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皮肤切开方式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效果的临床研究
2019-03-14邢专
邢专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皮肤切开方式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手术刀切开皮肤;B组患者采用手术刀切开表皮和真皮,电刀切开真皮以下组织;C组患者采用手术刀切开表皮,电刀切开表皮以下皮肤及组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采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同组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切口色泽、血管分布、厚度以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柔软性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刀进行真皮及真皮下脂肪组织的切开会降低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且术后切口柔软性较好,瘙痒程度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切口;愈合;瘢痕;皮肤
[中图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052-03
腹部手术是临床外科最常见的手术类型,术中对皮肤切口的保护是防止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虽然无菌操作对皮肤切口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良好的皮肤切口保护仍十分必要,可防止毛囊内细菌随时间推移和汗腺的分泌进入表皮,通过手术切口造成切口感染。因此,如何有效加快手术切口的愈合,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成为临床学者关注的焦点[1]。目前手术切开的方式多数采用手术刀,电凝的出现为手术切开皮肤方式提供了多种选择,两种切开皮肤的方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证实[2-3]。但何种切开皮肤方式对患者切口恢复更佳有效一直是临床富有争议的话题,本研究通过探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切开方式,观察手术刀、电刀不同切开方式对患者切口和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34.2±4.4)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B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56岁,平均(33.9±4.5)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0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4例。C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34.4±4.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腹部手术指征的患者;②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③患者年龄为18~60岁;④切口长度>3 cm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腹部手术史者;②对手术不能耐受者;③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④合并其他疾病对研究有影响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备皮。A组患者给予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脂肪组织。B组患者给予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充分暴露真皮层下脂肪组织后再使用电刀切开皮下脂肪组织。C组患者给予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层,再使用电刀逐步切开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电凝功率设置为40~45 W,依据术中切口情况对切口进行冲洗、保护等。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情况[4],满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观察术后24、48 h的疼痛情况。②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及脂肪液化。③采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切口恢复情况[5],包括色泽、血管、柔软性、厚度、疼痛以及瘙痒6个方面,其中疼痛、瘙痒0~2分,色泽、血管及厚度0~3分,柔软性0~5分,分值越高,瘢痕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的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同组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的比较(分,x±s)
2.2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三组患者POSAS评分的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切口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柔软性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临床必不可少的医疗项目。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6-7]。既往临床均采用手术刀进行手术,在20世纪初期,有学者首次采用电刀进行手术,成功切除1例脑部血管骨髓瘤患者的病灶,使电刀在临床上逐渐应用起来[8]。随着电刀的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倡手术时直接使用电刀进行皮肤切开,即可节省手术时间,又能减少术中出血[9-10]。但电刀取代手术刀的观念在临床上争议颇大,多数学者认为电刀在切割皮肤的同时,通过高温热传导作用,会引起切口两侧组织的变性、坏死,导致周围血管闭塞,引起血供障碍,影响切口愈合,增加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发生[11-12]。因此使用电刀还是手术刀进行手术一直是医学界關注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既往研究虽然对比了手术刀和电刀对切口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到皮下不同层次运用两种手术切开方式的差异情况[13-14]。因此,本研究对我院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皮肤切开方式进行探讨,分为三组,同时弥补了既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刀和手术刀在切开腹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时无显著差异,电刀在切开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时的安全性同手术刀相似。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切口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柔软性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效果更佳,提示在手术刀切开表皮后,使用电刀切开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可能效果更好,对切口恢复影响更小[15]。
综上所述,采用电刀进行真皮及真皮下脂肪组织的切开能降低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且术后切口柔软性较好,瘙痒程度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蕾,张莹,雷焕勤,等.银离子敷料与普通无菌敷料在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76-278.
[2]吴贵才,李仕卓,曾青磊,等.不同手术器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3):376-377.
[3]乐汉娥.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4014-4015.
[4]Donohoe CL,McGillycuddy E,Reynolds JV.Long-term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r disease-fre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J].World J Surg,2011,35(8):1853-1860.
[5]梁敏,葉兆媛,余雪霞,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分析和预防[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2):220-221.
[6]苏权厚.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8973.
[7]赵亮,王永鹏,殷志韬,等.高频电刀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临床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2):176-178.
[8]曾多多,黄泽云,陆晓萍,等.不同脐部备皮法对经脐无瘢痕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和愈合效果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6,11(4):642-643,512.
[9]Yilmaz KB,Dogan L,Nalbant H,et al.Comparing scalpel, electrocautery and ultrasonic dissector effects: the impact on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in wound fluid from mastectomy patients[J].J Breast Cancer,2011,14(1):58-63.
[10]管恩玲,支彩英,谢继萍,等.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对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炎性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7):3964-3967.
[11]ten Broek RP,Wilbers J,van Goor H.Electrocautery causes more ischemic peritoneal tissue damage than ultrasonic dissection[J].Surg Endosc,2011,25(6):1827-1834.
[12]蔡向阳.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154-156.
[13]Sun X,Chen W,Chen Z,et al.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on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in five high-risk areas in Chin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0,11(6):1631-1636.
[14]卓宜盟,王瑞华,李忠,等.超声刀与普通电刀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60-6461.
[15]童淑芳,李建斌.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823-824.
(收稿日期:2018-05-11 本文编辑:刘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