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瑶族女书的产生和衰落分析广西瑶族女性感情观的变化
2019-03-15朱敏朱莉
朱敏 朱莉
摘要:瑶族女书是世界文化遗产里一朵不可被复制的奇花,它是专属于女性的文字,这种文字在过去被在当地妇女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书已经慢慢不再被当地妇女广泛使用了。而瑶族女书的出现和衰落都和瑶族女性的感情观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分析其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瑶族女书;产生;衰落;感情观
一、瑶族女书产生的客观因素和广西瑶族女性的早期感情观
(一)瑶族女书产生的客观因素
首先从地理因素来分析,瑶族女书产生地区是大多数聚居在广西,广东,湖南的山岭汇聚交界的地区。据历史记载瑶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这个民族自秦汉后几乎一直在迁徙中。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一些和汉族等先进民族接触较多的瑶族,由于受到了汉族的先进的文化影响,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变化也比较大。
其次,从文化因素来分析,女书作品中大多没有关于天灾人祸的描写,而最常见的记录是“走日本”的悲惨经历,以及亲人去世的痛苦。这证明女书流行的地区没有太严重的经济问题。当地女性虽然也处于社会底层,但她们幸运地享受了少数民族相对的自由。这种淳朴又宽容的文化背景给提供让女书生存传承的沃土。
最后,从女书流传区域的传统习俗来看,这些地区至今还有着浓厚的瑶族意识和习俗。比如他们有专门的祭盘王,斗牛等的特俗习俗,而哭嫁,唱歌堂,不落夫家,打花带,吹芦笙这些传统的婚嫁习俗也一直保留较好。这些较为特殊而且相对自由的习俗都可以被认为是女书产生的条件。
(二)从瑶族女书产生的客观因素分析广西瑶族女性的早期感情观
第一,友谊至上,婚姻认命
由女书产生的客观条件可见,女书的使用者具有比较复杂的人文历史背景,在女书的流行区域里形成了可能既有汉俗又有瑶俗的独特的地方文化,这也造就了当时当地的女子既开放也保守的感情观。女子之间的如果有心意相通的朋友就可以认“老同”,她们可以和自己的“老同”用书写女书信件的方式互相安慰互相打气,有了纯粹的心灵挚友的陪伴让她们在旧时代卑微的社会生活里也可以过的相对没那么悲惨和绝望。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瑶族妇女可以享受较大的交友自由,她们也非常重视同性好姐妹之间的情谊。因此可推测,女书的使用者并不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人生唯一的追求,反而用女书去缔结超越爱情和亲情的友情,用来达到自身的精神世界的愉悦和完整。
第二,抒发情绪,关注自我
瑶族女书的出现可以让相隔遥远或者不方面时刻见面的人也可以传达感情,这应该是当时女书妇女创造女书的最大动机。有了这么神奇的文字,女子们便可以在她们锁定的朋友圈里诉说自己的喜乐悲苦,尽情地发泄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必担心长辈,丈夫或者其它不相干的人的看法,因为这些文字是专属于女性的。在女书中我们看到了当时妇女生活里的种种悲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因此推断女书让过去的女子可以有机会缓解心里的苦闷,她们心理健康相对良好,和同时期汉族妇女相比,比如那种因感情不顺而投河自杀的悲惨事件就很少发生。
二、瑶族女书衰落的客观原因和广西瑶族女性的现代感情观
(一)瑤族女书衰落的客观原因
女书是女性用女性文字写出了女性之情感和心声,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令人惊艳的作品。但是女书仅限于局部的女子间流传的独特方式也恰恰局限了它自身的发展。从女书的内容上看多数是女子之间的苦情诉说,基本没有关系到主流的经济,政治或文化的主题,没法编成教科书去大面积传播;从女书的流传特点来看,过去多用手抄,刺绣等方式传唱或单独教授,没有广泛的传播的印刷,而且很多女书所有者去世时往往焚烧书稿,这种人去书亡的习俗使女书的传播受到了局限,继续传承的困难极大。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变化巨大,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各民族的妇女都享有了和男性一样的话语权,妇女也不再受到压迫,同时也不再需要过去那种单独的隐秘的倾诉情感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更便捷的交流方式,那么女书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意义,其传承和生存不可避免的出现危机。
(二)从瑶族女书衰落的客观原因分析广西瑶族女性的现代感情观
过去女性的爱情婚姻都没有自主权,而在现代社会里少数民族妇女和汉族妇女一样都受到先进文化和观念影响,受教育程度整体提高,接触外界的机会也很多,所来以用女书来结交朋友和维持情感的方式肯定是逐步消亡的。瑶族女性在交友婚恋的感情观念只会越来越接近现代社会的标准,但一些传统的喜庆的婚嫁习俗应该还会保留和延续,那些习俗可以凸显她们的少数民族特色。
三、结语
女书作为女子在过去的重要情感依托和出口,它真实的反映出了历史上瑶族女性的感情观。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女书的传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现代的女性也不会再诉求于女书去传递和表达情感,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女书时代已经结束了。
参考文献:
[1]宫哲兵.江永女书是甲骨文时代的古文字吗[J].永州:零陵学院学报,2003 (1).
[2] 李君.湘南桂北女书文化圈中的女性民俗[D]. 中南民族大学,2012 .
[3]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二十年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3 (02).
[4]远藤知枝,黄雪贞.女书的历史与现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