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将高中美术与地方资源相融
2019-03-15唐佳霓
唐佳霓
摘 要: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后,学校美术教育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在这种背景下,将详细介绍美术教师如何将甘肃具有代表性的美术资源——彩陶,融合到高中美术《工艺》模块的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彩陶纹样;高中美术;地方资源;融合
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后,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发现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根据高中美术《工艺》模块的新课程要求,将甘肃具有代表性的美术资源融合到高中美术日常教学中。
《从彩陶纹样出发——了解点线面》是笔者针对高中美术《工艺》模块中《陶艺的装饰》与地方资源相融合而自主设计的一堂课。本节课的出发点是甘肃省博物馆内展出的众多彩陶罐。在上课前,先带领学生参观甘肃省博物馆。通过走访博物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甘肃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有着很丰富的彩陶文化和资源。有了这样的前期走訪活动,再回到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熟悉且充满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引入环节”通过播放学生走访甘肃省博物馆时拍摄的一组视频,让学生对课程有一种亲切感。然后通过“启发式”教学,让他们畅谈参观博物馆后对我省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再结合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到彩陶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讲授新课”的环节中,因为学生已经对我省彩陶有所了解,故而可以直接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美丽的彩陶是由什么组成的?”讲授此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美术鉴赏》的知识,启发学生“艺术的基本语言——点、线、面”,从而开启认识“点、线、面”的大门。
在课程进行到“新课讲授”的第二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通过彩陶纹样中不同点、线、面的组合,让学生感受不同组合产生出不同的美感。再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点、线、面在实践应用中给人怎样的感觉”。这个部分内容的讨论笔者认为是课堂的重点,学生自由讨论的结果是出乎笔者的意料的。他们的小组总结说得很好:“有点的地方可以引起我们的视觉注意,点的大小也有方向性,比如大的点让我们感到有靶心的中心感,散落的点会有星辰的散落感;线引起我们的视觉的方向感、有指向性;面可以让我们的视觉有稳定性。”当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时,老师在课堂上的身份就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授者”,而是“引导者”。此时我们只需要总结、补充一下他们的结论:“点在彩陶纹样中虽不单独构成画面,但点在画面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圆点在彩陶纹样中是视觉中心,给人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间,点无疑是彩陶纹样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折线的节奏感、方向感给人活泼、转动的感觉;流畅的曲线绘出的动感强烈的纹饰,像千姿百态的黄河浪涛,奔流不息地涌动,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象征。”“面是相对于点和线而言的,点扩大了就成了面,线向横的方向扩展也成了面,面有实的面,也有虚的面,大面积纹样的面是实的面,纹样与纹样之间形成的间隙是虚的面。”
有了这样的启发、引导之后,笔者在“课堂练习”环节中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彩陶罐。此部分的内容是抛开“马家窑”“仰韶”等经典文化类型而言的,在设计初始,笔者是想从纯视觉“美”的角度来让学生进行尝试、体验的,但课后,通过对于课堂的回顾、反思,笔者认为可以加一些纯理论的知识,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将历史知识如“仰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点”“马家窑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点”等与本课相结合,以达到扩展知识深度的目的。
回顾本节课,笔者认为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让学生不仅在理论层次了解到“甘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久远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对于彩陶的了解也不再仅停留在书本中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我们都可以通过走访甘肃省博物馆,找到相应的文化踪迹。通过本节课的讲授,笔者认为从课堂走出去,把课堂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近距离体会这些史前文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再通过课堂教学,启发他们将看到的彩陶纹样,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来,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甘肃特有的文化,也从另一个方面丰富了他们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运用。纵览整节课,笔者认为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从作业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点、线、面”的魅力,也体会到了彩陶的魅力,达到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目标。当然,这样的教学笔者只是作为一种尝试,还很不成熟。在教学中笔者还有以下疑虑: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如何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以上所述为笔者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如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上,笔者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美术课变成学生真真正正“乐学”“乐思”的校园“乐土”!
参考文献:
[1]肖晓阳.现当代艺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艺术教育,2008(2).
[2]黄建新.乡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