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浅议

2019-03-14刘晓松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方式方法教育管理中小学

刘晓松

摘 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中小学时期是孩子打好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可以说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样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教学的质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教育管理者应尽的责任。因此,教育管理者应采取人文主义的态度来展开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校园环境的质量,也能够让中小学教育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拟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17-02

教育管理学这门学科是为了深入研究教育管理的,从而使教育工作者掌握其中的规律。从广义来讲,教育管理学也是对全国教育管理进行研究的。而从狭义来讲,教育管理学也是将某一类学校当作研究对象的。关于教育管理,这是常说常新的问题,所以,关于教育管理的理论有很多,不仅如此,也有教育管理的实践模式。根据记载,关于教育管理这个话题可以上溯到很早,周朝就设立有大司徒一职,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一些教育管理制度,直到后来各朝代都有教学制度,可以说很多朝代都制定了一些教育管理制度,比如,隋唐时期的国子监就是十分出名的。清朝初期是国子监制度,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就正式有了教育部这个名字,这也是至今采用的名字。由此可以发现,教育管理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背景,其在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管理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正常运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一)进行合理定位, 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是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载体,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所以一定要给中小学进行合理定位。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管理等,很少关注学校的总体定位, 对中小学的整体管理缺少研究, 以至于学校出现推着干、靠着干的现象, 使得校园没有生机和活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小学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体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对中小学教育进行合理的定位。在过去的教育管理当中,大部分都是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却是有所忽略。因为学校缺乏对自身整体的定位,而且关于中小学管理的研究也不算多,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经常是被推着才展开的。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教育管理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对中小学展开清晰的定位,第一步就是需要对学校的内外环境展开深入的分析,还需要结合社会方面的客观需求,从学校实际的办学情况出发,并且遵循教育的规律,不仅如此,还需要完善学校的教学理念,这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方向与灵魂,当学校拥有了清晰的办学观念,才能够让教师全部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其对教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今正是新课改大力推行的时期,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小学可以非常自由地进行发展,而且还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教育管理者应该坚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在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以此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从而打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实行民主管理,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虽然人文主义精神早就出现过,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是只说不做,口头上提起得很多,很少有学校真正将民主管理贯穿到校园实际管理当中,不少学校并没有意识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学校长期受到过去教育管理思想的深刻影响,觉得教育管理者本就需要表现得高高在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这样对人的主观动能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状态下的教育管理自然不行,而校园的氛围也表现得缺乏活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经常发生矛盾,这对校园环境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中小学教师其实有着双重身份,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教师也是被管理者,而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又是教育管理者。因此,中小学教育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师。这一点从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古代是封建社会,但教师依旧拥有很高的地位,有时候甚至可以对帝王以及太子进行训诫。由此可见,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当中要想真正实现人文主义管理,就应该把教师重视起来,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保持积极性,让教师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为此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打造出和諧以及充满人文主义的学校,保证教育的良好发展。

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想提升效率与质量,必须让教师与管理者联合起来,所以,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必须走下高位,大力开展民主教育管理,将人文主义精神贯彻其中。教育管理者需要和教师展开合作,让教师深度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对教师给出的意见,教育管理者需要重视起来,认真考虑,对于好的建议要积极采纳。比如,中小学举行一些教育活动,这就需要让教师参与其中,并且鼓励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给出一定的建议,这样就可以落实民主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中,教师不仅是教育管理工作当中的服从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这样,教师在教学当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关注教师发展, 实现“人本”发展战略

以人为本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在新课改当中,要讲究全面发展。因此,中小学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教师发展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教师本身素质的影响,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关注和培养。现阶段的教育管理制度往往都是要求教师需要做好的责任义务,以及他们应该展开的教学活动等。由此可见,现阶段的教育管理制度其实是将教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忽视了教师真正的价值作用,并未注意到教师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成长变化,缺乏对教师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无法满足现阶段教育提出的要求,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教师对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关注,从而发现更多的人才,并且加以培养。这样就可以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中小学教育管理者需要通过发展的眼光以及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发现他们的才能并加以栽培。不仅如此,还需要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培养人才,让中小学教师队伍变得更加全面。比如,现阶段大力推行新课改,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培养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营造文化氛围, 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校历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教育,应当充满文化氛围。我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需要将其发扬光大且传承下去。中小学也应该对自身的校园环境进行氛围的营造,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学校的围墙和宣传栏进行图文形式的宣传,给校园增添浓烈的文化氛围,平时的广播也可以播放一些与校园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疲惫之时,能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放松自身的心灵。

不过现阶段还是有一些管理者宁可花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去建设硬件设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设施是可以看得见的,更加容易被人们所认可。不过,这些设施虽说十分重要,但学校作为教育基地更加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因此,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必须注重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这样,教师与学生就能充分体会文化的力量。比如,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开展论坛以及辩论会等活动,而英语教师则可以建立俱乐部等,这样可以让中小学校园充满文化氛围,不过中小学要想营造出不错的文化氛围还是需要长期努力。这是需要不断坚持的,需要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一起努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必须认真负责地管理学校,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为广大师生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管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在这个时期能否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其以后的学习道路甚至人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对这个时期的教育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方法,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实行民主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如此,还需要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让中小学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对教师的发展也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意识到教师对于教育以及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教育管理者需要怀着以人文本的态度不断培养教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此外,还需要在校园中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做好。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泽超.美国社区参与公立中小学教育管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程醇.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华少年,2016,(34).

[3]张卫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4]廖海南.措美县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5.

[5]吕杨.对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2,(9).

[6]乐建怀,陈文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1).

猜你喜欢

方式方法教育管理中小学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