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动防撞研究
2019-03-15洪茂枝
■ 洪茂枝
(1.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04; 2.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4)
1 引言
近年来在中国的江河大海上,一座座“世界之最”的桥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路桥梁80.53万座,高铁桥梁累积长度超过1万公里。目前在世界上已建成的主跨跨径最大的前10座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梁式桥中,我国分别占有7座、6座、6座和5座。中国的桥梁事业已融入了世界桥梁事业的整体发展格局,“中国桥梁”正如“中国高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伴随我国桥梁建设及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跨越通航江河、港区和海峡的大型桥梁数量逐渐增多。而与此同时,全世界船舶正向大型化、高速化发展,艘次、吨位和航速都不断增加,这使得桥梁和通行船舶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船舶撞击桥墩的事故亦不断增加。船撞桥事故不同于一般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桥损船毁人亡、航道受阻、陆上交通中断和货物泄漏等严重后果,并且重建桥梁和疏通航道的费用十分惊人。
本文主要针对船撞桥事故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航运行业先进的应用技术,整理出桥梁主动防撞的措施及手段。
2 船撞桥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黄石大桥在1993至1994年短短两年就发生了19起船撞桥事故;武汉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自1957年建成以来至少发生70余起船撞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的大事故有10多起;南京长江大桥建桥至今也至少发生了30余起船撞桥事故;重庆白沙陀大桥发生的船撞桥事故甚至达到了百余起之多。根据2013年及之前国内外916起桥梁事故进行统计,得到以下数据图(图 1):
图1 桥梁事故大类统计图
从图1可以看出,桥梁事故中桥梁碰撞事故171起,属于桥梁使用阶段发生事故最多的类型,而其中船舶碰撞(船舶碰撞119起、汽车碰撞38起、火车碰撞14起)又是桥梁碰撞事故中比例最高的(占69.6%),同时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
船撞桥会造成多方面的损失,包括:桥梁结构损伤、船舶损伤、人员伤亡、公共心理冲击等。引发船撞桥事故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为失误,包括:责任意识不足、麻痹大意、操作不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
(2)自然环境恶劣,包括: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大雾造成能见度不足、河道变迁、水流条件不佳等。
(3)技术故障,包括:船舶技术达不到要求、出现脱锚或断揽现象、雷达故障、GPS故障、船舵故障以及其他设备故障等。
(4)航行管理问题,包括:航道交通服务系统、助航系统等存在缺陷。
(5)桥梁结构及设计因素,不合理的桥梁选址、结构设计以及防撞设施的不足将增大船撞桥事故发生的概率。
3 主动防撞研究
主动防撞是指在桥区水域采取预警、导航、引航、水上交通管制等综合措施减小船舶撞击桥梁的概率。在繁忙河道上的桥梁,借助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航标(包括:桥梁标志、虚拟航标)、AIS、雷达、甚高频通信系统(VHF)、GPS定位、CCTV等多视角监控系统等,实时掌控大桥周边的船舶航行动态,指挥船舶按规定航线航行。
3.1 主动防撞主要手段
(1)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作为船与舶、船与桥避免碰撞的主要措施之一,AIS增强了ARPA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的功能,在电子海图上显示所有船舶可视化的航向、航线、船名等信息,改进了海事通信的功能,提供了一种与通过AIS识别的船舶进行语音和文本通信的方式,增强了船舶的全局意识,使航海界进入了数字时代。
不足点:数据更新不及时。根据国际标准,船舶发送AIS报文时间间隔跟自身船舶类型及航速有关,航速越快时间越短,反之时间越长;GPS位置精度不高;很多小船没有AIS,而大船会手动关闭AIS,无法控制;船舶静止时,AIS可能处于关闭状态,对于脱锚、漂移等情况不适宜。
(2)VHF(船用无线电通讯系统)
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VHF通信仍是船舶导航、避让、海事救助以及安全信息发布的重要手段。它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不可缺少的必备,具有国际标准,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通用通信手段。
①具有船舶遇险救助及协调通信功能。一旦发生危险,船舶可及时向邻近VHF岸台或邻近船舶发出报警信号,岸台值守人员听到求救呼叫后,可立即通知有关港航部门组织施救。
②具有航行安全信息广播功能。通过VHF通信网每天定时向所有船舶播发各种航行通告、气象水文预报、上下水船位信息,以及突发性灾难信息,以利于船舶的安全航行。
③是船与船之间航行避让的必备手段。船舶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移动电话的号码,用VHF电话互通避让信息是方便可靠的手段。
(3)雷达(Radar)
雷达在能见度不良时为监管人员提供了必需的观察手段,同时弥补了AIS数据更新不及时,无AIS船舶的监管。优点:目标位置及方位精度高、反应快;可以快速捕捉区域船舶及航行轨迹;实现偏航报警;不受夜晚影响;缺点:单独使用无法获取船舶静态信息(船名、呼号等);建设费用高,受雨雪天气影响。
(4)视频监控
运用视频监控不但可以实时记录桥区船舶航行动态,同时还可以启用桥区船舶驶入驶出提醒,可以实现图像识别以及船舶定位跟踪。
(5)激光
利用激光反射成像,判断桥区过往船舶是否超高,能够有效预防船舶顶部撞击桥梁。
(6)广播
对桥区船舶进行声音警示,辅助手段。不足点:会造成噪音扰民。
(7)测流仪
测量桥区水域流速、流向、水深,用于辅助船舶航行。
(8)测风仪
测量桥区风速、风向,用于辅助船舶航行。
(9)潮汐测量仪
测量桥区水域潮汐,用于辅助船舶航行。
(10)强光束
这是一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在夜间提醒船舶避让前方桥墩。
3.2 主动防撞信息源及功能
(1)助航标志:包括航标、桥梁标志(属航标中的一种,安装在桥梁上)、虚拟航标(AIS中的一种,可在电子海图设备上叠加显示)等;
(2)AIS:提供船舶静态信息(MMSI、IMO 号、船名、呼号、船长、船宽、吃水、船籍国等),船舶动态信息(GPS位置、航速、航向、船首向、航行轨迹等),短消息通信,偏航报警,预测船位,定位跟踪,驶入驶出桥区提示等;
(3)VHF:实时语音对讲,遇险救助及协调通信,航行安全信息广播等;
(4)雷达:测定实时的目标(船舶)距离、方位、大小、轨迹,预计达到桥梁时间,偏航报警,预测船位,定位跟踪,驶入驶出桥区提示等;
(5)视频监控:实时视频录像,定位跟踪,驶入驶出桥区提示等;
(6)激光:超高报警;
(7)广播:用声音提醒船舶注意事项(辅助手段);
(8)测流仪:测定流速、流向、水温、水深等;
(9)测风仪:测定风速、风向等;
(10)潮汐测量仪:可提供实时的潮高;
(11)强光束:用强光提醒船舶注意桥梁(辅助手段)。
3.3 主动防撞主要作用
主动防撞主要作用总结如下:
(1)对桥区船舶通航进行监管;
(2)对桥区船舶航行动态有个直观展示,做到全局把控;
(3)判断船舶是否偏航,预测船位判断船舶是否会撞到桥墩;
(4)判断船舶是否超出限高;
(5)可与桥区船舶相互通信,保持互动;
(6)收集和推送桥区助航信息;
(7)可以联合多部门,展开桥区和指挥中心的联动作业,应急抢险等。
4 结语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中陆运和水运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两者都离不开桥梁。船撞桥事故在世界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发生,船撞桥事故的频率远比我们想象得更高。由船撞桥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是惊人的。
主动防撞技术要结合被动防撞设施,才能做到“攻防兼备”,大大减少船撞桥事故发生,降低桥梁及船舶的损坏,保证桥区通航安全。然而无论主动防撞还是被动防撞,都是从技术层面防御船撞桥事故发生。技术是工具、是手段,而人是这个事情的主导者、参与者。人是第一要素,再好的技术,也需要人们去融会应用、规范管理、遵守规则,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船撞桥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