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戏剧就应该荒腔走板吗?
2019-03-15
一
自从有了主旋律戏剧那天起,戏剧界就一直在探讨什么是主旋律。探讨的动力来自于对剧目问题的忧虑。主旋律戏剧在弘扬正能量、体现主流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时,出现了教化和惟政治的倾向。到了中国话剧诞辰百年时,对主旋律戏剧的反思仍然在进行。一些富有责任感的戏剧人提出开放思路,重新界定主旋律戏剧,打破主旋律内涵窄化的局面。又十年过去了,主旋律戏剧在重要奖项的引导和各种基金的扶持下红红火火,可致命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存在于一些获得大奖或四处展演的重点剧目中。
随便翻看研究主旋律戏剧发展或评论主旋律剧目的文章,研究者和评论者已经把主旋律戏剧的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主题先行,直奔观念成为模式;精神提纯,人物“高大全”而没有生命感;演员不好好说话,代替创作者声嘶力竭地喊叫豪言壮语等等。具体一点儿,写英雄模范,铺陈好人好事,没有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精神成长;写重大题材,展览事件过程,不见“活”人。主旋律戏剧的叙事,宏大而崇高,立意、导向和内容缺少直指人心和直达人性的能力。
主旋律戏剧是不是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是另一种戏剧呢?主旋律戏剧有其外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无形存在于戏剧生产者的心中,左右着创作。创作时,编剧、导演默契地恪守一些原则,不能持批判的创作立场,不能揭露社会的负面,不能触及人性深处的复杂和混沌;而是以积极向上的创作姿态,面向光明,弘扬正气,坚持正价值,体现正能量。创作者心中这种不可改变的“规定性”,决定了主旋律戏剧的另类性。创作者一旦把主旋律戏剧视作另类戏剧,他自然要操持与“另类戏剧”相匹配的戏剧观和创作模式。
在一次次观赏主旋律戏剧剧目时,我一直琢磨编剧、导演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模式。他们的观念隐匿在创作模式中,所以琢磨透他们的模式,就了解了他们的戏剧观。为弘扬工匠精神,全国不只一家剧院想创作或者已经创作出表现大国工匠的戏剧。在我接触到的“工匠剧”中,创作者最先要明确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于是他们就要为工匠精神找到体现和承载者,可以是一个工匠家族,或者一个八级“车钳铆电焊”,他们手中有技术,心中有国家,追求卓越,淡泊名利,是新时代工人的模范。接下来就是设置冲突,结构出戏来。“戏”自然要围绕着能不能、肯不肯为国担当这个大问题展开,冲突是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选择。正方一定是一号工匠,反方相对复杂混沌,他之所以是反方,是因为他受利益诱惑或者精神浮躁,不能理解真正的工匠精神。正方和反方冲突到极致,正方要有“大国工匠”的架势,站在舞台中心或者高处,语言激昂,有顶天立地的气势,工匠精神由此而立。全剧的戏眼也就在这里。这样的戏,有气势,有情感爆发,但它求大,调门太高。更重要的是,主要人物,也就是那个承载工匠精神的大工匠,浑身上下,从里到外,干干净净,都是正能量。他和某种概念构成隐晦关系,完美却生命活力不足。这是大主题、大题材的戏剧创作。
从以英雄模范人物为素材的戏剧创作中,更能发现一种凝固的创作模式。我们通过宣传和新闻了解的英雄模范,都是经过意识形态定了型的人物。戏剧以他们为创作原型,创作者采用的创作方式应该是艺术思维,然而在实践中,常见的是创作者采用宣传和新闻思维,把戏剧对英模人物的表现,当作是对他们的重新命名和定型。他们作为英雄模范有哪些优秀品质,然后为证实这些品质组织相应的情节,全剧是事迹展览。这样的戏,就像是新闻报道剧。
有人说,主旋律戏剧的困境是它遇到了真实性的危机,因为它缺乏真实感,观众才排斥。而我认为,主旋律戏剧的最大危机是创作者的观念危机。他们把主旋律戏剧从戏剧中剥离出来,然后按非艺术方式制作另类戏剧。这种忌讳心理,是创作者的内在困境,也是主旋律戏剧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
二
我不主张将主旋律戏剧与一般戏剧区别开来。戏剧就是戏剧,不管是先锋戏剧还是主旋律戏剧,是戏剧,就要有人,有戏,有生命,有灵魂,就要体现戏剧精神。如果把主旋律戏剧看作是另类戏剧,那等于割断了它与生命的联系。任何一种艺术,一旦疏远生命,它就背离了艺术的本性,失去的是共鸣者。如果是戏剧,它失去的是观众,失去的是剧场,没有观众内在的共鸣,演出就成了无效的自说自话。有责任感的主旋律戏剧的创作者,他向观众席要的不是激昂的呼应,不是政治的认同,不是煽情的效果,而是美学回应。剧场里的美学回应,是指观众的身心呼应,观众对生命感的认同,观众在演出激发下的内心发酵。
说主旋律戏剧是戏剧,是作为艺术的戏剧,这是一个很正当的要求。如果认为这个正当要求太高了,那无疑是在说,主旋律戏剧不是艺术。而在主旋律戏剧的实践中确实产生过优秀剧目,如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等。
没人怀疑,积极向上、奉献担当、忧患意识、人文关怀,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而这精神姿态,在宣传和新闻领域里已经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表达,借用戏剧再去重复宣传和新闻一样的表达,有媚俗之嫌。戏剧应该做戏剧的事,这不是要戏剧回避时代精神,而是要戏剧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时代。也就是说,戏剧回避的是概念、符号、标签,关注的是生命,是具体的个体生命,因为在艺术视域里,时代精神内在于具体的生命,而且,艺术的接受者只有通过“活”的生命才能感受到时代精神。戏剧可以用英雄模范人物为素材,但戏剧要做的是还原,不为英雄模范的光环所诱惑,让英雄模范人物回到人的位置上。这和习惯上的纯化相反,祛魅还俗,以平常心、低姿态把英雄模范当作一个有血有肉、鲜活复杂的生命,触摸他的内心状态,表现他的精神成长。实践证明,在戏剧中观众面对一个日常生命,感受一个普通生命所具有的别样精神和别样气质时,他很容易被感染,而对演出产生情感共鸣。
由贾文龙主演的豫剧《焦裕禄》,是创作者设身处地,对特定历史情境中的焦裕禄进行了还原。人物一出场,就遭遇两难选择:阻拦外出讨饭的群众,要饿死人;不阻拦,要看领导脸色。更难的是,救命粮的处置。发粮,他可能被“双开”,被公安带走;不发粮,那要死人。他依赖的治沙骨干铁成就倒在苗圃里。焦裕禄在两难中焦灼挣扎,用大段的唱抒发内心的痛苦,最后认定一个理:让百姓吃上饭错不了哪去!焦裕禄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就是在这内外矛盾和冲突中活起来的。正如贾文龙说的那样:我演的不是事迹,而是焦裕禄这个人。在这个剧中,焦裕禄不是被纯化,而是被还俗,他的苦是正常人的苦,痛是正常人的痛。
豫剧《焦裕禄》剧照
与这个剧相得益彰,同样在矛盾中书写人物的是中国评剧院演出的《母亲》。《母亲》取材于模范人物邓玉芬,她是一位英雄母亲。抗战时把丈夫和四个儿子送上战场,最后全部牺牲,为了保护乡亲,她把襁褓中的五儿子小仔儿活活捂死在怀中。剧中最让她也让观众撕心裂肺的冲突,是她在大儿子和八路军战士小郭之间做生死选择。大儿子和小郭同时被捕,日军让母亲领一个回家,剩下的那个就要处死。母亲选择了小郭,但选择的过程和焦裕禄一样,艰难而痛苦。这个剧让我有兴趣讨论的,是它把英雄人物还原成一个母亲。全剧以母亲在孤寂夜晚对亲人的回忆而展开。漫漫长夜,孤苦一人,望儿儿不归,盼夫夫不来,而这一夜,是一天天一夜夜中的一瞬,思念、回忆、守望,孤独、凄凉、怅惘,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并不矮化她,而是让她恢复了生活面相,而她的生活面相让观众感到贴心,她更像我们自己的亲人,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苦涩和揪心,还有舍身救国的悲壮。看了这剧之后,我有种愿望,现实中的她如果还活着,我会来到她的面前,向她深深鞠上一躬,由衷地表达敬意。
评剧《母亲》剧照
这不正是主旋律戏剧所要的结果吗?而这个结果,就是我说的美学回应。
三
按照戏剧的本体属性去写戏排戏,对于戏剧创作者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可是在主旋律戏剧的实践中,顺应常识却成了困难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创作者的戏剧观出了问题。所以变革戏剧观,是主旋律戏剧创作中放弃新闻和宣传模式,赢得观众信任的关键所在。
变革戏剧观念,实际上就是实现戏剧回归。创作者把主旋律戏剧当作戏剧,他在创作中就会有艺术自觉,自觉地把重心放在人物上,放在探索人心上。主旋律戏剧作为叙事艺术,其感染力无疑是从人物身上释放出的,所以,塑造血肉饱满、有内在张力的人物是关键。决定塑造鲜活人物的前提,或者说决定一部作品艺术感染力最根本的因素,是创作者能不能把自己内心中最想表达的诉诸笔端或呈现于舞台。创作者以艺术表达内心诉求,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观。这种艺术观体现了艺术对于艺术家意味着什么,体现了艺术与生命的关系。只要主旋律戏剧是艺术,它的创作者就应该坚守这种艺术观。这是决定主旋律戏剧作品品质的先天性元素。
一个编剧或者导演,只要他热爱生活,对如何活着有所感悟,对生命自重自爱,那么,他的内在诉求肯定有向上、积极的驱动力。当他面对英雄模范或重大题材时,他会用心去感受英雄模范,感受历史变革中的人,去掉他们身上的光环和标签,还原他们生命的真实状态,发现他们看似与我们每个人一样普通的内心中不一样的品德和气质。而这种发现,是在追求生命和生存还原中实现的。当然,这样的编剧或导演,必须持有纯正的戏剧观。
四
主旋律戏剧要回归渺小,回归渺小是实现戏剧观变革的关键。
在主旋律艺术的创作中,创作者求高求大,过于追求史诗气质和宏大叙事,似乎只有大题材、大主题、大气磅礴的叙事才配得上“主旋律”的称谓。从作品的名字上就可看出这种倾向,表现陕西“冷娃”抗战的叫《中华士兵》,讲述“兵工人”故事的叫《大国工匠》,就连描写几个小人物在改革大潮中起伏人生的电视剧也叫《大江大河》。求“大”的心理,导致作品出现违背艺术本性的问题,如戏剧中人物的“高大上”,台词的高调空洞。在主旋律戏剧的创作中提倡回归渺小,是一种矫正和纠偏。创作者姿态低一点儿,心思放在小的东西上,关注一下小人物、草根,甚至“屌丝”一类边缘人。拿出胆量,把小人物作为主旋律戏剧的主人公。坚信一人一世界,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是博大的,都有积极向上的驱动力。发现普通生命中的博大和向上的驱动力,应该成为主旋律艺术的叙事目的之一。有些工业叙事,也以普通工人为主角,但这工人不是全国劳模,就是有超常的国家情怀,他们被创作者从普通人中提拔出来,构成一种象征。比如他身为父亲,那就象征着顶天立地的担当者,这样的角色不是我们说的小人物。
对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新创作的《工匠世家》,只看题材和名字,我拒绝,但看了之后反倒喜欢,原因在于剧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叫“二两半”的老工匠。他一生没有得过什么奖,和劳模也不沾边,嗜酒爱钱,说怪话,好抗上,不服管,是全厂有名的“噘嘴骡子”,可他技术过硬,一辈子靠手艺吃饭。就这么一个“屌丝”,在军工生产中为一个精密零件,在谁也干不了的情况下,他凭一根手指的感觉做出这个零件。军队首长说:你如果车出这个零件,我给你请功。他说:不用,你给烫三两烧酒就行。零件成了,手指废了,他只喝下二两半烧酒,“二两半”绰号由此得来。但这个人物在剧中不是一号,算是配角,烘托主要人物宋振远。宋振远是个“大正面”,劳动模范,工匠世家的二代传人,在家里和儿子、侄儿、老伴说的都是国家利益,形象崇高却有点儿空洞。我设想,如果改写这个剧,把宋振远去掉,以“二两半”为主人公,就写这个“屌丝”故事,以他关键时刻牺牲手指为逆袭,而且剧名就叫《铆工二两半》,会怎样?我敢肯定,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更喜欢改写后的剧目。
其实回归渺小的真正内涵,是回归生命个体,回归个体的内在。提倡艺术回归个体,意味着艺术要遵从生命的多样性。现实生活中,每个生命都独一无二,在特定的群体中,他们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表情,甚至穿同样的制服,但他们的内心丰富多彩,没有重样的。艺术就是要在这独特的生命姿态中发现精神力量,即便是写英雄模范的主旋律作品,也应该关注他们作为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关注他的内在状态。以此避免把英雄模范悬空,抹去他们本来就有的独特性,抽象成为符号、象征、标签。
五
提倡回归渺小,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节制主旋律戏剧创作中的纯化。创作者在以重大事件和英模人物为创作题材时,习惯的做法是对事件和人物有个大概了解,就去提炼事件和人物所包含的意义,或者把现成的理念赋予事件和人物,然后围绕意义或理念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想象,结果是,他们想象出来的事件和人物虽然拔高升华煽情了,有了崇高感和示范性,不再普通和平常,但是与原型已经风马牛不相及。过度提纯,会杀死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种纯化,是艺术创作中的病态。因为纯化者迷恋意义和符号,迷恋遥不可及的高调,而不顾生命的鲜活和事实的生动,把主旋律戏剧的创作引入尴尬的境地。节制纯化,是主旋律戏剧创作的当务之急。
这又回到了问题的核心,戏剧观变革了,纯化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