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点应用
2019-03-16吴丽珊
吴丽珊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6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住宅建筑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以人为本,确保设计方案可满足人们的需求,且要遵从“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合理组织建筑空间,提高住宅空间利用率,不断优化空间使用功能,从而设计出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住宅建筑,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小区项目总占地面积70 386m2,地上建筑面积 201 801.56m2,其中住宅 191 231.27m2,商铺 4 099.57m2,地下建筑面积57 806.31m2。容积率2.8,地上23~31层,建筑密度19.34%。北面有城市水道及规划中的临江公园;西北面有城市水道及自来水厂园区;西南面有市政道路;东南面与居民自建房相隔。整个地块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于项目西北面及北面与城市水道及临江公园相临,有很好的河景及沿河景观,构成良好的居住区氛围。
建筑红线要求根据当地有关规划部门规划技术规范,多层建筑退让用地红线6m,高层建筑退让建筑高度的1/4,东南面与居民自建房退让用地红线部分:商铺为10.62m,住宅为19.04,18.45,23.67m,北面及西北面均按照大堤堤围堤坝中心控制线退线45m。
建筑物在满足日照的情况下,尽量扩大建筑间距,整个小区住宅之间的垂直间距为44~173m。
2 设计定位
本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城市空间形态、界面、形象等方面综合考虑,使其对城市景观有积极意义。同时结合不同功能要求,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使项目设计独具特色。采用新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使整个项目在安全性上能完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3 规划设计思路
1)“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夕阳无限,彩云缥缈”,从这句话中,可感受到人们对栖居自然、返璞归真的向往,而本项目则具先天优势,西、北两面以水相环,并与北侧规划中的临江公园为邻,具有优越的景观资源;同时周边地形较复杂,基本走势为北高南低,变化丰富,这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营造多元化、个性化的组团空间和建筑形式提供可能。
2)小区地势整体平整,因周边地势不同,北侧与中顺大堤自然相连,方便了小区住户与公园的联系,西南侧面对民安北路,小区地势高出路面,避免了道路对小区内部生活的影响。开阔的小区内部由两大组团构成,分别设置了中心景观区,同时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移步易景,组团之间兼以小型景观区域过渡,既有提供给小区住户集中活动的大型景观园林,又有环绕住户的茵茵绿草,总体来看,整个小区以主景观区为结构核心,连接多处开放空间,为住户提供多层次的景观视觉。
3)高低错落的塔式住宅加大了因地势而呈现的落差,使建筑群拥有更丰富的层次,住户在每个窗口、每个角度都能体会到规划带来的妙处:通透自然、处处有景。同时错落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居住单元的视线干扰,使多数住户拥有较大的景观视野,成为江景的主题社区。
4 规划设计要点
4.1 总体规划
1)建筑主要以塔楼为单元,在西北角的最佳位置设置4栋独立塔楼,尽可能地保证了户户面海的需求,北侧以双拼及三拼塔楼组成,与南侧3组三拼的塔楼环绕布置,形成小区的主要景观区,套型为面向南北、东南或西南的开敞式空间形式,以增加小区整体的空间感及为每位住户提供良好的内外景观及自然的采光通风。塔楼呈高低错落,有韵律感的跌落处理,不仅为单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而且形成了沿水面高低起伏的城市建筑天际线。
2)小区前部及中间住宅底部作架空处理,作为地块的防风雨廊及小区绿化,使室内外景观环境更有层次、更有秩序地联结为一体,也更好地为住户提供优质的回流风,使小区景观视野更为开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宗旨。
3)商铺依自然地形低于小区内部空间,既方便小区内部居民使用,又恰到好处地与小区进行隔断,保障了小区生活的安全性、完整性。
4)小区设有3个出入口,设于民安北路西侧的入口为小区的主要出入口,由于入口是人对小区的第一印象,所以设计中利用商铺对主入口的视觉影响,将城市绿化与小区绿化结合,从而使人们形成小区典雅、舒适的小区第一印象。北侧的出入口主要供小区居民去城市水道及临江公园休闲散步之用,舒适的步行空间使公园成为小区景观的延伸,也可作为小区的备用疏散口,东南角专门开辟1条车行出入口,作为小区地下车库的第2出入口。
4.2 套型设计
小区套型以一梯两户为主,兼有部分一梯三户套型。套型设计时均加入入户花园的设计理念,使住户内外的生态环境达到最优。一梯两户的套型设计凸显尊贵舒适的理念,客厅与卧室拥有最大化景观视野,南北通透,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空间;一梯三户的套型设计充分发挥通风与日照的双重优点,前后错开的空间结构令住户拥有不同景致,享有大于楼距的景深,视野豁然开朗。
4.3 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设计是以为人提供高效、安全和便捷的交通为主旨,规划中有三级道路,第一级为主入口通道,路宽8~12m;第二级为小区内道路,路宽4m;第三级为宅间道路,路宽2.5m。
2)“人车分流”是本方案中交通设计的主导思想,配合小区总体规划,构建立体的人行与车行道路网,机动车直接由小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行人与地下车库车道既互相抵达,又不相互干扰,保证小区内的安静环境及活动人群的安全。同时地下车库均采用自然通风,结合园林构筑“阳光车库”,保证车库的采光及通风需求。
3)每栋住宅楼均设置无障碍坡道,实施无障碍设计。
4)商铺采用门前临时停车方式,与住宅车道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4.4 建筑外立面设计
住宅外立面采用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理念,简约大气又不失精致,充分考虑现代居住人群的生活品位,简洁明快而又丰富多变,立面在统一中寻求视觉变化与和谐。设计采用开敞阳台,并配以玻璃栏板,同时通过运用飘窗、转角挑窗等建筑手法,拓宽窗外景观视野,模糊了室内外界限。南立面以虚为主,虚实结合,开窗规格力求统一,形成规律。室外空调机位统一规划并以百叶遮挡,使之融入立面整体肌理。
4.5 消防设计
1)小区内消防通道沿高层建筑周围布置,所有消防道路均严格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应法规进行设计。
2)消防道路一部分为日常交通兼消防道路,一部分为非日常交通道路,满足消防车行驶要求。
3)消防登高面主要设置在住宅楼梯一侧,所有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距离高层建筑不少于5m。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从建筑设计的多样性、适用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着手,结合项目特点,从建筑总体规划、套型设计、外立面设计、消防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创造出适合人们长期居住的建筑作品,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