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创新路径探索

2019-03-16沈惊宏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沈惊宏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论者认为:“如果牛津有任何产品,由于特别原因而值得骄傲——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生命和性格中打上烙印并激起其他国家直言不讳的羡慕——那就是几乎在无意识中神奇生长发展起来的个人导师制。”[1]目前中国高校除了北京大学[2]、南京大学[3]、浙江大学[4]等一些名牌大学和部分普通院校[5-7]实施了导师制,事实上,不少普通高校的导师制开展得不够充分,许多流于形式。牛津导师制的产生背景、渊源特征和实践经验表明,其质的规定性是通过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素养[8],从布鲁贝克的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观点分析,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对牛津传统本科生导师制的思想基础缺乏共识[9]。这样,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偏离了牛津导师制的质的规定性,形式主义就成为必然。

当下,本科院校专业评估明确把导师制度纳入考核中,对本科专业导师制展开探讨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事实上,其专业特点也更需要实施导师制。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讲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行合一。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强,涉及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会展策划、市场营销、区域旅游规划、项目策划、旅游产品设计、财务管理等[10],只有导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通过实训和社会实践具体指导学生,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能独立承担相关工作。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2016年根据专业特点实施了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仍然较多。

一、旅游管理专业导师制实施的措施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在旅游管理专业里自然面临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问题,其专业学习方向就有众多的关注对象。

第一,教师专业分工。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主要牵涉的专业方向有酒店管理和服务、景区管理和市场营销、旅行社和导游、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经济管理与服务等五大类。就安庆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资源以及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来说,资源环境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把学生方向定位为前四大类。为此,导师制首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根据每个教师的专业方向特点,在酒店管理和服务、景区管理和市场营销、旅行社和导游、旅游规划与开发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有2~3位导师。

第二,学生自选导师。大一学年,学生的专业学习讲求综合性的专业通识,不追求面面精通。因此,学生进学校头一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和少数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让学生在入学一年里充分了解专业特点,对专业有个初步感知;另一方面,学生也有个结识老师的过程,去了解老师的教学科研情况,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做好准备。大二第一学期开学,实施双向导师选择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爱好,选择专业方向老师为自己的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选择认为可以在本领域有培养潜力的学生。

第三,教师指导内容。专业方向教师必须在课程教学、方向研究、行业培训、实训室建设和基地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指导、社会实践、考研指导、就业指导等都全程负责,教学相长,师生互促,加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理论修养、实践能力,更好地在诸多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未来的三年里能真正学习到一技之长。

第四,重视实践学习。鼓励师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主动开展实践教学。平时导师带领学生参加横向项目,如给酒店员工培训、景区营销、旅游规划、旅行社业务等。6个月的实习分别到酒店、旅行社、景区、规划公司,由行业管理人员和导师同时指导,协同育人。

二、旅游管理专业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导师制是资源环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内进行的,同其他专业导师制一样,同样面临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对导师制的价值认知不够

由于目前本科生导师制推行的面还不够广,很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实施,抵触懈怠情绪很大程度上存在。由于奖惩机制不清晰,少数教师认为带好带坏都一样,有的教师对自己带的学生并不想多花时间和精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一些教师把导师制落实主要停留在毕业论文指导上。

(二)精准指导的力度不够

导师制发端于国外,由于在教育投入和生师比一开始有个好的基础,导师人均指导的学生为数不多,适合实施导师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背景下,但经费投入不足,大多数高校生师比达不到要求。安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每位导师带学生有18~25人,较重的工作负担,使导师疲于应付,也很难进行小组讨论式的、一对一的精准指导。

(三)导师制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导师制的实施绩效客观上需要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实践当中,由于制度建设的缺失和经费保障的不足,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陷入工作量认定难、考核评价难、绩效分配难的尴尬,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并未对学生参与导师制做出明确的考核、评价规定,学生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不足。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专业导师制创新路径

安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导师制目前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制度设计,强化实践探索。

第一,加强德育教化。导师是本科导师制实施的核心,一个大学的发展,其灵魂是教师。大学学风的优劣、学生能否成才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素。竺可桢先生这样评价西方导师制:“从哈佛大学历年校长报告,我们可以晓得该校行了导师制后,学生成绩比以前优越,至于训育方面,行导师制更易见效。”[11]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12]。德育实施的过程是双向的,导师的德育必须自己有德,身体力行,同时又感化学生;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师。学生品德高尚,性情雅趣,也愿意跟着导师学习,自然学习就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导师制度,首先要砥砺教师的道德品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首当其冲,理自在其中。

第二,明确导师制的核心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人更重要。许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并不顺利,并非专业素质不过硬,而是缺乏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探求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精髓和核心价值应该是通过循循善诱、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启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本科生导师制本质是以理性批判为终极旨趣的古希腊传统,其内在精神是对学生“性格之模铸”和批判性思维之养成[13]。导师制的实施应紧抓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充分拓展导师资源。导师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导师制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内聚外引”的办法,多渠道地建设导师队伍,解决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有如下四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严格选聘教师,强化教师培训,特别是对具有潜力的年青教师要实施制度化的培训,使之在道德修养、专业学问理论、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教授方式方法、其他职业素养等方面早日具备导师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离退休教师资源。选聘那些专业素养较高、热爱教育工作、有活力、有责任感的离退休教师,让他们在身体状况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发挥工作热情,找到工作的存在感。三是充分利用校外导师资源。这些校外导师资源包括校外其他部门资深专家、企业资深专家、优秀校友、实践基地专家。应充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发挥主体性,贡献智慧与力量。四是充分利用优秀的博士、硕士生承担一部分导师制的辅助工作。这些优秀的博士、硕士生是离本科生最近的群体,应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本科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重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建设。从指导思想、任职条件、基本原则、工作职责、管理模式、考核和待遇、奖惩、导师与学生双选制度、导师聘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学分分配、经费、场地保障措施、过程监控及矫正以及与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权责区分等方面都要规范化、明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