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的现状与突围
2019-03-15王珍斌冉光琼
王珍斌 冉光琼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后,有人赞扬它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继承中发展,借鉴中创新;也有人大胆质疑语文新高考,说它没有给世人带来惊喜和全新的感觉,不具备语文新高考的实质性特征,考试方式和题型创新成分太少,距离人们心目中的语文新高考还有较大距离。
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高考于1977年正式恢复。让下乡知青看到了希望,当时成千上万的知青重新拿起课本,加入到了高考大军中,希望能回去,回到期望已久的校园中。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语文课程的教导带来了困难。对此,我们应把语文从应试教育中解困而出。
一、语文学科现状分析
1.改革后的语文
随着改革后语文学科课程的改变,语文试题也随之改变。有人赞扬它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继承中发展,借鉴中创新;也有人大胆质疑语文新高考,说它没有给世人带来惊喜和全新的感觉,不具备语文新高考的实质性特征,考试方式和题型创新成分太少,距离人们心目中的语文新高考还有较大距离
2.改革后语文试题的变化
以2008年江苏语文新高考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为例。试题内容和往年的语文高考基本相同,主要分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等几个方面,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新增加了附加题,扩展考查了古代典籍名著的一些知识。由此可见,对语文改革的力度还太小,还有待提高。
二、浅谈语文教育如何突出重围
1.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仍是核心教程
核心课程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全体学生都必須要学习的学科;其二,指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选择有直接意义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学习。高中教育是学生由九年义务教育向大学教育或者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换句话说,就是高中教育一方面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关,另一方面又和家庭乃至社会有关。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合理地组织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对于高中生本身来说,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具有直接且明显的现实意义。在高中教育阶段,学校要保证为学生开设足够课时的语文课程,每个学生都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语文课程知识。
2.高中语文课程应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统一
高中语文作为显性课程,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的教育大纲和学校教育政策明文规定的、属于学校常规开设课程的、学生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1968年,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高中语文作文隐性课程,既包括学校开设语文学术性的教育活动,又包括那些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非语文学术性的学术活动。隐性语文课程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该课程在自发的、偶然的、无目的性、无计划性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但是学生倘若在隐性语文课程中有意识地主动进行学习,那隐性语文课程就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施加影响。显性语文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隐性语文课程,反之亦然;这两种课程之间是相互补充、渗透、联系的,也就是说,隐性语文课程的因素潜藏在显性语文课程之中,而显性语文课程向学生传递的语文经验又可以被隐性语文课程强化或者弱化。
3.高中语文课程应当与语文学科内容同构,课程形式应多样化
只有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知识结构(如基本的知识点、能力、方法等内容),高中语文课程才有清晰且明确的学科定位。在形式上,这一课程要保证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统一,注重形式化样化。在以往的高中教育中,语文课往往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且贯穿高中整个阶段,这就可能造成语文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高中阶段不开设语文选修课,可能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减少,进而使老师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的独特性、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程为了达到实现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目的,学校就要保证将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结合起来开设语文课程。比如:学校可以在将语文必修课开设在高一和高二学年,将语文选修课的开设贯穿高中整个时期。学校要为高中生精心挑选文学课本、开设语文文学选修课。
总之,单一的高考测评方式是不能体现学生全面的语文文化素养的。因此,语文学科的教育测评不能只执着于高考模式,要多元共进。当然,语文学科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从应试教育中改变的,要想把语文从高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和教育界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钟玉.让现实越来越接近理想的天空: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关系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1(31).
[2]马贵.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4(21).
[3]李艳月.试析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与成因[J].成功(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