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3-15蔡陆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

蔡陆

摘 要:教会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布白”的艺术,让学生在真实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思考、品味数学幽远的意境。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教师之所以高明,在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想学、学会、会学。

关键词:巧设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会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这是素质教育时代的强音。教育工作者如何为学生创造充满爱、充满阳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发展完善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发挥特长,成就最好的自己,是值得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课题。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期共勉。

一、巧设问题,培养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开始学数学时,都怀着极大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人学有所成,潜在的动机得到激发,产生忘我的学习精神,学习兴趣更浓;一部分人成绩欠佳,情绪受挫,兴趣淡化,渐渐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巧妙的教学机智,善于捕捉、激发、唤醒、鼓舞学生遵循认知规律,用牵一只蜗牛散步的心态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

例如:组合数性质一课,由于性质之二比较抽象,容易混淆,记忆不牢固,教师可以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体验推广,课堂教学可以设计让学生算出C310和C29+C39的结果,观察结果可以发现C310=C29+C39,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C310的含义:即从10个不同的元素a1,a2,…,a10中取出了3个元素的组合,再问:这些组合里,含有a1的组合有多少个?(即C29的含义);不含有a1的组合有多少个?(即C39的含义),所以得出结论:C310=C29+C39。即10个元素可以分成两类,含有a1和不含有a1两类抽取3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

学生理解了以上特例,为获得组合数性质二这一般的结论创设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猜想,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从n+1个不同元素a1,a2,…,an+1中取出m個元素组合有Cmn+1个,它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含有元素a1的组合有Cm-1n个,另一类是不含有a1的组合有Cmn个,由加法原理得:Cmn+1=Cm-1n+Cmn(m≤n)。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性质二就能得心应手。

教师“领”得有方,学生就学得轻松,学有所得。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越学越想学,正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

二、巧设问题,深化理解

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形成数学能力的原因,并不是对知识“全不知”而是“不知全”,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的内涵和外延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以致造成应用上的错误。教师针对学生某一知识薄弱环节编造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是帮助学生纠错补强深化理解的有效方法。如幂的运算法:(am)n=amn是在实数集上建立的,即应有a>0、m∈R、n∈R的限制,当数集扩充到复数后,是否仍然适用值得注意,事实上当a是虚数时,在m、n都是整数的情况下适应,而在m、n为分数时法则就不再适用了,可设计以下题目:i2=-1,但写成i2=(i4)=12=1,两种不同的解法,所得的结果不同,这种错误是套用相近知识所至。针对学生的知识缺漏布疑设难,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补缺补漏,深化理解,能收到正面讲述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巧设问题,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解题训练,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复习课教学中,更需精心设计,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些问题,虽然背景知识点不同,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体现着相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精心编制相关题组,让问题情景中的“疑”与“难”在明确的解题思想与方法的辐射下浮显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重要的解题思想,“数”和“形”是数学学习的两个基本对象,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使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助形”,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在数形结合的专题复习编制了下面一组题:

(1)在(0,2π)内,使sinx>cos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如果复数z满足|z+i|+|z-i|=2,那么|z+i+1|的最小值为_____。

(3)关于x的方程ax=-x2+2x+a(a>0,且a≠1)的解的个数。

(4)已知x+y+1=0,求的最小值。

通过这些题的训练,学生对“数形结合”主要的四种类型:①三角函数线与三角函数图象的应用;②复数的几何意义;③函数图象在解方程、不等式的应用;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有了比较全面的和完整的认识,这可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课本知识对每个教师而言已经不再是难题,但对每一位学生而言,掌握定理、公理和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领,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暴露自己在思维过程中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障碍,教师要放慢节奏,给予学生自我反思和订正的时间与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布白”的艺术,“以虚当实,虚实相生”,让学生在利用想象真实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思考、品味幽远的意境,体验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1]姜广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校园(中旬),2018(6).

[2]卢建状.高中数学创新题分类解析[J].中学数学杂志,2004(11).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