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9-03-15王俊
王 俊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深化使世界正步入一个相互依赖、共同促进与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市场,跨文化商务交际应运而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表面上属于经济活动,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由于交际双方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和语言的差异不可避免,信息传递会出现缺省或偏差,从而影响交易或合作的达成。面对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要想使译文文化适切、功能充分,实现预期交际目的,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可能发生的误解、矛盾或冲突降至最低,有效促成交际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1 译者主体性
翻译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信息、文化和思想的传递,作为传递使者,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非同寻常。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热点的转换让译者从幕后走向前台。译者既是源语文本的读者,又是译语文本的作者,双重身份决定了他在翻译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随着2003年《中国翻译》杂志“翻译主体研究”专栏的开辟,我国翻译学界的众多学者开始将翻译主体性作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实施人,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在理解并尊重源语文本的前提下,除了对源语文本的语言形式、文体结构做出改变外,还会根据自身的文化意识、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经验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形象和术语实现语篇转换,这些都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实施。由此可见,“译者主体性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1]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选择源语文本,根据源语文本内容和译语文化特点确定译语文本风格,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完成语际转换。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译者主体性表现为在跨文化意识驱动下,超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在译语语境中成功再现源语文本的内容和思想,促进文化交流与商务交际。
2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2.1 文本类型
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3类。信息型文本重内容轻形式,强调信息传递的等效等值;表达型文本重在表现源语作者的思想和风格,注重形式和美学效果;呼唤型文本突出可读性和宣传性,意在感化受众。
文本类型决定文本功能,一个文本中通常是几种功能兼而有之,一种为主,其他为辅。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本多为信息型文本(如单证合同、公文信函等)和呼唤型文本(广告宣传、产品说明书等),这两类文本的预期功能就是在目标语文化中再现信息和劝诱功能,有效传递信息,唤起读者反应和行动。
文本功能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就不同,译者的主体性表现程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信息型文本文体规范,语言简洁,翻译时可直接套用固定格式和表达;表达型文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行文严谨,强调作者至上,译者不能任意发挥;呼唤型文本为激发读者欲望,词藻华丽,语言夸张,译者可以用译语读者熟悉的语用方式适当重写原文,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表达型文本里的译者大多属于隐身角色,而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则更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
2.2 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应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是核心,是所有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译者主体性除受到语言制约外,还受到翻译目的的约束。每一个翻译行为背后都存在着特定的翻译发起人,发起人的要求决定了译文在译语语境中预期的交际目的或功能,不同发起人对译语读者,译语接受的地点、时间以及期望译语实现的交际功能等的要求都不一样。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认识到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翻译的重要性,翻译日渐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的目的就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主要目的,翻译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实现。翻译发起人关心的不是译者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地再现了源语文本,而是译者能否通过翻译行为帮助他提高销量,促成合作。秉承“顾客就是上帝”、“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等宗旨,为使译文朝着能够被发起人接受和认可的方向发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根据发起人的要求调整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时不得不违背翻译原则和职业操守,成为简单的翻译工具,其主体性、价值性不断弱化。
如果说翻译中“求真”是求原文之真,那么“务实”则是求译文之用,离“务实”越近的译者往往离“求真”就越远,如何达到偏左之真,也是偏右之用的最高翻译境界,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广大译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2.3 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
只有以听众、读者等接受者为中心的翻译才有可能实现其交际功能与目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冲突是译者无法回避的一个主要问题,译者应成为不同文化的解读者和传播者。
现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由于部分译者缺乏读者意识,忽视读者的文化背景与语用习惯,忽视读者缺少解读译文需要的互文视野,也无法凭想象填补“语义空白”的事实,采用极端的“归化”或“异化”的翻译方法而造成的误译、欠额翻译等现象俯拾皆是。
对于一些光顾频率高,长期合作的客户,中国人喜欢用“old customer”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或认可,而在英语中“老”往往代表着没有价值,正确的翻译应为regular customer;中国企业的外宣资料里获奖介绍、套话和壮辞占据较大篇幅,引经据典,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内容空泛,国外企业多以标题形式展开对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产品种类、目标愿景等客观介绍,用数据说话,语言简洁,内容平实。
语际间的翻译,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视文化而不见。如果译者忽视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一厢情愿地凭自己的理解和美好设想全盘照抄源语文本,硬译、死译,就会导致译文浮于文字表面,缺少文化内涵,结果只能是水土不服,收效甚微。
3 树立意识,推动交流
3.1 目的意识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作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翻译目的不仅主导着翻译过程,还会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分为①译者的基本目的;②译文的交际目的;③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2]
“通常,翻译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Venuti: 2001) 目的论从全新角度论述了译者主体性,让译者拥有了更大的决策权。
跨文化商务交际翻译的目的是通过译文向特定人群传递相关产品或服务信息,挖掘潜在对象,实现合作与交流,实现译文在译语环境下的交际效果和经济效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翻译目的和译语读者的相关情况,从文本类型与功能出发,以译语为归宿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译文的预期信息传递和/或呼唤目的。
3.2 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主要包括3个层面:即读者,读者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读者的需求。”[3]在译语文化中,源语文本只是促成译语文本产生的一个刺激或信息来源,译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方式将源语文本改造、打磨成满足读者需求的译语文本。相对于源语文本来说,译语读者是多层次的、变化的,是影响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不被读者理解或接受的译文就失去了应用价值和存在意义,特别是对以译语读者为核心,以呼吁读者采取行动为目的的呼唤型文本来说尤为突出。
跨文化商务交际双方来自不同国家,语用习惯和价值取向不同,解码重组传递信息的思维方式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的虽然是个别词,实际上面对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译语读者需要的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地道的译文,而不是翻译稿件。要想在交际双方中找到契合点,实现等值等效的信息传递,译者就应以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互利双赢、平等对话的交流模式为己任,尊重多元文化事实,充分关注并了解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需求,认真分析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解读力偏差,深刻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以服务和满足译语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寻求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有效减少并消除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3.3 主体意识
交流以翻译为载体,翻译以交流为目标。翻译的目的是为跨文化交流搭建对话平台,在保持不同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彼此间的通约性,推动交流与创新,只有改造才能创新。源语文本的不完全性给翻译提供了改写、改造的可能与空间,译者主体性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决定了译语文本能否被译语读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随着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译者可以通过对语言和文体进行缜密的分析、比较、选择、整理、修饰、加工后赋予译语文本崭新的生命,圆满完成语篇间的文化转换。
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必须以服务翻译目的为宗旨,以忠实原文为前提,以实现预期效果为归宿,适当摆脱源语篇章结构的束缚,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与方法对源语文本进行合理的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编译或重构,虚实互化,以适应译语读者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促进文化交融与经济繁荣。
4 结束语
作为跨文化商务交际双方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译者的作用不言而喻。跨文化商务交际不只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全球化语境背景下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译者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多元文化意识和外事操控能力,在尊重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的前提下,遵循内外有别的翻译原则,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克服文化差异的影响,合理运用翻译技巧化解冲突,消除壁垒,打通疆界,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确保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