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亲子关系

2019-03-14张驰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亲密关系爱意

张驰

怎样养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养育孩子需要向孩子传递情绪和情感,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做孩子生命的守望者。

情绪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情绪是一种能量,它分为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家长要成为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不能长期处于麻木的状态中,要积极感受自己的情绪,发现生命中的希望,并将这种希望感带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意。

在传递积极情绪的基础上,家长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建立亲子亲密关系。

首先,家长应该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孩子,在关注学习的同时,关注其情绪。过多地谈论学习,不但会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还容易让他们感到挫败。比如,孩子拿回一张不理想的成绩单,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大喊大叫,而要帮助他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关注他的情绪情感,感受孩子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只谈论学习这件事,割裂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这种状态被称为“价值条件化”。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孩子考得好,父母才会爱他。

而“价值条件化”的对面,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后者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味着无论有没有附加的价值,爱都存在,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孩子成绩好坏,父母都依然爱他。

其次,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角度。不同阅历的人看待世界有不同的角度,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孩子有他们自身考虑问题的视角。

家长想要帮助孩子成长,最先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角度”。心理学的基础是关系,不和谐的关系会影响孩子,他们会变得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而“理解”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在相互理解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和情绪能够更轻松地传递,孩子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再者,家长应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作为家长,要调整好工作和生活角色的切换,要学会下班后成为家庭中的爸爸或妈妈。有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依然看朋友圈,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敷衍了事,甚至被父母忽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我效能感低,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不被重视的人。

研究表明,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而言有效期只有10年。在有限的家庭时间中,家长应尽量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而不是让工作状态压缩陪伴家人的时间。

积极的养育方式是一种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型的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给予帮助与鼓励。同时,他们也会在亲密关系下施加惩罚以限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这种养育方式能够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为孩子累积心理资本。现代社会中,心理资本也是一种资本,这种资本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转换成为情绪和行动,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意志力量。

积极养育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还能培养孩子的爱商。爱商高的孩子容易感受爱意,也愿意传递爱意。当孩子能够将自己的积极情绪传递给他人时,他也将收获他人的爱意。

家长不可能永远随时随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积极养育却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自身的希望感,以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让孩子自己為自己创造和善而坚定的人生,这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守望。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亲密关系爱意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大声说我爱你
把爱装进信封里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