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胸部创伤中的疗效对比

2019-03-15曾小飞贾维坤马瑞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腔镜肋骨胸部

周 平,曾小飞,贾维坤,马瑞东,姚 益

创伤是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有1/4是因胸部创伤导致的[1]。胸部创伤中以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多见。此类患者中约有15%需要手术[2]。目前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9例胸部创伤手术患者,旨在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胸部创伤患者139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6.33±3.7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92例,高处摔伤29例,重物击伤18例。肋骨骨折23例,血气胸41例,血胸31例,膈肌破裂8例,合并伤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77),开胸组(n=6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胸部创伤;多根肋骨骨折且端断移位明显,或多根多处骨折伴呼吸困难,非手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以及影响呼吸功能;胸部CT提示血气胸且需要手术者;影像学提示膈肌破裂;胸部合并伤:如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等;闭合性胸部损伤者;未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心脏、大血管损伤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休克患者;合并其他器官损伤严重者。所有患者于受伤后24h内接受手术治疗。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治疗方法

开胸组:传统常规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单肺通气,根据术前胸部CT或肋骨三维重建定位,选定合适切口位置一般长8~10cm。若合并血气胸,进胸探查,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若单纯肋骨骨折手术,则不进入胸腔探查,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关闭切口。

腔镜组: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单肺通气,根据术前胸部CT或肋骨三维重建定位。若合并血气胸,于患侧腋中线第7或8肋间置入腔镜观察,腋前线5肋间操作孔长约3cm,同上先探查胸腔,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若单纯肋骨骨折手术,则观察孔不进入胸腔,在肋骨骨折处取切口长约3cm,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后,关闭切口。

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3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3d疼痛评分等指标。血液指标由笔者科室护士抽血送检验科测定。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从左到右分为0~10分,无痛记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影响睡眠的中度疼痛为:4~6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记为:7~10分。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两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均小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炎性因子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血清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血清各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腔镜组血清各炎性因子均小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两组术后3、7d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腔镜组疼痛评分均小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腔镜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2例,占总例数的10.39%;而开胸组分别为4例、5例、3例,占总例数的19.3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两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炎性因子比较

各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与术后3d比较:*P<0.05;术后3d,腔镜组与开胸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P<0.05

表4 两组术后3、7d疼痛评分比较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n(%)]

讨论

胸部创伤中血气胸是很常见的并发症,有3/5的胸部创伤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气胸[3],它也可以合并如肋骨骨折等胸部创伤,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胸腔大出血等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4-5]。此类患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大,术后伤口疼痛明显,不利于咳嗽排痰,术后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还可能因胸腔积液,再次放置胸腔引流管,增加患者的痛苦。VATS目前已经成为胸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已被用来诊断和治疗多种胸部创伤疾病[6]。VATS手术切口小,一般3~4cm,优点包括创伤小,且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手术视野清晰、盲区少;术中由于未使用开胸器,避免了肋骨骨折错位加重及刺激肋间神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

有文献报道,VATS不但能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而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7]。李杰等[4]研究结果显示,胸部创伤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疼痛明显且并发症多。在本研究中,腔镜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开胸组;且术后3、7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说明VATS较传统开胸手术有明显的优势。有人认为,VATS在手术时间上较开胸手术慢,本研究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时间上没差别,可能是因为刚开展VATS对器械和操作不熟练的缘故;积累一定手术量后,VATS手术时间会短于开胸手术。胡为才等[8]采用胸腔镜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此外,VATS不但创伤小,对患者胸膜刺激以及心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术后炎性反应较小,能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中,治疗3d后,两组血清各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腔镜组血清各炎性因子均小于开胸组。

胸腔镜手术优势明显,应用广泛,但并非适应所有患者。经过术前检查怀疑心脏、大血管损伤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循环不稳定,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食管损伤严重,损伤部位邻近大血管、大气管等,不建议胸腔镜手术[9]。有文献报道,术前采用AIS-ISS评分,胸腔镜被推荐用于评分在5分以下的患者[10]。总之,术前应仔细评估伤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更好地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具有视野广、切口小、对胸膜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腔镜肋骨胸部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一根肋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迷人肋骨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