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生存现状调查及衰落原因分析
2016-12-19谢佳
谢佳
摘要:本文对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起源与传承进行了梳理,对其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剖析了造成舞蹈衰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安阳 民间舞蹈 军庄秧歌 调查 衰落
“军庄秧歌”是流传于安阳滑县道口镇军庄村的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因流传于此地而得名,它源于清乾隆年间,以古朴豪放的表演风格、恢宏磅礴的表演气势、通俗浓郁的乡土气息、个性张扬且和谐统一的动律而著称,是军庄村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2004年它因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被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保护名录。
“军庄秧歌”表演角色由门鞑、公子、鼓手、棒手、花旦青衣、岔小子组成,均由男性扮演,且成对出现,动作造型各异,个性鲜明。演出分“进场”“武场”“文场”三个阶段。“武场”即跑场,“文场”由伞头演唱和岔小即兴表演韵白快板。军庄秧歌的唱腔曲调十分独特,大多用十字韵,表现内容多为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唱腔高亢激昂,富于戏剧色彩,较难把握,唱调韵白乡土气息浓郁。
一、起源与传承
“军庄秧歌”没有发祥的确切记载,但据多方走访后得知,军舞最早是从天津一代传来的。据艺人杨海林(1931年生)、王守云(1954年生)等讲,军庄原来是码头,听前辈们说,军舞是通过天津客商传授的。笔者在民国十二年《浚县志》找到了如下记载:“邑内镇市之大者为道口镇,西北临卫河,行舸直达天津。商时居此购粮下运,津埠洋货亦多籍此内输,故三里湾(今军庄)数里之长,船之杂沓……”足见当时与生意兴隆的道口镇隔海相望的军庄是商家船只停靠和船家落脚之地;艺人们又讲,这些船家客商多来自天津,由于道口“玩会”盛行,会玩秧歌的船家在军庄落脚后,便在会中传授了秧歌。于是,秧歌在军庄落了户,并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军庄秧歌”。
据老艺人杨海林、王自安等表述,河西火神庙前尚存一座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重修火神庙的石碑,碑中虽无军庄秧歌演出的记载,但据前辈人讲,在那次重修火神庙时,军舞确确实实参加了当时的拜神活动。
军舞在抗日战争期间停止了近十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较好的发展,到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其一般在年节社火、民间喜事庆典时演出,影响范围广、演出活动多、成绩骄人。秧歌会在滑县、浚县及周边地区享有盛誉,经常被邀请到浚县柴湾、大伾山、浮丘山、瓦岗和周口等地演出,本地演出更是不胜枚举,活动主办方一般将交通费、烟酒茶饭等作为演出补偿。军舞也在此期间获得了多项荣誉,如:1997年浚县大伾山庙会金奖,并获奖金300元;70到90年代滑县有关庙会、灯棚大会演出多项一等奖等等。当时《河南日报》还对军舞作了专题报道。
军舞昔日的辉煌,也给当时秧歌会成员的生活带来了好处。秧歌会的演员因为经常出外演出或比赛,见多识广,熟人也多,受人尊敬,出外办事只要说是军庄秧歌会的,人们立刻会肃然起敬,通常都尽可能的给予方便。此外,军庄秧歌会成员在婚姻上也较之同村或普通农村百姓顺利得多,因为具备特殊才能,加之军舞在全村的重要地位,艺人很容易获得女子们的青睐,甚至有的姑娘会主动“出击”获得姻缘。她们都以嫁给军庄秧歌会成员为荣,婚姻成功率很高,很少有家长不赞成的。
昔日的辉煌让人兴奋不已,但1997年之后,军舞因为种种原因,渐渐走入了低谷。
二、军庄秧歌的生存现状调查
(一)社团与传承人
军庄秧歌以村为单位,组成“军庄秧歌会”。下设表演队、乐队和后勤服务队。全会以会首统领,会首是一个由十几个人组成的领导集体,演出等有关事宜须经会首集体讨论后决定。主要传承人多年事已高,因身体不便、耳聋等身体原因已不再从事舞蹈的传授工作,而年轻人不愿意学或因打工等原因没时间学,热情度不高,青黄不接的现实致使部分技艺流失。此外,表演技艺普遍低下。大部分传承者只因参加过演出就担当起传承重任,几乎没有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的经历,学历偏低。年轻人疲于应付,缺乏钻研精神,参与活动不主动、较难组织,缺乏老民间艺人的高度热情和精湛技艺,缺乏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
(二)演出活动与创新
军庄秧歌自1997年以来的演出活动不甚乐观,一度中断了其主要传承活动——正月二十九滑县火神庙会的演出。今年庙会演出,表演队、乐队都做了部分调整。队伍人均二十多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多数。乐队边鼓、马锣、大锣等主要乐器,因为较难掌握,传承人断层,所以演出时还是老人上场。除新生代力量外,军庄秧歌还根据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革新了许多岔词及唱词内容。删除了十字韵唱腔演唱环节;在款式、颜色等方面对演出服装进行了加工革新;表演由原来的纯祭神转变为现在的娱乐、祁福和庆祝。另外,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增加了有商业宣传信息的助演项目。笔者从中看到了其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动机”,展现了艺人和当地群众的智慧与非凡创造。
(三)经费与排练场地
“军庄秧歌”长期以来一直无专项活动经费,发展中的经费短缺问题凸显。每次演出费用均由各家各户凑钱,长期下来艺人和村民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此外,军庄秧歌会一直以来主要在村委会大院等临时场所进行排练,无专门的排练场地,排练时靠艺人们哼唱或乐器进行伴奏,受地方小、条件差、伴奏太原始等局限,艺人们动作往往不能舒展,活动范围受限,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效果和发展。
三、当代环境下“军庄秧歌”衰落原因分析
“军庄秧歌”在当代环境下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军舞的衰落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共同原因。
(一)现代化的冲击
首先,现代化使人们得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电视传媒、电脑网络等为特征的当代大众文化占据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中心,村民们通过现代传媒方式认识世界;通过便捷的交通、外出打工,感受现代都市的时尚和新潮……他们看到了城市与农村生活的较大差距,纷纷涌向城市图求发展,或虽在故乡却努力改变其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跳西方的迪斯科、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些现代化的取向为现在的农村青年所青睐,对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则认为是落伍和土气,有的甚至一无所知。
其次,艺人们“固守自封”思想的阻碍。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使离乡进城成为当下安阳农村呼应成势的迁徙流。虽然繁华的都市使部分人获得了城市身份和物质财富,但更多的则是被现代城市文化所碰撞、挤压和胁迫,由此“乡土情结”日益强烈,人们经常会回味起依然安适的乡土生活。这些造成了地区民间艺人将本土的艺术封闭起来,作自恋似的赏识,没有将民间艺术置于人类和发展的这一大视野中进行看待,与“世界化”呈现对立统一的态势。
第三,当地“现代化”商业活动的影响。由于军庄村的豆腐生产和经营近年来引起了较大反响,本村村民多数以此作为谋生手段,民间艺人每天忙于豆腐经营、销售等事宜,无暇顾及舞蹈的挖掘与创新……
最后,现代化造成了民间艺术活动的淡化。民间艺术活动是民间舞得以生存、发展、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西风东渐,安阳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味道”越来越淡了,民俗活动氛围远不比以前浓厚,民间舞蹈艺术萎靡不振也在预料之中。
(二)舞蹈自身发展的原因
1.传承方面
民俗学认为,民间舞要想得以较好传承,在传承人这个层面上,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传承人意识、传承人素质和传承人状态。“军庄秧歌”一直以来都是在漫长周期性、集体性的表演活动中,以口头传承、表演等方式进行传承的。二是它的主要传承人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相当一部分只因参加过舞蹈演出,就担当起了传承重任,没有进行专门的传授培训,对本土民间舞蹈缺乏长期的实践和认识,不尽具备编创水平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此外,目前主要传承人年事偏高,技艺传承存在困难,“军庄秧歌”的十字韵唱腔等技艺更是随着艺人的离世而流失。三是民间舞蹈传承范围受限。当代的农村青年受现代化思潮影响,没时间或不愿学民间舞蹈,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加上民间舞蹈的特定地域传承限制,造成了传承困难。
2.市场机制
“军庄秧歌”的传承方式及传承群体,直接影响了其表演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自古以来舞蹈艺人中没出现以舞蹈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职业舞蹈人”,舞蹈表演都是非职业化的。传承群体的素质决定了其闭关自守、不审时度势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没有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注重借鉴成功运作的市场化表演经验,没有树立市场化表演理念,单纯依赖政府扶持等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舞蹈语汇
军庄秧歌以“跑”和少部分自创生活化动作贯穿舞蹈始终,存在单一乏味、动作衔接不自然、原始遗存过于浓厚,缺乏质感、美感和丰富性等问题;构图上队型变化少,作品仅停留在舞蹈构图的初级“叙述”阶段,舞蹈画面缺乏生动的表现。民间艺人以热闹为表演宗旨,不注重舞蹈表现性层面的提炼和舞蹈审美度的提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表现力对于当今民间舞蹈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欣赏乏味和兴趣骤减。
(三)资金短缺的影响
民间舞蹈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持。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支撑,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阻碍军庄秧歌发展的一个不可小视的因素。瞻望民间舞蹈发展的漫漫长路,不无忧心。
四、结语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军庄秧歌”和众多中国民间舞蹈一样呈现出不良的发展态势。我们应充分认识民间舞蹈重要的文化价值,清楚窥探其当前发展的严峻性,及时、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民间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伟业,也是全天下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国舞蹈研究所和中国舞蹈词典编辑部.中国舞蹈词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3]华筠.说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