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效果的影响▲

2019-03-14闫小妮邢娟丽姚晚侠

广西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腹水液体肝硬化

闫小妮 王 莹 邢娟丽 姚晚侠 吕 军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电子邮箱:1037191845@qq.com;2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护理系,陕西省西安市 710125;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记录住院患者24 h液体出入量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24 h液体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对其准确记录对医务人员了解病情、诊断疾病、选择和调整治疗方案及观察药物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还可以有效控制不同液体量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并发症[3]。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液体出入量的记录容易出现缺陷和误差[4]。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容量失衡表现特征、检验指标及实际液体出入量等进行综合评估,进而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既往关于液体出入量记录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中记录液体出入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较多[5-9],但关于不同护理干预对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的影响效果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对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0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200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以及《内科学》第7版[10]的诊断标准确诊:经血液及腹部超声、CT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经腹水常规及脱落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肿瘤,排除近期有明显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及血性腹水患者。所有患者按科室病区的空床随机收住,根据病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7例。其中观察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40~68(52.25±6.94)岁;农民48例,职员34例,干部18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2例,其他48例;肝功能分级A级28例,B级39例,C级33例。对照组男性70例,女性37例;年龄40~68(51.86±6.32)岁;农民50例,职员33例,干部24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9例,其他48例;肝功能分级A级31例,B级49例,C级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出入量记录模式,即告知患者及家属需要记录液体出入量,病室门后贴有液体出入量记录项目列表及食物量化对照表,病室卫生间放置公用尿壶或量杯。(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模式细化流程,统一对护士进行出入量记录专项护理管理流程培训,改进宣教方式,增加干预措施,即责任护士接到医嘱后评估患者的文化及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5~10 min健康教育,告知详细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的方法及重要意义,为患者提供个人专用统一量杯、逐个发放液体出入量记录项目列表、食物量化对照表、液体出入量记录表格和笔,详细讲解记录要求和方法,床头悬挂温馨提示标识卡,第一个24 h由各班护士一对一监督记录,对此后的记录随时进行督导。所有护士均经统一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培训合格。

1.3 观察指标 (1)患者对液体出入量记录的认知情况:是否知晓准确记录的重要性、能否明确记录条目(能否说出至少5条记录内容)、是否使用量杯、是否使用食物量化对照表;(2)液体出入量记录缺陷发生情况,包括估算错误、项目缺失、遗漏记录、总结错误。缺陷发生率=出现各单项缺陷人数/各组总人数×100%;(3)医生满意度:采用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工作满意度表调查医生对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能否及时执行医嘱、能否准确执行医嘱、能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能否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能否准确报告病情、能否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健康教育、能否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患者问题、护士知识水平能否满足临床护理需求、护患记录报告是否一致、护士是否重视液体出入量记录,共10个条目。所有条目均分为能、部分能、不能3个选项,分别记5、3、0分,满分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表示工作满意度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对液体出入量记录的认知情况 观察组患者对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重要性的知晓率、使用量杯率、明确记录条目率、使用食物量化对照表率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液体出入量记录的认知情况比较[n(%)]

2.2 液体出入量记录缺陷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记录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液体出入量估算错误、项目缺失、遗漏记录、总结错误等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记录缺陷发生率比较[n(%)]

2.3 医生对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医生对观察组护士准确执行医嘱、进行准确的健康教育、护患记录报告一致性、液体出入量记录重视程度的满意度得分及总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医生对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x±s,分)

组别n及时沟通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护患记录报告一致重视程度总满意度对照组154.33±0.973.40±0.824.06±1.033.40±0.823.53±0.9137.80±3.50观察组154.73±0.704.73±0.704.60±0.824.46±0.914.73±0.7044.93±0.22 t值-1.146-4.183-1.293-2.477-3.674-4.976P值0.2710.0010.2170.0270.0030.001

3 讨 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上需要合理利尿、适当放腹水、控制液体入量,但利尿放腹水治疗后若护理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进而引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延缓康复[11]。合理控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液体出入量,可预防并发症发生[12]。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对监测液体出入量的认知水平较低,约74.5%的患者不知道记录液体出入量的目的和重要性,40.8%的患者不知道服用利尿剂的注意事项,79.6%的患者不知道液体出入量记录的内容,而是否明确相关行为目的是影响患者能否正确履行医嘱的重要原因[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重要性知晓率、使用量杯率、明确记录条目率、使用食物量化对照表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提高了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液体出入量管理的认知。因此,加强监测液体出入量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让患者充分了解液体出入量变化是病情变化的重要提示,并教会其正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有研究显示,50%的患者不清楚记录液体出入量的目的和方法,大部分患者记录的液体出入量数据不客观,行为目的明确者的液体出入量记录准确度明显高于行为目的不明确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的患者记录的液体出入量数据以主观评估多见,且其行为与认知水平相关[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记录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液体出入量估算错误、项目缺失、遗漏记录、总结错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可降低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过程中的缺陷发生率。因此,临床护士在加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知识宣教的同时,应重视对患者进行行为目的教育,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减少缺陷发生,提高记录的准确率,同时提高患者液体出入量管理的自我监测能力。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提高了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对液体出入量记录的认知状况,降低了住院期间液体出入量记录缺陷发生的频次,使患者能科学规范地配合医疗护理活动[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医生对观察组护士准确执行医嘱、进行准确的健康教育、护患记录报告一致性、重视液体出入量记录的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此可见,患者的认知、护理干预效果与满意度具有层级递进的关联,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能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液体出入量记录专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标准化液体出入量专项护理管理使医护患协同关注病情,致力于患者液体出入量平衡管理,提高患者对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效果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度,同时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能进一步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6]。

综上所述,标准化专项管理应用于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液体出入量记录的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为临床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腹水液体肝硬化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肉鸡腹水咋防治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层层叠叠的液体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