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域三变量视角下微语言的语言特征分析

2019-03-15周芬芬

关键词:语域句式网民

周芬芬,戴 果

(1.湖南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际已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由此涌现出各种各样有别于传统用语的微语言。“微语言”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逐渐地在影响以及改变人们的言语交际方式,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它是人们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交际方式而采用的一种语域变体。Halliday等人认为不同语域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它能客观地记载并反映文化。所以微语言这一特殊语域能反映当代社会的网络语言文化。以微语言作为语料,把语域三变量看成一个整体,从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对其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得体运用微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探索微语言在映射人们语言习惯反映当代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阐释这一特殊语域的文化内涵。

二、语域三变量的相关内涵

“语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Reid提出,之后Halliday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指出语言环境对于语言的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在使用和表达的过程中会受到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一)语域三变量的起源

语域与语境密切相关,它起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人类学家Malinowski在30年代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他强调在研究语言功能时,语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后Firth继续把语言环境作为研究的重点,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1964年Halliday在著作《The Linguistics Science and Language Teaching》中初步创建了语域框架,对语域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语域是“语言使用的功能变体”,即随着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形式的变化。并指出语域包含了三个变量:“范围(field)”,“方式(mode)”,和“风格(style)”。由于“风格”一词有多种解释,可以理解为“语体”、“风格”、“文风”等,会引起分歧,因此Halliday于1978年在著作《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中,将其进一步完善,借用Gregory的“基调(tenor)”来代替“风格”一词,并指出语域是情境语境的具体表现,他认为语域通常是指和某一特定情景相联系的意义结构,所以不同语域之间的区别不再被认为仅仅是形式上的区别,而是意义上的区别,且后者决定前者。1985年Halliday和Hasan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 grammar》中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语域框架,把语域的概念总结为说话人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语言变体,语域即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语言的变化形式。

(二)语域三变量

语域三变量的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语场(话语范围)——交谈的话题及场地等情景因素。简而言之,就是指语言交流的具体事物或活动,即整个语言事件中的背景,如科技、宗教、艺术、法律、体育等方面。

语旨(话语基调)——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主要指话题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会因为身份、社会地位及角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域,人们在交际时,都会有意识地选择和构建自己的语言,从而正确的传递信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式(话语方式)——在语言活动中所采用的媒介或渠道。主要指语言交际所使用的媒介或渠道,即语言的表达方式,如口语与书面语等,其中还包括了修辞手段等。

以上三变量分别影响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种要素决定着语言的特征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三、语域三变量下微语言的语言特征分析

中国网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微语言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变体,有着不同于传统用语的语言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发展和体现,这主要得益于其所依赖的特殊的语场、语旨和语式。

(一)微语言的语场分析

如前所述,语场指的是交谈的话题及场地等情景因素。微语言是网民为了适应网络交际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在网络上进行日常交流与交际的言语,具有创新、简洁、幽默、随意等特点,能满足人们在网络交际时的需求。所以微语言的语场涉及网民在网络交际的整个过程,其中就包括网民在社交应用上聊天、发帖、评论、消费等活动。由于当代社会追求独特创新以及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随意性,因此,网民在交际时就会创造出一些不同于传统用语的词语、句式等。网络环境决定了微语言的语场,而微语言的语场特点决定了其词汇的特殊性。其中包括“小哥哥”“小姐姐”“亲”“童鞋”“大佬”等称呼用语,“好嗨哦”“我酸了”“我晕”“我醉了”等直白的表情绪用语,还有一些出自电视节目、课本教材、社交软件以及歌词中被创新改造后的用语。

如在网上购物时,买家向卖家发问:“客服小姐姐,在吗?这个商品买2件可以优惠吗?”“亲亲,可以的哦。”网络交际双方在不认识的情况下,使用“小姐姐”“亲亲”等微语言称呼用语形象地描述了交际双方希望拉近彼此的距离以促成交易达成的愿望。如里约奥运会上,记者与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对话,记者:“你游了58秒95。”傅:“58秒95啊?我以为自己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记者:“你觉得今天这个状态有所保留吗?”傅:“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在这个对话中,“洪荒之力”的使用体现了傅园慧全力以赴地参加了比赛,她用轻松愉快的微语言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努力程度。又如“哇,你又中奖了,真是锦鲤本鲤无疑了。”“唉,我酸了。”“锦鲤”代表有福气,运气好的人,“我酸了”表示“我”吃醋了以及极度的羡慕之情。通过使用“锦鲤”和“我酸了”两个微语言词语,短短两句话就体现了说话人对中奖人的无比羡慕之情,并且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由于人们现在处于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的交流遵循着效率原则和经济原则,网络交际更是如此。网民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崇尚追新求异、简洁方便,所以被创造出来的微语言体现着网民在交际时表达他们新颖独特、快捷方便以及幽默诙谐的情感,这些语言的使用,适应了特定网络情境的需要,网络的交际性质也是由其独特的语场决定的。微语言的使用突破了传统语言交流下的地域,民族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通过网络交流这一渠道形成新的社会空间,建立了新的文化背景。

(二)微语言的语旨分析

语旨指的是特定情景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根据Halliday的语域理论,在交际的过程中,参与者会因其身份、社会地位以及角色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域。每个人在交际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语言,寻找他们认为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句式来传递信息以正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微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是网络生活的展示和体现,所反映的也是网民平时的言语及社会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它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从而得到了广泛传播。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通俗性,所体现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社会关系决定了微语言的词语选择形式,社会关系包括了权势关系和平等关系两个部分。Hasan认为权势关系是指交谈中处于更具有优越地位的一方,从而具有较大的权势。平等关系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简而言之,交谈者之间所共同具有的经历或经验越多,则他们共同具有的社会特征越多,彼此之间将要共有的亲密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则少,则低。正是这种权势和平等关系决定了说话者对微语言词汇形式的选择。

用微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社会交际主体包括家人、朋友、领导与职工、陌生网友以及明星网红与粉丝等,他们在现实环境中的社会关系虽然不同,但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会导致交际主体更具有平等性,则他们的社会距离较小,亲密性更高。社会关系下微语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职业、兴趣、性别等都会影响微语言的使用。

如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用到了“点赞”一词,给予了他对广大群众及干部工作的肯定;而在日常生活中关系亲密的说话者之间表达赞扬之情时更多的会用“棒棒哒”。同样是表达表扬及赞同,不同的阶层的人所使用的词就不一样。又如称谓语的使用,性别的差异会促使人们在网络交际时选择不同的微语言称谓语。在关系亲近的说话者之间,男性多用 “兄弟”“老大”“老铁”或者各种外号开始聊天,而女性之间则多用“姐妹”、“亲爱的”或者各种叠词,如“宝宝”等来称呼对方。

(三)微语言的语式分析

语式指语言交际所采用的渠道或媒介,即语言的表达方式,如口语与书面语等,其中还包括了修辞手段等。微语言创作的主体是青年群体,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因此他们往往用一些新奇、简洁、有趣的词语句式来表达其真实感受。它非常地生动,易于感染旁人,便于传播。由于微语言多为口语化的语言,因此属于口语语体,它的语式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形式多样化

微语言的表现形式多样化。除了纯文字的表现形式,它还包括了纯数字、纯字母、表情包、语音、符号等非文字的元素,用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更直观,也更具有吸引力。如方言类,“扎心了老铁!”、“有木有”;如外来语,纳尼(なに)、瓦特(what)(日语、英语中的疑问词,表“什么”的意思)、萝莉(来自于日本,代表可爱的女生);如数字类,233(表示“哈哈哈”大笑)、666(表示某个人或某件事情很厉害的样子);如符号类,“:-D”表示开心、而“:-(”则表示心情不太愉悦;又如中英文结合体“你ok了吗?”“喜欢她就pick她。”“你敢diss我?”“你有freestyle吗”等,因为其发音特点、通俗易懂的简单形式以及口头语的表达形式,从而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

2.语言形式简洁化

微语言非常简洁。由于人们的交流遵循效率原则和经济原则,微语言使用者交谈随意,所以它只求意义表达清晰,不讲究规范规则。如“戏精”(形容一个人戏很多,很会给自己加戏,喜欢博眼球)、“尬聊”(形容尴尬的聊天)、“佛系青年”(形容一群崇尚一切随缘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撩妹/汉”(形容讨好女孩子/男孩子,获得青睐的一种行为)、“不觉明厉”(是“虽不明,但觉厉”的缩略形式,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的膜拜之情)、“累觉不爱”(是“太累了,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形容事情无法接受却又无力改变时的自嘲)、“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略形式,当一个人道出了让大家无法接受的真相时,可以使用它表达内心感受)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网民迫切需要缩短时间的简洁表达。

3.句式形式重复化

微语言的创造性之一体现在句式上。如“你尽管xxx,xxx算我输”,“你尽管转发,中奖了算我输”、“你尽管复习,考到了算我输”、“你尽管集福,领到一块钱算我输”等。此类句式的运用可以指对方做不成某件概率极小的事情。又如“ 确认过眼神,xxx的人”,“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确认过眼神,是不想理的人”、“确认过眼神,是没睡醒的人”、“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等。此类句式的运用可以吐槽某个人或某件事。重复句式的使用,尽致体现了微语言强大的生命力。

4.修辞手段丰富化

为了使微语言更能形象地表达网民的真实情感,通常有多修辞手段被运用于其中,如比喻、夸张和拟人等,这也体现了网民的智慧。如“我闪了”,表示以很快的速度离开;如“你是魔鬼吗?”,表示不能接受对方一针见血的指责;又如表情包“今天也是快乐的一天鸭”、“元气满满鸭”、“冲鸭!”配图一只鸭子表达了发帖者愉快的心情;还有“锦鲤”“家里有矿”“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小猪佩奇社会人”等。

四、结论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环境密切相联。微语言源于社会现实,在网络中复制传播的同时,折射了现实。同时,语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的精髓是文化。微语言的语言特征所反映的文化意义是网络社会的必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语言的文化意义也在与各种文化的撞击中日益凸显出来,各种词汇、句式等通过创新不断地被丰富、发展,体现了当代人民高效、简洁的生活节奏以及一种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感。语域三变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语言的语言特征与其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以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及发展微语言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语域句式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特殊句式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
有感“网民节”
利用语域预测功能突破听力语言焦虑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