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的趣味引导
2019-03-15方芳
方 芳
(合肥经开实验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1)
一、新课标对美术教学的指引
义务教育的美术教育,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面对全体学生,特别重视对每个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在教学目标中,注重体验和游戏,保持持久的乐趣,更强调对孩子天性的维护和发掘。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创设教学情境。
二、对天性释放的解读
很多老师认为儿童不经意间所创造出来的偶然画面很有趣味,然后不假思索地大肆提倡,于是其他同学包括该生自己在之后,都会一味效仿。但是,他的偶然真的能够发展为今后的必然吗?经过一番思索,笔者认为,在课堂的教学中,当孩子创造了偶然的趣味画面时,教师应进一步向孩子说明其趣味所在并加以秉持和匡扶,也许此时的他们懵懂中只知道这是正确的方向,但他们会逐步随着老师的引导去向这些趣味靠拢。相信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增加其辨识能力,进而理解趣之所在。这也正符合中国人提倡的“修身者先修心”的道理。
三、引导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认识开始的。”[1]这就意味着,感官认知是孩子学习一切的前提。反转到美术教学,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有目的地创设具有情绪、色彩,形象而生动的具体可视的教学场景或者环境,从而引起学生产生情感态度的体验,帮助他们直观认识理解或者突破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是如何根据客观教学条件贴合小学生奇趣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实施情境性引导教学的。
(一)现场示范视觉情境的创设
图片情境的创设,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情境创设,与美术教师的专业有关。其优点在于色彩上的直观性和现场创设的可操作性,但缺点是空间环境的局限性。这类直观引导适用于美术色彩类课程中。例如《红色的画》一课,我们可以在课堂中直接用彩笔或者颜料画出相应的颜色,而在教学生认识不同的红色时,则可以直接进行色彩展示,现场操作对比。此类引导的优势在《绿色和紫色的画》中表现得格外突出。众所周知,绿色和紫色为间色,由三原色调和而成。我们在学习过的原色的基础上去学习间色,大可以现场用可溶性更强的水粉或者水彩颜料直接调和,而这个过程于学生而言,无疑就像变魔术一般,在他们的大脑中形成对知识的强化。
(二)绘本与翻转课堂的情境创设
以人美版二年级上册《茂密的花》一课为例,本课重点在于教会学生通过遮挡关系表现画面的层次。为了能引起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老师的课堂冷场现象,我将绘本故事引入教学。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让课前预习成为知识学习的过程,而让课堂教学变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课前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改编了一个简短的“动画片”: “有一朵小红花不开心,它觉得很孤单。这时又来了一朵小蓝花,可是因为不够亲密,小红花还是不开心,当他们足够亲密了,小红花开心起来,可是小蓝花的叶子却不见了……”最后在故事中引出“遮挡关系”,并且做到画面与独白相结合,让学生怀着对于故事的好奇心,像“看动画片”一样去学习。而这个故事中的角色,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画面需要自己设计。
学生对于一节课的重点有了形象的认知,符合新课标中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就解决了对于该课难点的认识,为课上创作和知识内化留出了更多时间。
(三)新媒体为情境教学的创设带来便利
很多老师认为,美术课注重实践,注重情境教学,但是苦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很多事物无法带着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因此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当我们提及故事性教学时,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播放视频。其实不然,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新媒体的普及就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人美版五年级上册《中国龙》一课,当讲述到“龙的结构”时,根据以往经验,可能会出现两种教学设计形式:1.展示一张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龙的各个组成部分。2.老师引导,并画出龙包含哪些动物的特征。显然,第二种看起来比第一种更有吸引力。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他们对生活的共鸣,让课程教学看起来更有时代性,更“接地气”,我将本环节一分为二:首先,播放一段龙的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龙包含着哪些动物特征”这样的问题进行观看,让他们三维地直观地观察龙。视频结束,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接着,为了结束讨论,并引出正确答案,我告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动物们也进行了一场讨论。”并将动物们的讨论,用微信群聊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及时出示每一个动物的图片,配以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我成功地避开了传统欣赏课教学中老师“知识灌输”的尴尬;另一方面,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新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也实现了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美术课具有时代性。
(四)力争上游的小组竞赛
2014年的一次外出学习,让我有幸听到了一节来自台湾的欣赏课《清明上河图》。
上课之初,老师将学生现场分成三组,分别观察《清明上河图》,并用他风趣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问,引导三组同学发挥团队精神竞争发现。整个教学中,老师充分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以幽默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不断地自主探究,最终在竞赛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此类情境的创设,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好胜的天性,并营造出充满趣味的团体环境。虽然课中并未利用教学媒体作为支撑,但老师灵活多变的语言魅力和教学应变机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抓住了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让听课老师深感语言情境创设的魅力。
(五)作品故事情境恰到好处的点缀
说到《坐看云起》这样的课题,很明显就会立刻想到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一次同课异构教学中,上课的两位老师其中之一就是以水墨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去解读云起云落,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并试图玩一些技法上的创新。总之,课上得不错,但没给听课的我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只能说是一节“没有错”的课。另一位老师则给课堂做了减法,先让学生认识云,感受古人的云然后画云之后;最后根据云的形象进行想象性的故事创作,让学生觉得,原来我画的云是可以展开成故事的,好有趣。这样一来学生必然会专心于并且爱上这样的课堂。
以上教学情境的创设,无一不是围绕新课标,在充分尊重适龄孩子的天性的前提下而精心设计出来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本身就无轨迹可寻,如何在秉持天性发挥的情况下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情境,需要老师根据现有的可实现的教学条件去挖掘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