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文化教育及其启示
2019-03-15余文好
余文好
(福建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习近平总书记自2016年12月以来,先后主持召开两次全国性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会议。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1]换言之,思政课教师的视野不仅要关注国内动态,更要伸向国际舞台。
日本是外源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代表,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和西方文化教育改革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由于历史与地缘等原因,国内学者十分注重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为什么面临几次相同转折点(如19世纪中期共同面临西方军事压力、20世纪中期共同面临战后一片废墟境遇等),日本与中国却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教育是关键,教育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功不可没。其中,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
一、日本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分析
“日本民族是一个既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又长于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而不为传统所桎梏的民族[2]。”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日本虽然学习了很多国外的东西,但对本民族传统精神内核决不轻易丢弃,而是发扬光大。日本主要从两方面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一)政府主导,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体系
1.政府立法、决策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日本政府都十分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当然包括传统道德教育),通过立法、决策等手段直接指挥,可以说是德育立法。世界上很少国家进行文化立法,日本是其中之一,于2001年通过了 《日本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并提出“文化立国”,这个“文化”当然包括日本的传统文化。尊重传统和文化,是日本新《教育基本法》规定中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目标。[3]显然,“高度的教养”离不开本国传统文化及其道德的教育。《教职员资格证书》(1949年法第147号)明确要求教职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文化涵养、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和身体素质,并获得相应的资格[4]。大学培养道德目的和教职员文化涵养也理所当然涉及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如此,日本政府把原先“智、德、体”的排序转变为“德、智、体”,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报告中强调,要承担起21世纪日本的发展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级学校道德教育。[5]同时,日本政府强调21世纪的日本人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在国际社会中,能对日本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做出有说服力的介绍能力。其意是每个日本人包括大学生都要清楚本民族的传统并向世界推广。另外,政府每年都要编写《青少年白皮书》,文部省每年都对道德教育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估。[6]显然,这两项具体措施对深入开展传统道德教育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之,日本政府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政策改革,并积极为教育立法,为道德立法。
2.社会一致导向
在日本,家庭、社区、企业以及传媒等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文化教育步调一致,形成了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体系。家庭是学生的避风港湾,日本的家长承担着道德教育的重任,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如成人节为年满20周岁的孩子举行成人礼、樱花节带领全家出游、盂兰盆节全家集体祭祀祖先等。另外,日本的家长们还会自发组建家长协会,以便相互交流道德教育经验。日本社区作为重要的社会单位,其公共设施完备,资料齐全,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好场所。除了在社区内建立一些社会化组织外,如成立青年辅导中心对青年进行道德引导等,日本社区每逢传统节日,会印发大量的资料,邀请各种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其中,在社区内进行大规模宣传。日本企业有义务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践,并在实习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集团意识等传统道德的培养。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团结协作、为企业奉献”的企业精神进行,通过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来推动实习实践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弘扬传统道德。日本的大众传媒相当发达,日本人平均每天花在媒体上的时间高达5小时,而大学生则普遍高于这个数字[7]。日本通过报纸、网络、电视以及杂志等大力宣传大和民族文化,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知、认同和践行传统道德。当然,大众传媒还包括一些公共场所,如公民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妇女会馆、综合社会教育设施、体育场馆、市民会馆、文化会馆、俱乐部等[8],这些场所也会在无形中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熏陶。
(二)学校主体,完善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运行机制
日本高校德育主要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治等展开,如忠于国家、虔敬天皇、熟知乡土、团队意识,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本人[9]。由此可见,日本高校德育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民族传统道德。那么,日本高校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呢?
1.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知道,文化承载着伦理道德思想,因此,要弘扬传统美德,就必须认真对待民族文化。日本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态度是一贯的:吸收、消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以民族文化为主导。不以民族文化排斥外来文化,也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肯定民族传统文化,而是注重取长补短,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当然这种吸收是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标准。基于此,日本高校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依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播,而民族文化的传播很多时候是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的。日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除了爱国、爱家乡、效忠天皇、为国尽忠外,还要热爱本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爱国主义教育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情感教育,而实际上是指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为祖国和民族献身的精神。日本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日本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当然,在日本,国家被视为大团体,忠诚于团体也就意味着忠诚于国家。日本21世纪的德育目标是抵制盲目西化,注重培养年轻一代成为世界中的日本人。其中,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为日本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辉煌,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日本以特有的自然环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大和民族精神。当前,日本在引进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科技的同时,也很注重对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化创新,突出其“大和魂”精神,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换言之,日本高校重视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挖掘德育资源,引导学生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强化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10]。另外,日本高校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同时,把传统的忠道、皇道也寓于其中,通过宣传日本发展的光荣史以及“民族英雄”事迹,使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2.提升教师素质,开发乡土教材
在高等教育系统的要素中,教育者即教师是一个基本要素。如前所述,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立法,其中对教师有明确的资格要求。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包括传统道德),如此,教师方能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道德等人文素养的内容,巧妙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每位教师都成为传统道德的传播者、领路人,才能更好地营造传统道德教育的大氛围、大环境。比如,通过地理课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让学生明白日本资源如何的匮乏,必须培育上进心、责任心来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11]。同时,日本高校注重培养传统道德教育专业的教师,与之相匹配的是专门的德育课程,包括修身科、公民科、道德科、社会科等,这些科目一定程度上都与日本传统道德紧密相关。1958年,日本文部省为了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教育,特制订了《学习指导大纲道德篇》,设“道德时间”课,并作为大学的必修课[12]。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民族文化基础,要上好这些课谈何容易。除教师外,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影响的还有教材问题。日本高度重视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日本传统的民间故事、传记以及活跃在乡间的民间人士[13]。乡土教材、乡土教育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色,对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效果也甚佳。日本的乡土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本地区的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发展为内容,让学生了解日本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和历史知识。因此,日本在学校中开设如乡土政治、乡土经济、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各类课程来加强乡土教育。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让学生与传统拉近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而是身临其境,从而陶冶大学生性情,传承文明,有效进行民族传统教育。
3.细化道德规范,推动道德实践
传统礼仪是日本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影视作品中抑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他们见了客人都面带微笑,深深鞠一躬。微笑、鞠躬,这就是日本礼仪规范,还有茶道、和服、樱花节等其他日常礼仪也都有其明确的要求。当然,这些规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实践点滴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习惯,一句话,美德在于实践。“特别活动”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其看点就在实践,原则是学生自己动手,包括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参加。在“特别活动”中,为了达到目标,每个成员必须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既张扬个性又相互协作[14],同时也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以劳动教育为例,通过劳动体验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与他人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1978年,日本在修改学习指导纲要时就提出了“劳动体验学习”的概念。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劳”,通过劳动体验,养成勤劳忍耐、脚踏实地等美德,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而学校可以开展木工、种植、打扫卫生等各式各样的劳动体验学习。其实,“特别活动”是日本高校传统道德教育开放性和参与性要求的具体化,即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受实践锻炼,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效果。近年来,日本高校传统道德教育侧重于“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如“土留学”“上山下乡”等活动,让学生到边远山寨或者生活条件差的农村去,经过实践磨练,切身体会大自然风味、传统民情民俗以及集团主义情感。这样,日本大学生在规范中实践,在实践中规范,才能更加深刻领会传统道德内涵。
二、日本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大学阶段,要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5]。新时期,党和国家已经开始把传统美德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日本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
(一)注重挖掘校史文化,建设美德教育场馆
日本重视各类场馆建设的民族性,实现传统情愫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我国高校应当深入挖掘本校的校史文化,建设具有现代元素的传统校史馆。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系统记录该所学校从建立到发展以及变迁全过程的历史传统文献。然而,21世纪之初,一股大学城建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各大学开始纷纷圈地建新校区,高校新校区立起来了,校史文化倒下去了。近些年,很多高校开始反思校史文化建设问题,在创建高水平大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挖掘校史文化的德育功能。如八卷本的《上海交通大学史》从酝酿、撰写到修改、成稿,这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历经14年终成一史,开创了国内高校校史研究的先河[16]。毋庸讳言,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发展历史,校史无不镌刻着先辈前人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足迹与精神。校史教育贴近生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二)重视开发乡土教材,传承地方美德文明
日本重视开发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明。事实上,我国高校也应当注重开发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明,完善教材体系,开设特色课程。众所周知,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情况各导,因此,也孕育了各具特色、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徽文化、岭南文化、赣文化以及闽文化等等[17]。毫无疑问,这些蕴含丰富伦理道德思想的地方文明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地方精神,如福建精神等。乡土教材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情感共鸣,实现同频共振,增强师生互动效果。通过校本教材,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三)酌情安排生产劳动,完善美德践行路径
日本注重传统道德践行,落实落细落小,当然也就少不了生产劳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进行了专门研究,“学校在发展年轻一代的体力和智力的同时,还应当培育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因为热爱劳动是苏维埃人的极为重要的道德特征。”[18]笔者认为,高校每学年要组织一次一定时期的校外生产劳动,不是一般的校园劳动日、校内勤工助学等,而是绝对的体力劳动,比如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生产一线,并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两周以上一个月以内)。通过“动真格”的生产劳动,即与农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社情民意,体察国情民情。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凸显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指明了思政课发展的方向。可以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那么,教师大计呢?笔者以为,教师大计,文化为本,而这个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校史文化、网络文化的“五重奏”。对于这些文化,很多“思政人”还是小学生。新时代,“思政人”使命光荣,压力巨大,唯有不断奔跑,负重前行,方能抵达美好思政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