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C理念下的我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思考
2019-03-15吕朝阳
吕朝阳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当前,在职业院校扩张一百万人的背景下,为了区别普通高校,体现出自身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增长点,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关注自身建设与问题,关注国外先进改革经验,建构独具特色的学分银行框架,实现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外之间学分的互通衔接。
1 我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知识共享的浪潮下,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上有超过140个国家或地区创立了多种类型的资格框架或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这样的背景推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产生与试点工作的进行。目前由政府委托开放大学建设的学分银行和开放大学自行建立的学分银行已经超过15家,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已超过47个[1]。有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广东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等。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最新提及学分银行建设文件《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改革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指出,为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的目标,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追溯、查询和可转换。目前学分银行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1)建设缺乏国家法规支持、标准体系不明晰;(2)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共通性缺失,尚未形成需求与运行机制;(3)在学分换算过程中存在换算困难,学校间学分互认存在壁垒;(4)学分银行的市场需求不足,没有来自学习者个体强烈的学分转换需求和社会改革诉求,后期维系困难。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理念,促进我国成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自身建设与特色发展。
2 STC理念的内涵和理论要点
2.1 STC理念发展历程
STC理念即“从学校到生涯”理论。该理念以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为背景,其理念内涵可追溯到20世纪初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生涯教育”思想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新职业主义”的发展,其时代背景主要是美国就业要求的变化、公众的教育选择,20世纪90年代的STW运动以及布什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最终在21世纪初步形成了STC理念的雏形。
2.2 内涵及理论要点
STC理念即"School-to-Career",其中Career 的 英文解释为 :profession or occupation with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ment or promotion(职业、事业的发展和提升);progress through life(一生的发展)[2]。STC 理念的核心内涵[3]包括:(1)终身职业教育,是指在学生整个生涯中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中需要具备的大量相关工作经验。(2)全民职业教育,是指针对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职业院校学生为教育对象,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涯群体范围。(3)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是指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个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涯发展道路的选择可能性。(4)加强与企业界合作,它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STC理念所认同的合作关系是通过协调整个企业资源的时间、内容和资源来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其二是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5)课程整合,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整合学校本位与工作本位学习,为实现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理念的实现提供实施框架;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更有效地掌握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有积极的作用;整合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为选择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提供与普通教育课程学生同样的发展机会。
3 学分银行建设的理论分析
3.1 关注终身性
美国国会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到的“对已经离开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们来说,如果要在当今世界上成功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学习不止”[4]。该目标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关键作用。当下技术变革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重组,也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工作和技能要求、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未来经济与发展与就业的形势,以提供个体个性化服务以及日益加速的高新技术应用更新。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的学分银行建设应更多的关注其终身性发展,使得学生未来就业模式中灵活性加强,职业流动加速,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还应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学生未来适应人工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变革所提出的就业要求相一致,要求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2 以全民教育为基础
美国高中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兼顾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越来愈多的学生群体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侧重于选择自身双重发展道路,而面对已然就业的群体也应为其提供当代社会可给予的学习环境与制度,学分银行建设的出现要在改善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的同时,强调职业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致力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扩大职业教育的生源群体,即要遵循全民教育思想,所谓全民教育对象,就是指要面向全社会的人,包括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学生、在岗职工、农民、工人、无业人员、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这与贯通兑分机制不谋而合,在丰富其理念的同时,也为未来学生与成人生涯发展指明了方向,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体选择学分积累与转换,从而实现职业流动。
3.3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学习者根据自己发展的要求、兴趣与必要性,自主的选择教育,保证向所有公民提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所需的教育机会,这是当下人本主义提倡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实践活动”思想,这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关注点,人们逐渐由关注外界环境对学生成长变化转向关注学生自身,强调从事件中学习。学分银行建设突出学生自身独特性与价值,注重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涯发展道路,为就业和继续教育做准备,有助于个体更为理性地做出职业选择。
3.4 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
关注学生个体生涯发展与加强校企合作两者之间并无矛盾,相反,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一直是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甚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存在学校教育内容与工作场所要求技能相脱节,学生在企业进行的学习实践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的适时运用,也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未来就业与发展,传统过程中与企业一对一的合作对学生所进行的狭隘的职业训练普遍受到质疑,也无法满足目前教育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进程,其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项目,如提供实习岗位等,而应使企业参与到学校变革的全部过程之中,如参与培养目标、课程以及专业的设置全过程。这就要求学分银行建设更应在加强与企业界合作,致力于形成学生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学分积累与转换,以便实现学分互通。
3.5 强化课程整合
学分银行建设主要是实现教育横向、纵向的贯通与衔接,其课程作为重要的手段,必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过程中的质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在毕业时由于学习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具备继续升学与直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更直观有效的掌握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三是在整合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中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改变将职业教育视为终身性教育的传统观念,为学生提供同样的发展机会。
4 我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行动策略
4.1 明确建设目标
已有研究者发现,学分银行在目标建设中存在一些共通性的问题,如没有建立各个层次之间的目标衔接和各种类型之间的融通,也没有统一的能力标准与资格框架目标体系,学习者依旧只能在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内实现学分互认,各个学校或机构之间没有针对目标有相互贯通的目标体系建设,学习者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与畅通无阻。
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是提高学术成绩,促进向中等后教育的过渡,为学生获得高技能、高收入的生涯做准备[5]。为学生生涯做准备应作为职业院校学分银行建设中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术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硕士层次过渡以实现学生生涯发展目标的关键途径。其一,通过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标准与测验,在学分积累过程中与实践技能学分分值赋予等值性,并针对具体的学术基础根据标准进行考核与评定,计入学分。其二,要获得高薪酬、高技能的工作需要在职业教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适时培训与再学习,就需要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使学校教育与培训之间进行贯通与衔接,且是具体可实施的通道,充分展现灵活性与开放性,通过持续不断的学分积累、生涯发展规划的咨询与指导等实现学校生涯的过渡。其三,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建立工作本为学习的目标导向,整合学习经验与职业生涯实践经验,在学生知识框架形成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路径,帮助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利用真实工作环境参观、实习和现代学徒制等进行学习银行目标建设,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学分银行建设目标,在不断的实践中创生出职业院校自身特色。
4.2 建构学分银行框架
首先,学分银行建设需要对学生实习经历做出规定。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主要是仿真练习、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等进行,学生实习现实情况下基本可以视为低技能技术+重复性工作,不能起到很好的实践作用,国家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等影响到企业参与热情度不高,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也在实质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质量,实习作为学生就业前或岗前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学生从学校教育到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STC视野下的活动并非自发产生,而是基于雇主、学生与学校三方的共同需求,在学校与生涯的转换过程中建立联系,集结国家、社会、企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力量,建立全面沟通的保障体系,在学分银行建设中考虑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寒暑期实践以及实习过程,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与实习指导,形成职教生培养、培训、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对学生的实习实践经历做出相关规定,以促进学分转换与兑换中的通畅,实现高中-本科的互通衔接。
其次,学分银行的学分兑换采取阶段性认定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及社会对学校以及机构给予的学分采取消极态度,不仅是因为学分之间的互通衔接困难,还在于企业对学分所具备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使得学生即使具有足够多的学分,也很难在企业中获得更为持久的发展,学分所具备的效力成为当下关注的重要问题。STC理念为学生从学校到生涯的过渡与目前社会的需求不谋而合,使学习者学会学习,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技能更新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于长期与专业脱轨造成原本学习成果的弱化,依照一个固定的标准衡量每个阶段的发展有失偏颇,较难把握学生真正的职业能力水平。因此,不能把学生发展单单局限于整个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形成学分银行评价的阶段性认定,促进学分的积累—转化。
最后,学分银行建设应突出实践本位。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学生“假性学习实践”屡见不鲜,看似是在实践中学习,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就导致在实践中浑水摸鱼,没有实质性的技术提升。STC理念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的从学习积累转向职业发展的过程,面对一个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具备多种不确定性,需要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对未来职业的快速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分银行建设中应更多考虑有效实践,结合职业院校特点,不应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要在学分积累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实践本位重视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可以避免学生学校本位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就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片面化倾向,就学分银行建设而言,应突出学习者实践本位知识的考察力度,不仅对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的积累与转化有一定促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
4.3 完善运行机制
总体而言,目前创新形式的运行机制单一,较少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研究,难免有些固化。我国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研究主要有三类,一是存分、贷分、兑分机制的三者联动效应。其中机制基于弹性学习与终身学习实现教育民主的和谐发展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从而建立“终身学习信用卡”。贷分机制与银行企业之间的借贷相一致,延伸与提升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兑分机制实现学校间的学分兑换,实现学生流动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6]。二是双向互动系统,即运行实质是学习者通过学分的积累、互换、转换等环节,最终兑换相应的文凭证书。学分银行随名为银行,其仍然要体现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别是在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公民社会[7]。三是设计学分银行标准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认证标准体系的内容、标准建设的保障机制及标准体系建设的运行流程,即通过资历框架中专业认证标准与资格认证标准相结合实现学分认证标准,其保障机制有管理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及投入机制[8]。我国关于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研究紧扣政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学习成果的转换与利用进行,基本代表了我国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是实现内部自身的贯通与衔接,更要实现外部与内部两方面都能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机制,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就需要在运行机制理论较为成熟的情况下付诸实践,进一步加以论证与反思。
4.4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首先,注重学习经历认定。学习经历虽是一种难以量化与评估的变量,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与此同时,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就是要面向全社会的人,包括普通或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岗职工、务农农民、外地务工工人、社会无业人员、在役士兵、失业人员和退役运动员等,既是面向全民,就必然涉及到学校要考虑到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职业院校承担的服务社会的责任也要求职业院校更多的考虑到学习者先前学习经验或工作经历,转化为可实际运用的学分。韩国作为学分银行建设的典型代表,其学习系统对校内外都开放,通过对学习者在校内外的各种学习经历进行定期认证,积累足够的学分即可获得学士学位或者副学士学位。英国则是将学分进行等价课程转换,不浪费学生时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分,获得进一步的教育经验和资格,使学习者无需重复学习,学习者的各类资格或部分资格和学习经历都能给予适当的认证(或学分)。
第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橄榄型”经济的优势直观表现为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腾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居于第二,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要素,其专业技能无疑尤为重要,学生个体发展与产业经济的适切性则是目前职业院校关注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韩国的最新改革主要致力于加强教育机构的公化以及不良行为的惩罚机制,保障个体学习权益,该做法“以学生为中心”,在强调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关注在学分银行建设中是否做到学习成果体现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ECTS)中由学生递交学习课程申请后,派出学校与接受学校签署学习协议,并在学习结束后取得成绩单,转化为整个欧洲所认可的学习成绩,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求起到关键性作用。最后,终身化学习实践推动职业流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主要是对人的能力与潜能的开发,主要包括健康开发、知识开发,技能开发与随机开发,其中随机开发强调劳动者就业机会变迁与劳动力流动中的适时培训。发达国家将职业流动视为个体追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也尤为强调终身化的学习实践对学习者职业的正向流动。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系统(ECTS)成功的使学分在欧洲大陆31个国家之间进行转移。ECTS系统是提供一种在各个学校之间测量、比较和转换学习成绩的工具,以学习者为中心,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项目,不论是不同的学习模式,学习形式以及学习者状态,其最终促进学习成果的转换、评估与认证,实现学习者的国际流动性,也为建立统一的欧洲劳动力市场,制定共同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撑。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目标是适应教育和培训的多样化目的、支持相关部门全国统一的资格成果、拓宽获取资格的渠道,便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流动、认可学习者先前的学习成果与已有经验、加强认证部门的监管力度、提升澳大利亚人才的可比性,促进人员的国际性流动,同时促使AQF可以逐渐与国际实现接轨,实现不同机构之间学分的可比性与等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