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通”“同”等注释考查
2019-03-15廖思语
廖思语
摘 要:通假字是中学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文言学习过程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同一注释对象,前后使用了不同的注释术语或注解方式,或者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混用了“通”和“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注释
一、同一注释对象采用不同的注释术语或注解方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在知识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中解释了什么叫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如‘惠通‘慧”,“通”应是通假字常采用的注释术语。但我们在中学文言学习过程中,同一注释对象,前后却采用了不同的注释术语或注解方式,尚欠严谨和准确。例如:
(1)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初中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注释: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初中八年级上册《核舟记》)
注释:有,同“又”,用來连接整数和零数。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
注释:有,通“又”。
(2)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高中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
注释:反,通“返”。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
注释:反,返回,后作“返”。
例如:“反—返”是一组古今字,“反—返”在不同篇目中采用了不同的注解方式,一处用“通”注释,一处释作“后作‘返”。编者对同一注释对象,一处对通假字和古今字不加区分,另一处又加以区分,势必造成师生理解上的困难。
可见,教材在注释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时存在一些问题,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显然不太妥当。
二、“通”“同”及通假字等的区分
要分清“通”“同”等术语,首先要分清通假字、异体字和古今字。“通假字”上文已提及,即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通假现象大量存在于古代汉语书面语中,对通假现象没有充分的了解,是无法读懂古代作品。例如: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驭六气之辩。(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
注释:辩,通“变”。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高中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
注释:振,通“震”。
课文用“通”来注释通假字“辩—变”“振—震”,易于明白二字之间的语义关系,但用来注释古今字或异体字则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例如: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
注释:“生”通“性”。
(4)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
注释:“从”通“纵”。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
注释:受,通“授”,传授。
“生—性”“从—纵”“受—授”是古今字而非通假字,若用“通”来注释则会被理解为通假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它们的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替代的,就是一组异体字,如“泪—涙”“裤—袴”“暖—煖”“睹—覩”等。例如:
(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
注释:衿,同“襟”。
(7)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高中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
注释:已,同“矣”。
“衿”和“襟”是一组异体字,教材用术语“同”来注释异体字是恰当的,但“已”“矣”在字义上是有交叉的,二者之间不是异体字关系,也采用了“同”来注释。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古今字指的是这样一种文字现象: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如例(2)注释“反,返回。后作‘返”,即“返回”义上,古字用“反”,后用“返”字表示。再例如:
(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
注释:景,古“影”字。
古今字“景—影”采用“古某”“后作某”这种方式比较好,易于明白二字产生先后及其字义关系。
三、“通”“同”的处理方法
中学文言文“通”“同”等使用混乱,这必然混淆了通假字、异体字和古今字之间的界限,不仅给教学带来不便,也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统一注释方式,对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文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教材对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采用哪种注释方式最合理呢?一种是为了方便起见,注释时把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现象用“通”表示,即注释术语“通”字涵盖了通假字和古今字,降低了学习难度,这样处理是可取的,但不能“通”“同”混用,建议异体字用“同”表示。另一种建议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都采用不同的注释方式,通假字用“通”来表示,古今字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某”或“后作某”等表示,异体字用“同”来表示。这样避免了概念混淆,有利于师生准确掌握字词,但同时增加了学习难度。值得注意的是,若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都采用不同的注释方式,那么得严格区分它们,避免出现误释,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文言文。总之,不管编者采用哪种注释方式,都要前后统一,避免上述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唐作藩.“同”和“通”:谈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使用[J].语文园地,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