载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第一章首句用了“藏”,是收藏的意思;第三章首句用了“櫜”,是把弓装入弓袋的意思。“藏”言诸侯把彤弓用来收藏,从整体上表现了诸侯对天子赏赐之彤弓的珍视;而“櫜”言诸侯把弓放入弓袋,收藏谨慎讲究,从细节方面表现了诸侯对天子赏赐之彤弓的珍视。所以处于中间过渡位置的“载”也应该是从细节方面体现诸侯对天子赏赐之彤弓的珍视,那么“载”解释为在运输过程中把弓放在矫正弓弩的器具即弓檠上使弓的形态端正,就很合理。
总之,弓矢作为一种古代武器,广泛应用于先秦饮至礼和弓矢藏礼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彤弓弨兮,受言藏之”,“彤弓弨兮,受言载之”,“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既是天子恩德的彰显,又是诸侯权利、身份和荣誉的象征,集中体现了先秦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