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主旋律电视剧创作得失刍议
2019-03-15
主旋律电视剧是以当代主旋律话题或事件为题材,为弘扬主流文化,塑造社会集体价值观,倡导积极健康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电视剧。这类作品由于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始终是影视行业中的一棵常青树,有着相对稳固的受众群体,但长期以来却难以摆脱观众对其宣教为主的刻板印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主旋律电视剧逐渐从原来的以宣扬政治文化为主转向多样化发展,内涵逐步得到扩展,成为体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电视剧艺术形态。近年来,一些制作团队力图创新,吸纳市场消费特点和新兴元素,在风格、题材、叙事等方面大胆突破,创造出一大批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又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但与此同时,主旋律电视剧也暴露出人物设定、主旨呈现、情节逻辑和细节展现等多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良莠不齐的局面。
综观近年的主旋律电视剧,可大致分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两大类。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首先是革命历史剧,多选取有着较长时间跨度的革命历史题材,通过表现革命历程中的艰难险阻与共产党人的不屈斗争,弘扬开拓奋进的革命精神和赞颂先驱者的伟大事业。这一类剧往往选择红色革命领袖为主要刻画对象,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征》《保卫延安》《建国大业》等剧,重点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弘扬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第31届“飞天奖”提名的电视剧作品名单中就有不少革命历史剧,如《绝命后卫师》讲述红军长征期间,红三十四师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在掩护主力红军突破湘江的惨烈战斗中,六千余人英勇牺牲的壮烈事迹;《三八线》讲述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遭美军战斗机轰炸后,村里两个小伙子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另外,还有《长征大会师》《彭德怀元帅》《秋收起义》《林海雪原》等。其中讲述周总理故事的《海棠依旧》曾登陆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马兰谣》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林俊德院士的事迹为原型,真实讲述了他74年朴素的人生和生命最后八天的故事。
其次是革命军旅题材,涌现出了《亮剑》《我是特种兵》《士兵突击》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着力刻画宏阔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力求突出像李云龙、许三多这样的忠诚正义的革命军人形象,弘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军人精神。其中,2017年的《热血尖兵》讲述特种部队士兵的军旅生活和热血青春故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成为第31届飞天奖提名作品。
近年来,革命历史剧、军旅剧出现新的嬗变。如融入谍战、刑侦和言情等元素,大大增强了可看性。2015年的《伪装者》、2016年的《麻雀》以及2017年跨年播出的《风筝》等,都曾获得1.5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口碑亦相对较好。尤其是《风筝》,该剧主要叙述打入军统内部的我党侦察员郑耀先(代号“风筝”)关于“信仰”的曲折人生历程,对几位中统、军统女特务的感情纠葛作了较为细腻和深入的刻画,打破了传统谍战剧中女特务“美女蛇”或身怀绝技随处“开挂”的程式,逐渐向更具人情味和真实感的形象靠拢,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近年来,伴随着女性话语权的总体上升,电视剧制作也在有意无意地“迎合”女性受众,比如《小楼又东风》《红蔷薇》和《胭脂》等剧都通过女性视角书写革命历史,虽然构思不错,但人物刻画却未能深入,多是“谍战+言情”的老套路,无法跳脱传统谍战剧的窠臼。而类似的弊端在《爱国者》等男性视角剧中也存在,如该剧中张鲁一饰演的共产党人宋烟桥堪称“大男主”的典范,其无所不能的设定在渲染英雄色彩的同时使人物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因此,尽管剧作在宣扬“颜红光”的革命精神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但仍难掩其俗套剧情所带来的缺陷。
而《脱身》《和平饭店》等剧则大玩“烧脑”的智力游戏,正反双方在一次次的交手中各显神通、斗智斗勇,剧情紧张而扣人心弦,但总的来说仍难孚众望。如《脱身》虽由实力派演员陈坤、万茜等担纲主演,前者还一人分饰乔智才、乔礼杰两角,大秀演技,但兜来转去始终在“无巧不成书”里做文章,随着剧情的发展又让男女主角的情感戏占了上风,而谍战反而沦为娱乐背景,不由得让这部曾拉高观众期待值的谍战剧惨遭吐槽。相比之下,《和平饭店》则因极为精致的场景刻画、角色的巧妙搭配与默契互动以及轻喜剧的幽默色彩博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不过,将故事设定在限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其实并不新奇,如国外影片《东方列车谋杀案》和国内电影《风声》都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和平饭店》的有限空间和紧凑剧情固然是着好棋,但该剧总体上却也不过是“高端版狼人杀”罢了。
总之,谍战和言情等因素的融入大大增强了革命历史剧的节奏感和吸引力,险象环生的经历及性格的多面化展示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渴望冒险探秘的心理。但回顾近年来的该类剧作,大部分要么是炫技猎奇只为博人眼球,要么就是陷入才子佳人的传统套路难以自拔。毋庸讳言,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是谍战剧之弊,但也正可视作未来此类电视剧制作创新的突破口。
在近两年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中,创业题材备受青睐,既呼应了新时期以来所大力提倡的创业精神,也契合了当下的生活实际。加上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创业题材和“改开”题材集中涌现,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展现中国人的奋斗历程。其中,较令人瞩目的作品有《平凡的世界》《岁岁年年柿柿红》《北部湾人家》《黄土高天》《啊,父老乡亲》《幸福照相馆》《太行赤子》《一号文件》等。其中,由老戏骨李雪健、刘莉莉、杜源等倾力主演的《北部湾人家》作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双献礼”大剧,在描绘广西优美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同时,以生动的细节取胜。该剧别出心裁地以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妻为叙事视角,以小家庭折射大时代,讲述了韦大壮、简淑娴一家在广西北部湾开发大环境下的家庭风波与事业纠葛,通过寻常百姓的悲欢,全面展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不同人生观念与道路抉择。与之类似的还有《金水桥边》,讲述从建国初到“文革”结束的30年间,五个普通家庭和一群老警察的故事,该剧获得了第31届飞天奖提名。
而讲述农村改革的电视剧最能反映农业大国的本色,如以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为“隐形”背景的《黄土高天》,讲述了以秦学安为代表的三代农民和农村干部亲身见证和推动改革开放进程的故事。《黄土高天》剧如其名,一大亮点就是地域性色彩浓郁。从黄土高坡到江淮平原,从西北农家天日朗朗的塬上院落到安徽农家小雨淅沥的庭院天井,再加上秦腔、腰鼓、羊汤泡馍等西北特色事物的融入,都让该剧呈现出真实可感的地域风情。不过,年代剧常让人诟病的演员年龄跨度问题在这部剧中非常明显,如设定为情敌的赵秀娟和张灵芝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同龄人。诚然,不论化妆技术和拍摄技巧如何高超,几十年的跨度对于演员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现有的主旋律剧作又动辄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主旨,于是就常常出现不是角色年轻时演员过分磨皮装嫩,就是角色耄耋时演员扮老不够过分嫩相的两极分化现象,窃以为,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制片方在演员的面容、服饰等上面再加斟酌,演员也应尽力揣摩人物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心态和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大众提高观剧的耐心和包容度,从整体表现上对作品做出更公允的评价。
有的制片方把目光投向与农业相关的林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如《大牧歌》讲述20世纪50年代去新疆建设大西北的林凡清、徐静芝和郑君等青年知识分子屯垦报国的故事;《最美的青春》奏响了60年代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造林人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的奋进之歌,他们最终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也铸就了各自的最美青春;而《北方大地》则以内蒙古乳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壮大为主要线索,讲述以王中天、萨日娜等为代表的一代蒙古儿女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事迹……这些剧作的确为厌倦都市生活的观众带来一些奇异的边地风光,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旨在宣扬不畏艰险的拓荒精神,但实际上却往往存在逻辑不连贯和表现手段贫乏等弊端,未能真正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
另外,也有涉及多个领域的创业剧。如广受好评的《大江大河》,该剧讲述三个男人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奋斗史,三位主人公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分别代表了特定环境下的三种人生出路:一是通过高考成为国企技术人员;二是果断采取行动,紧跟政策走在时代前沿;三是抓住商机,开创自己的事业。这部剧作的亮点也正在于通过表现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不懈努力,给予当代青年人以思索和激励。在选角方面,导演煞费苦心,尽量选择和人设贴近的演员。剧中扮演宋运辉的王凯为使自己更加符合消瘦而又略带笨拙怯懦的少年形象,特意减重十几斤,可谓敬业,效果颇佳。此外,该剧中对白搪瓷杯、旧式热水瓶、军用挎包、《人民日报》等道具的精准运用和场景再现也显示了一部优秀剧作的严谨之风,真实而贴切地展示出时代风貌,还勾起了众多网友对于使用铝制饭盒年代的无限回忆和感慨,激起了不小的共鸣。
改革开放后,经商一度成为社会热潮,中国的市场化经济也就在那时开始逐渐起步并腾飞,中国人民也由此走上了致富之路。许多制片方适时推出反映这一阶段创业史的新剧,如《你迟到的许多年》《鸡毛飞上天》《奔腾岁月》《西京故事》《正阳门下小女人》《姥姥家的饺子馆》《都是一家人》等商企创业剧。其中,改编自严歌苓小说《补玉山居》的《你迟到的许多年》,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铁道兵连长沐建峰转业后,带领昔日的战友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以扭转中国依赖外国的通讯技术被动局面为目标,奋力“扑腾”,搏击商海、艰苦创业的故事。该剧一开篇,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铁道兵们热火朝天大修隧道的场面,隧道里黑黝黝的脸和清一色的深绿色搪瓷茶缸,女卫生兵们的绿上衣、蓝裙子加黑布鞋,迅速营造出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氛围。然而观众似乎并不买账,尽管剧集前一部分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特有的热血青春,但一旦切换至创业背景,便不自觉地陷入了商战戏和情感戏的漩涡,甚至不惜制造种种巧合来推动沐赵夫妇的分离而使情感线走向男女主和好的“正轨”,让观者无法接受。同时,作品制作团队的相近或相同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严歌苓式的文艺清新几乎已成为严氏作品的鲜明标识,此前引起不小轰动的影片《芳华》与《你迟到的许多年》在人物设置和情节上的类似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感到厌倦。
再比如《鸡毛飞上天》,该剧以陈江河和妻子骆玉珠的感情和创业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四十年来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男主人公陈江河(鸡毛)从小在陈家村长大,在同村人“鸡毛换糖”等商业行为的耳濡目染下,培养起对货物价格的敏锐商业意识。随后他走南闯北,艰辛创业,几经坎坷与骆玉珠结为夫妻,共同征战商路,打造出自己的专属品牌,并利用互联网将业务拓展至世界范围。该剧的成功主要在于个人奋斗史与时代变迁的良好融合——陈江河的陈家村背景从一开始就给他打上了义乌环境的时代烙印,随后他四处闯荡,改革袜厂、运用科技等创业行为也正是改革开放后诸多年轻人外出谋生、企业体制改革和国门开放等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因此,观众极易在陈江河个人的成长史中看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并深为主人公身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所感染,从而达到小我和大我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还有,不约而同地表现女性创业的两部剧作——《正阳门下小女人》和《姥姥的饺子馆》,前者由蒋雯丽和倪大红主演,讲述了小酒馆女老板徐慧真经历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带领身边人创业致富的故事。徐慧真遭丈夫遗弃而能自立自强,凭借个人智慧和人格魅力一路过关斩将战胜种种考验最终获得成功,凸显了“大女人”的励志本色。但这一形象又似乎太过完美,徐慧真的睿智果敢和商业手段,她对前夫和妹妹的以德报怨,以及她屡屡遭遇风险却都轻易逢凶化吉,让观众在看得过瘾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让人物简直成为道德模范、万能精英的代名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剧组对50年里不同时期的服化道都做了细致准确的区分,力求每个台阶、每个墙面上的斑痕都尽量还原真实,一开场就把观众带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氛围中去。
陈小艺主演的《姥姥的饺子馆》设定的故事背景在20世纪80年代,以饺子馆为主要场景叙述主人公姜桂芳被迫下岗后的创业故事。和《正阳门下小女人》相似,该剧也选择了一方店面空间作为女主人公的创业基地,但不同的是,《姥姥的饺子馆》主打亲情牌,展现的是姜桂芳四十年如一日对家的忠诚与守候。剧中的饺子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式食物,包含的是吉祥如意、团圆喜庆的寓意,承载的是一家人历经风雨仍紧密相拥的美好感情。但总的来说,情节和立意较为陈旧,在选角方面也不甚吸睛,因而反响平平。
与商业紧密相关的金融题材这两年来成为现实题材创业剧中的耀眼新星,如《金牌投资人》《局内人》《再创世纪》《东方华尔街》《大浦东》等。《金牌投资人》改编自龙在宇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当梦想和现实狭路相逢,当事业与爱情两面夹击,主人公方玉斌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遵循自己的内心,成为金牌投资人的故事。方玉斌显然是草根励志的典型,为人正直,做事坚持原则,充满正能量,面对以重金诱惑他倒戈的竞争对手,丝毫不为所动,严正地表示自己只会靠职业技能和眼光赚钱,所以回答只能是两个字“无价”;而女主角苏晋在霸道女总裁和娇羞小少女之间自在切换,其对于父亲又爱又恨的复杂亲情和对方玉斌的微妙情感都为这个角色增添了真实的血肉感。此外,该剧对演员和台词等的专业性打磨,都使得这部职场剧显得较为出色。
而《大浦东》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工作、命运周折为切口,讲述了赵海鹰、陈梦蕾、谢天阳和吴一白等年轻人在时代浪潮中把握机遇、追逐梦想的创业经历,展现了浦东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棚户区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巨变过程。其中张博饰演的男主角赵海鹰有着典型的浦东人性格,纯朴、热情、聪明、勤勉,也有些许自负和好胜。他的身上有着年轻人的青春风采和敢作敢为的责任担当,从懵懂的大学生到西装革履的职场精英,他的成长映射了浦东的历史变迁。不过,总体来看,金融题材创业剧虽发展势头强劲,但至今未能出现像《亿万》《大空头》等通过金融行业来透视人生和人性的高质量金融剧作,而是仍停留在都市情感和商战的层面,有待未来的逐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涌现出众多前卫而新颖的产业。创业剧也紧跟时代,抓住这些新兴行业加以艺术表现,如《创业时代》《合伙人》《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翻译官》《谈判官》《南方有乔木》《我们的四十年》等。如不久前引起热议的《创业时代》是关注当下互联网创业这一热门话题的创业剧,由黄轩、Angelababy、周一围等当红明星主演,讲述了软件工程师郭鑫年与挚友卢卡、杨阳洋等竭尽全力研发手机通讯软件“魔晶”,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克服重重困难、抵制种种诱惑,努力创业的故事。主人公郭鑫年并非什么“高富帅”,而是职场情场两失意的落魄青年,深受打击的他选择去雪域高原骑车旅行,澄净身心,待“归零”后重新创业。纯净美好的藏地风情加上软件设计、风投等行业的若干术语,以及快节奏的当下都市生活风貌,既“文艺”又“有戏”,吸睛指数不低,尤其对当下怀揣创业梦的年轻观众更是别具魅力。但这样一部贴合时代主题的创业剧开播后却频遭炮轰,不得不让人反思其问题所在。从剧情来看,《创业时代》逻辑混乱,剧情的背景设定是互联网刚刚起步之时,可在整个剧中却时常出现无线网络、2017年微博和WIN10电脑界面等“穿越”场景,大大降低了剧情的真实度。而更让人不解的是,郭鑫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误把温迪当成那蓝,刻意营造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可是很明显的是两者的声音截然不同,何况最后真相大白又靠的是一句“郭鑫年,你死了吗”,可信度委实欠高。
而《南方有乔木》以“无人机”为故事核心进行创作,题材之新可见编导的独具慧眼,再加上当红演员白百何、陈伟霆出任主角,老戏骨秦海璐加盟,应该说是看点满满,却不料一些网友表示“刚开播就弃剧”。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主要问题出在剧作的情节逻辑和人物设定上。女主人公一出场就被贴上了“高智商低情商”的标签,看似是一个“萌点”,可表现不当就变成了剧情的漏洞,如做事滴水不漏的助理温迪明知女老板生性如此,却在理由都未曾交代的情况下让她独自前往酒吧谈判,从而引出了男女主不打不相识的情节和种种瓜葛,实在让人颇感无理和老套。再如郑昊这一配角,起先还旗帜鲜明地表态说时樾不适合做自己的小姨父,可等到时樾送了他相机后就立马倒戈,不遗余力地向小姨“推销”时樾,甚至要求南乔在地铁站众目睽睽之下向时樾献吻,也实在让人觉得转变过于生硬。
《我们的四十年》则以电视行业为切入点,叙述了主人公冯都因受电视影响而逐步成长为一名成功的电视人的故事。该剧首先从命名上就已直接呼应改革开放四十年,加上电视这一牵动着80后、90后童年回忆的载体,颇有点韩剧《请回答1988》的怀旧味道,应该说在取材上别出心裁。剧集前面部分中的北京胡同、穿梭在街道里的“二八自行车”,以及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电视等场景,无不让画面充满温馨气息和人情味。但令人失望的是,这部剧作未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其原因也显而易见。比如关于电视的行业内容偏少,主角光芒太过,次要人物逐渐变成陪衬而无法起到共同推动情节的作用,以及剧集中出现和设定时间不符的“穿越”片段等等。
行文至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正因为近年的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特别关注改革开放和创业,往往时代跨度较大,成为年代剧,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历史剧。换言之,近年的主旋律电视剧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史诗性作品,正可与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剧相辅相成。
在上述两大类剧作外,2017年大火的官场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自然也是主旋律剧作中的精品。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大量好评,最先震撼观众的是剧作对反贪这一敏感话题的大尺度表现,不仅揭露了大量官场内幕,而且以多线索的叙述方式详尽展现出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家人之间、官员与商人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从而为反贪这一总主题布下了纵横交错的人际网,构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密格局。再者让多数观众一致首肯的便是演员们出色的演技。陆毅、吴刚、张丰毅、许亚军等老戏骨同台飙戏,许亚军扮演的祁同伟,出身贫苦但不甘被埋没,一心认为自己应与他人拥有平等的资源却总阴差阳错地失去自己想要的,于是在历经坎坷后他终于明白权力的极端重要性,也由此逐渐走上了不归之路。可以说,剧作在将祁同伟划为贪官的同时也充分关注到了这一人物最终走向的合理性,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令观众深思。另外,由实力与偶像气质兼备的陆毅饰演的侯亮平颇为吸睛,而由吴刚饰演的达康书记凭借出色的表演更是圈粉无数,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和喜爱。同时,该剧在细节方面更是显示出了精雕细琢的功力——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虚构的汉东省京州市,剧中所有带地名的道具无不到位——车牌上的“汉A”、电视屏幕左上角的“汉东卫视”、医院门口的“汉东省人民医院”的牌子、新闻发布会上“汉东晚报”“京州财经”等媒体的桌签……处处体现着制作团队的一丝不苟,也使观众更易入戏。可以说,《人民的名义》以叙事的复杂、选角的慎重、人物的立体以及制作的精良成为近年来主旋律电视剧中当之无愧的“头部剧”,不仅呼应了反腐倡廉的时代号召,而且实现了电视作品本身的主题深刻兼故事吸引人,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和艺术上的双赢。
综上所述,近年我国的主旋律电视剧有了较多的创新,尽管方式各异,但却呈现出相对一致的总体趋势,即更关注细节,包括道具、服装、场景的画面细节以及剧情上的细微打磨,精选演员尤其是重用老戏骨来保证质量等等。
主旋律电视剧创作虽呈现出了井喷现象,但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相比,仍然未能占据绝对的优势。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这类剧作本身立意的严肃性。主旋律电视剧作为国家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整体给人以严肃之感,而当下观众观剧的消费特点却注定与此有不甚契合之处。其次,在于题材的单一性。以往活跃在荧屏上的主旋律电视剧多为革命历史剧和军旅剧,很难满足当前大众对于影视审美的多元化要求,且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近几年来,一些制作团队已经觉察到市场的动向并尝试开拓题材的内涵和外延,为主旋律电视剧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但随之也产生了元素之间的兼容等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解决。再次,是受众的局限性。由于主旋律电视剧的题材相对固定,所以受众群也较固定,以中老年居多,而年轻人相对较少。另外还有播放的重复性。在没有优秀剧作持续涌现且网剧流行的前提下,电视台往往重复播放老剧,已经看过的观众无疑不会选择二刷、三刷。
总之,主旋律电视剧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第一,应先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表现宏大题材固然是题中之义,但同时也应注重形式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如何做到内容的深广度和形式的精确性、艺术性相统一是每位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第二,主旋律电视剧应该尝试扩大受众群体,选择从青年受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入手,关注当下青年群体的生存境况,并在创作中加入年轻人喜爱的时代元素,既可以让剧作紧跟时代步伐又达到吸引年轻受众的目的。第三,主旋律电视剧可以尝试运用新的传播媒介,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加入话题讨论等环节,加大对电视剧的宣传力度和提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